唐寶民
張愛玲與胡適,都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xué)史上的大家,一個是著名作家,一個是著名學(xué)者。其實,兩個人的祖上就有過交往。據(jù)張愛玲在文章中回憶說,“他(指胡適)講他父親認(rèn)識我祖父,似乎是我祖父幫過他父親一個小忙?!?張愛玲的爺爺就是清末名臣張佩綸,當(dāng)年,還只是一名秀才的胡適父親——胡傳找到他,請他寫了一份推薦函,去吉林、黑龍江邊境找欽差大臣吳大澂,想得到吳大澂的關(guān)照。胡適指的就是這件事。
從張愛玲的文章中來看,張愛玲與胡適最初的交往,可能始于1954年。那年秋天,身在香港的張愛玲給胡適寄了一本她寫的小說《秧歌》,并寫了一封信。后來胡適回了信,詳細(xì)地談了他對《秧歌》的看法。張愛玲接到這封信后,又寫信表示感謝。
1955年,張愛玲移居紐約,她去拜見了胡適,那是他們第一次見面。后來,張愛玲又去見過胡適,張愛玲這樣形容那次談話的感受:“跟適之先生談,我確是如對神明。較具體的說,是像寫東西的時候停下來望著窗外一片空白的天,只想較近真實?!焙髞碛幸惶?,胡適到張愛玲的住處看望了她,兩人在客廳里聊天,臨走時張愛玲送他到大門外。張愛玲這樣形容那天的胡適:“他圍巾裹得嚴(yán)嚴(yán)的,脖子縮在半舊的黑大衣里,厚實的肩背,頭臉相當(dāng)大,整個凝成一座古銅半身像。我忽然一陣凜然,想著:原來是真像人家說的那樣?!边@是他們二人最后一次見面,所以張愛玲隨后寫道:“那是我最后一次看見適之先生?!蹦且荒甑亩路荩瑥垚哿岜惆岬搅诵掠⒏裉m,和胡適幾年沒有通音訊。
1958年,張愛玲申請到南加州亨亭屯·哈特福基金會去住半年,需要有人擔(dān)保才行,張愛玲便寫信給胡適,請胡適當(dāng)保人,胡適很痛快地答應(yīng)了,順便把前幾年張愛玲送給他的那本《秧歌》寄還給了張愛玲。上面,胡適通篇都做了圈點,又在扉頁上題了字,張愛玲對此十分感動,她寫道:“我看了實在震動,感激得說不出話來,寫都無法寫。”所以,張愛玲寫了封短信向胡適表達(dá)了感激之情。這是他們最后的交往,因為那以后不久,胡適就回到臺灣去了,再后來,張愛玲聽到了胡適去世的消息,她這樣寫當(dāng)時的心情:“又隔了好些時,看到噩耗,只惘惘。是因為本來已經(jīng)是歷史上的人物?我當(dāng)時不過想著,在宴會上演講后突然逝世,也就是從前所謂無疾而終,是真有福氣。以他的為人,也是應(yīng)當(dāng)?shù)??!?/p>
關(guān)于與胡適先生的交往,張愛玲可謂惜墨如金,但我們還是能從點滴文字中讀出她對胡適的懷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