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桂琴
(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國語學院 甘肅 成縣 742500)
《呼嘯山莊》的文學倫理學解讀
楊桂琴
(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國語學院 甘肅 成縣 742500)
《呼嘯山莊》是17世紀英國作家愛米麗·勃朗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其扣人心弦的情節(jié)發(fā)展及恐怖怪異的氛圍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學愛好者,女性主義和凱瑟琳的性格悲劇是研究此短篇的兩個主要著眼點。筆者試圖從文學倫理學批評的角度重新解讀《呼嘯山莊》。在倫理環(huán)境和倫理身份的雙重壓迫下,凱瑟琳恪守著自己的倫理義務。父親的去世、希思克利夫的出現(xiàn),讓她終于有勇氣反抗自己門第觀念、追尋自由意志。希思克利夫的種種玩世不恭及瘋狂的復仇心里及行為終于導致凱瑟琳的死亡,也標志著追尋自由意志的徹底失敗。
文學倫理學批評 倫理身份 倫理義務 自由意志
愛米麗·勃朗特是17世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僅以一部《呼嘯山莊》這樣一部長篇小說,在英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她出生于英格蘭苦寒山地一個多子女的教區(qū)牧師家庭?!逗魢[山莊》是愛米麗·勃朗特最著名的長篇小說,受到了一代又一代文學愛好者的青睞。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凱瑟琳成長于傳統(tǒng)的封建貴族家庭,在嚴格的父權(quán)制教育的熏陶下,凱瑟琳的性格孤傲且不易接近。希思克利夫是她父親恩肖從利物浦帶回的棄兒,他膚色呈褐色,黑而硬的頭發(fā)顯示出他生命的倔強。盡管她哥哥不喜歡他,但凱瑟琳卻對他很友善。凱瑟琳幾乎成了希思克利夫的精神寄托。在父親恩肖的庇護下,凱瑟琳任性地與希思克利夫在一起。父親死后,她哥哥欣德利對希思克利夫百般虐待,把他當做奴隸使用。而凱瑟琳卻和他一起在長滿石楠的郊外嬉戲、玩耍,甚至一起對抗她哥哥欣德利的挑釁。暴躁且充滿激情的希思克利夫不顧一切地愛上凱瑟琳,但當她發(fā)現(xiàn)希思克利夫不能在金錢上滿足她時,便走向了極端。凱瑟琳和希思克利夫來到畫眉田莊想看看他們是怎樣過禮拜天的,但是被狗咬后的凱瑟琳在田莊休養(yǎng)了五周后漸漸喜歡上了那里的優(yōu)雅生活。林頓家富裕體面,林頓本人年輕、俊俏、滿臉春風。所以,當林頓向她求婚的時候,她一口就答應了,與門當戶對的林頓結(jié)婚。希思克利夫意識到財富在凱瑟琳心中的地位,他離家出走了,從此杳無音信三年,沒有留給凱瑟琳任何解釋的機會。三年后,希思克利夫以富有的紳士的身份歸來,對于他的歸來,凱瑟琳從內(nèi)心里感到歡喜,意外的是,她的小姑伊莎蓓拉鬼使神差地愛上了希思克利夫(他后來也給她設了騙局),并不顧家人反對與其私奔,后又為其產(chǎn)下一子小林頓,成為畫眉田莊的財產(chǎn)繼承人。希思克利夫為了報復欣德利童年時代對他本人的虐待,他將欣德利及其兒子控制在自己股掌之下,并讓欣德利的兒子哈頓變得十分野蠻。凱瑟琳與林頓的女兒凱茜沒有繼承祖上財產(chǎn)的權(quán)利。為了把自己的情敵徹底打敗,他威嚇自己的兒子和他一起引誘凱茜進入呼嘯山莊并將其關禁閉,逼迫她與小林頓結(jié)了婚,致使他的情敵埃德加·林頓由于擔心女兒而命在旦夕,最終命喪黃泉。他自己的情敵的問題處理完之后,他就不管患癆病的兒子的死活,因為這樣可以更快得到畫眉田莊的財產(chǎn)。在希思克利夫達到自己掠奪財產(chǎn)的目的后,他似乎在哈頓和凱茜身上看到了他和凱瑟琳的影子。最后,希思克利夫在一個雨夜孤寂地絕食去世后,哈頓和凱茜在田莊里幸福地生活。
20世紀以來,各種現(xiàn)代主義和現(xiàn)代主義后的批評,如心理分析、文本分析、女權(quán)主義、結(jié)構(gòu)主義、解構(gòu)主義、新歷史主義,都從不同角度對這部小說做不同的詮釋。歸納起來,對本長篇小說的研究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女性主義和凱瑟琳的性格悲劇。女性主義角度強調(diào)的是社會的、歷史的因素對女性的殘害。凱瑟琳的性格悲劇角度強調(diào)的則是凱瑟琳高高在上、任性及孤寂冷漠的形象以及這形象背后扭曲的靈魂。本文受聶珍釗教授的文學倫理學批評啟發(fā),另辟蹊徑,試圖從一個全新的視角解讀《呼嘯山莊》,給予凱瑟琳的悲劇人生另一個解釋。凱瑟琳復雜的倫理觀念的形成、發(fā)展,在面對重重倫理困惑時做出的艱難抉擇,以及最后的悲劇性結(jié)局是小說的內(nèi)在主線,正是由此才導致希思克利夫瘋狂的復仇行動,才使這個故事具有雙重性的悲劇。
文學倫理學批評是在倫理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批評方法,是倫理學和文學作品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文學倫理學批評的對象是文學作品中虛擬的社會及個人,它的主要目標是解釋,解釋一部作品為什么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結(jié)局,或者給既定的事實一個理由。文學倫理學批評是獨立于倫理學和道德批評是從一個新的角度解釋文學作品的方法。[1]在文學倫理學批評中,倫理環(huán)境、倫理身份、倫理義務、自由意志、倫理困境、倫理選擇等都是被經(jīng)常使用的基本術語。這是一系列相互聯(lián)系的術語,在文學作品中,主人公的倫理環(huán)境和倫理身份決定其倫理義務,應該做與不應該做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一種責任。自由意志是主人公內(nèi)心真實意愿的表達。[2]在倫理義務與自由意志產(chǎn)生碰撞時,便會產(chǎn)生倫理困境,此時最重要的便是主人公的倫理選擇,不一樣的選擇必然造成不一樣的結(jié)局,從而推動故事發(fā)展。
在《呼嘯山莊》中,凱瑟琳小姐所處的倫理環(huán)境是傳統(tǒng)且封建的。凱瑟琳所在的畫眉山莊由她父親恩肖一手經(jīng)營。山莊布置考究、頗有風味的田園景色、屋內(nèi)考究的家具和大壁爐等象征貴族氣息的設施在當?shù)仡H有名氣。
凱瑟琳出生于一個沒落的封建貴族家庭,父親和藹可親,對凱瑟琳及她哥哥欣德利·恩肖寵愛有加。一次父親外出時,帶來一個流浪兒希思克利夫。盡管她哥哥不喜歡他,但凱瑟琳卻跟他一起玩耍嬉戲。他父親也對希思克利夫和藹可親,希思克利夫這個名字也是他原先逝去兒子的姓名。面對仆人們和她哥哥欣德利的折磨、欺負,希思克利夫雖表面上滿不在乎,但卻懷恨在心。恩肖太太去世后,欣德利就認為他父親是壓迫者,而希思克利夫卻被認為是奪去了他父親對他的愛和自己的特權(quán)。而實際上,凱瑟琳的父親把希思克利夫當做自己去世兒子的化身,在她父親的庇護之下,希思克利夫在維護那僅存的一點貴族尊嚴。而當凱瑟琳的父親去世后,欣德利成為一家之主,他打發(fā)希思克利夫與仆人住在一起,讓他干粗話去,并對他百般凌辱。在這樣一個倫理環(huán)境之中,凱瑟琳作為女兒的倫理身份要求她必須順從父親的意志。她的倫理義務是必須聽從父親的安排,一切以希思克利夫為中心。而她哥哥欣德利卻對希思克利夫恨之入骨。希望妹妹不要跟他來往。盡管如此,凱瑟琳依然對希思克利夫不離不棄。有一次,兩人為了躲避欣德利的懲罰,在一個風雨之夜,他倆一起到離呼嘯山莊十里外的畫眉山莊看他們?nèi)绾味蛇^禮拜天的。畫眉山莊屬林頓先生所有。他有一兒一女。埃德加·林頓大凱瑟琳三歲,女兒伊莎貝拉與凱瑟琳同歲。不料,就在他們爬上窗臺恐嚇林頓家的兒女時,被狗發(fā)現(xiàn),那狗直沖凱瑟琳而來,希思克利夫為保護凱瑟琳與狗搏斗。埃德加·林頓發(fā)現(xiàn)后,把凱瑟琳抱進家里醫(yī)治,卻把希思克利夫趕了出來。凱瑟琳在畫眉山莊養(yǎng)了五星期的傷,與埃德加·林頓成了朋友。畫眉山莊的富有及埃德加·林頓時尚的貴族氣質(zhì),完全吸引了凱瑟琳。[3]
老恩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也是一個充滿了慈愛之心的父親。但自從他在利物浦的大街上看到了那個黑黝黝、臟兮兮、無家可歸的小孩,并把他裹在自己的懷里“奔命似的”帶回家。凱瑟琳和欣德利早在希思克利夫踏進家門的第一天,就敏感地意識到了父親對他們的冷落:答應給欣德利買的小提琴已經(jīng)壓成碎片,準備送給凱瑟琳的鞭子也不知丟在哪兒了。更讓凱瑟琳始料未及的是,她為了發(fā)泄自己的怒氣而向那個小男孩做鬼臉并啐了那個新來的小子一口,卻挨了父親一記響亮的耳光。凱瑟琳為了喚醒父親更多的對她的愛,她以頑皮、淘氣、活潑、故意惹惱父親等等女孩子特有的方式,試圖引起父親對她的關注,老恩肖卻偏偏很不理睬,老恩肖對兒女的愛就開始轉(zhuǎn)移了。隨后,他又以早年間夭折的兒子的名字——希思克利夫為這個孩子命名。此后,有誰要是欺負希思克利夫或者對他作威作福,老恩肖就會暴跳如雷。家人和仆人們也就遷就他。而這一切又助長了希思克利夫的驕傲和壞脾氣,這樣一來,老恩肖便把以前給妻子、子女的愛全都轉(zhuǎn)移到了希思克利夫身上,甚至讓全家人都依順著希思克利夫,誰敢于違抗,必然遭到老恩肖的痛斥和咒罵。凱瑟琳白天鬧騰完之后到她父親那兒去討好求和時,她父親竟然對凱瑟琳說:“俺無法愛你;你比你哥哥還要壞…恐怕俺和你母親一定都后悔養(yǎng)了你。(43)”①聽到這番話讓凱瑟琳難過的哭了。盡管她渴望被愛,但她沒有得到父親的愛權(quán)利。她的自由意志被壓抑了。此時的凱瑟琳處在一種倫理困境當中,在倫理義務與自由意志的夾縫中喘息,追求愛與被愛的權(quán)利是對父親的忤逆,順從父親的意志則是對自己內(nèi)心的背叛。由于父愛的偏離以及由此而導致的家庭中非正常的倫理關系,使凱瑟琳潛意識中產(chǎn)生巨大的補償心理,形成她最初的倫理訴求——向往充滿了愛意與溫暖、備受寵愛與呵護的家庭生活。
夜訪畫眉田莊,被狗咬傷的凱瑟琳享受到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溫暖與照顧,體味到文明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切身的感受喚醒了她潛意識中對溫馨家庭的渴望。凱瑟琳的倫理義務隨著父親的去世悄然完成。她可以與希思克利夫自由戀愛了。然而,林頓家的闊綽與希思克利夫的一無所有反差強烈。埃德加·林頓與凱瑟琳初次相見時,他十六歲,她十三歲。埃德加對凱瑟琳幾乎是一見鐘情。因為她美麗聰穎,而且渾身充滿活力。而這正是林頓家族所沒有的。林頓家族特有的氣質(zhì)是文靜優(yōu)雅。凱瑟琳愛埃德加是因為她長得英俊,年輕,而且認為他將來會很有錢,這樣,她會成為這一帶最有錢的女人。最后,她竟然說這一切都是為了希思克利夫,是為了將來用丈夫的錢幫助希思克利夫擺脫下等人的處境。凱瑟琳對埃德加的愛是一種世俗之愛。而她哥哥欣德利的家長式專制激發(fā)了凱瑟琳與生俱來的自由天性,喚起了她靈魂中的正義感,她把幫助希思克利夫贏得人們的尊重作為自己的理想,不惜用結(jié)婚這種常人無法理解的方式來達到她的目的。
而對于希思克利夫,凱瑟琳認為她依然愛他,而且就像巖石一樣,堅不可摧。而對埃德加·林頓的愛,就像林中的樹葉,到了冬天就會凋零。但面對婚姻問題時,她認為嫁給希思克利夫就會過下等人的生活,為了幫助希思克利夫擺脫被侮辱的下層人的生活,她決定嫁給林頓。但這樣卻使自己陷入了更深的倫理困境。借助凱瑟琳描繪的夢境,我們知道她更向往的是“被扔到呼嘯山莊高地上荒原的中心”(81),享受與希思克利夫在一起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然而,凱瑟琳又不能完全棄絕上流社會的物質(zhì)誘惑和門第觀念,她決定嫁給畫眉山莊的繼承人林頓。凱瑟琳想要以婚姻的方式幫助希思克利夫擺脫困境實現(xiàn)和希思克利夫在一起的理想。她知道“他比我自己更像我自己。不管我們倆的靈魂是用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樣的?!彼麄兌加兄鴮τ谧杂善降鹊膹娏铱释?。希思克利夫在聽到她要嫁給林頓后,在一個暴風雨之夜憤而出走,凱瑟琳冒雨尋找一夜后,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病愈后兩年后,她與埃德加·林頓結(jié)婚。不料結(jié)婚一年后,希思克利夫悄然回到了呼嘯山莊,衣冠楚楚,像個紳士。她從欣德利處知道了凱瑟琳住在畫眉山莊。他就來畫眉山莊找她。他以富豪的身份返回呼嘯山莊,開始了一系列的復仇計劃。他從欣德利處知道了凱瑟琳住在畫眉山莊。盡管埃德加·林頓不太歡迎他,但由于埃德加·林頓對凱瑟琳的感情,只好接受了他。夫妻關系是家庭中最基本的倫理關系,也是構(gòu)成家庭正常倫理關系的基石。希思克利夫的來訪使凱瑟琳與埃德加·林頓的夫妻關系陷入混亂,希思克利夫的來訪使凱瑟琳陷入了更深的倫理困境。后來,當希思克利夫明確的告訴她要拐走伊莎貝拉來報復她當初拋棄他的少有的殘酷時,凱瑟琳才意識到希斯克利夫已蛻變?yōu)椤巴髫摿x的畜生”(113)。為了報復凱瑟琳對他的拋棄,希思克利夫娶了埃德加·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他的這一行為又使凱瑟琳大病一場,在生下女兒凱瑟琳·林頓后痛苦地死去,而伊莎貝拉在希思克利夫的虐待中,郁郁寡歡,給她生下一個兒子小林頓后,極度痛苦的死去。希思克利夫又慫恿欣德利酗酒、賭博,最終占有了呼嘯山莊。凱瑟琳苦心營造的和諧家庭與幸福人生就此土崩瓦解。于是,在凱瑟琳的眼前呈現(xiàn)出了一幅十分復雜與混亂的倫理困境:希思克利夫的背棄、林頓的絕情、伊莎貝拉的指責,正是這種倫理處境將她推入了絕望的境地。
作家在展現(xiàn)了人倫扭曲的倫理關系中,圍繞凱瑟琳上演的雙重悲?。涸缒觊g由于父愛的偏離,引發(fā)凱瑟琳潛意識中對于溫馨和充滿愛意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哥哥成為家長后的專制壓抑,激發(fā)凱瑟琳的反抗意識和平等觀念,出于自由的天性和正義感,她還自覺地擔負起拯希思克利夫的道義與責任;在與林頓結(jié)婚后,林頓的怯懦和自私讓凱瑟琳感覺到家庭成了一個牢籠,于是溫馨家庭的夢想破滅;對希思克利夫超凡脫俗的愛情并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反而成為她悲劇的重要緣由,在利己主義的現(xiàn)實中,它必然與婚姻家庭中的排他性構(gòu)成沖突,造成了凱瑟琳自身的毀滅[5]。作品首先揭露了19世紀資本主義社會冷酷的金錢關系和門第觀念對善良人性的摧殘和扭曲,以及造成的各種悲劇,表現(xiàn)了渴求愛情、友誼和知識的人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孤獨和道德毀滅。呼嘯山莊成為了一個介于開化和未開化之間的近代社會的縮影,成了一個拆散有情人,并最終摧毀人性的邪惡社會力量的象征[6]。
注釋:
①本文相關引文均出自《呼嘯山莊》,張玲,張揚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以下標明頁碼,不再一一說明。
[1]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在中國[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2010(5).
[2]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基本理論與術語[J].外國文學研究,2010(1).
[3]李滿,羅小奎.艾米莉·勃朗特《呼嘯山莊》分析[M].西方現(xiàn)代文藝理論與批評實踐(下),大眾文藝出版社,2007.
[4]聶珍釗.關于文學倫理學批評[J].外國文學研究,2005(1)
[5]孫靖.人倫扭曲的雙重悲?。阂詣P瑟琳為中心[J].外國文學研究,2010(1).
[6]鄭克魯.外國文學簡明教程[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I106.4
A
1007-9106(2017)07-0153-04
楊桂琴(1969—),女,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論及英美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