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時發(fā)
摘要:小學語文是學生在學習語文課程中尤為關鍵的一個階段,是學生開始接觸和學習語文課程的最初階段。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不同于初中語文和高中語文,小學語文是學習語文這門課程的入門和基礎。因此,下面我就結合自身的想法和經(jīng)驗,闡述一下我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技巧和特點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技巧;特點
G623.2
小學語文是教育教學的基礎,是一切學科學習的前提。曾有一位教育家說過:數(shù)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而語文則是這個基礎的基礎。小學語文的學習對與小學生來說其影響深遠,它關系著學生未來的成長與發(fā)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困難是當代師生迫切解決的難題。我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技巧和特點的研究,歸納了以下幾點:詞語理解、古詩賞析、名著導讀、活躍課堂、口語與寫作。
一、深刻理解詞語,運用自如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詞語教學”是最基礎一個方面。詞語的理解是學生理解句子,掌握整篇文章內(nèi)容和含義的關鍵,是學生提高語文水平的重要途徑。學生理解和記憶詞語不能一味地靠死記硬背,要深刻結合文章的語言環(huán)境,總覽上下文理解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教師也可以創(chuàng)建特定的情景,幫助學生加強對詞語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也可以根據(jù)詞語的性質(zhì)和特點進行分類和對比教學,加深學生對詞語的記憶。教師可以把不同的詞語制作成卡片,讓學生自己動手將詞語分類。例如:褒義詞的卡片與貶義詞的卡片分類,讓同學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學習到新的知識。這樣學生自己動手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詞語的記憶,還讓學生對學習詞語有了更濃厚的興趣。教師也可以讓同學們每人抽取一張卡片,根據(jù)詞語的含義是一對反義詞的同學組合在一起,像這樣用“找朋友”的游戲方式來讓學生學習反義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賞析古詩,塑造學生文學素養(yǎng)
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對古詩的學習也應放在重要的位置。古詩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瑰寶。在西方國家對學習中國優(yōu)秀文化日益高漲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將我們民族的文化精華發(fā)揚光大。小學生是我們祖國的未來,是我們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人,我們更應該加大力度重視古詩的學習,吸收我們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精華。
小學語文課程中的古詩大多數(shù)都是唐詩,距今已有上千年。古詩雖然容易誦讀,但往往內(nèi)涵深刻使學生很難理解。簡單的誦讀背誦使學生不能夠?qū)旁姰a(chǎn)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學習古詩變得乏味。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古詩的賞析,讓學生對古詩產(chǎn)生濃厚對興趣。例如:在學習楊萬里的這首《小池》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制作出這幅妙趣橫生的初夏美景。讓同學真實地看到“小荷才樓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般美景,引領學生領略這富有情趣的詩境。
三、品味經(jīng)典的文學名著,提高審美水平
中華民族不僅擁有優(yōu)美的唐詩宋詞,經(jīng)典的文學名著,也是中華民族璀璨文化的瑰寶。研讀經(jīng)典的文學名著,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和人物故事素材,學習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教師應該引領學生把所學到的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運用在生活或?qū)懽髦?,提升語言運用水平。例如,在學習葉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腳》時,“葉尖一順兒朝下,在墻上鋪的那么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蕩起波紋,好看的很。”引導學生學習這樣細膩生動的描寫,指導學生運用在寫作中。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大大提高。
四、活躍課堂氛圍,引領學生主導課堂
小學語文課堂如果想有高效良好的教學效果,離不開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以往老師講授學生聽課的單一課堂氛圍會使學生感覺課堂氛圍單調(diào)無趣,對課堂所學的知識毫無興趣。因此,激發(fā)學生們的課堂興趣,是教學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钴S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從精神渙散變得高度集中,也就是所謂的“環(huán)境決定一切”。
引領學生去主導課堂,能讓學生的思維精力更加集中在課堂上,讓學生享受課堂學習。比如,在學習經(jīng)典名著《西游記》節(jié)選《猴王出世》時,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誦讀,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把所讀的內(nèi)容情景再現(xiàn)。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又加深了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記憶。讓學生主導課堂,教師參與其中引領學生學習,從而達到高效良好的教學效果。
五、注重口語交際的培養(yǎng),提高寫作水平
口語交際是學生運用語言知識的重要體現(xiàn),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交流溝通的重要紐帶。我國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比西方國家的小學生要比較欠缺。因此,加強小學生口語交際的培養(yǎng)尤為迫切。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著較為豐富的口語交際內(nèi)容,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制作良好的口語交際情景。比如,以“走進田園”為例,讓學生們先進行小組交流,彼此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感受,然后抽出小組代表發(fā)言。這樣的教學方法,大大改善了學生么們的口語交際能力,進而也提高的寫作水平。
小學語文作為教育教學的基礎,是一切學科學習的前提。合理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語文知識,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良好的開端。我們應該盡我們最大努力讓學生對語文充滿樂趣,讓快樂學習伴隨他們成長。
參考文獻:
[1]孫素英.小學語文有效教學【J】.2015(05)
[2]潘繼云.走進快樂語文課堂【J】.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