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梅霞++王芳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以模仿和想象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游戲,是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的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它可以有效的促進幼兒個性和社會性的發(fā)展。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隨意性,生活經(jīng)驗少,且剛剛接觸游戲。所以扮演角色能力差,游戲水平低下。那么如何提高小班角色游戲水平呢?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從分析小班角色游戲特征入手,和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策略。
一、小班幼兒角色游戲特征
1.游戲情節(jié)簡單而零散。
由于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隨意性。生活經(jīng)驗少,且剛剛接觸游戲,所以游戲中反映出來的內(nèi)容簡單,情節(jié)單一、零散。如“媽媽”喂娃娃、抱娃娃、給娃娃穿衣或打電話、掃地、拖地等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內(nèi)容?;蛘呤前职譄?、媽媽燒飯、你喂娃娃、我也娃娃。游戲情節(jié)是零散的片段,相互間缺乏聯(lián)系。
2.游戲動作重復而簡單。
由于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小手肌肉發(fā)育不夠完善,喜歡做重復動作。所以小班幼兒在游戲時,多是簡單的重復動作,較少的系列動作是憑興趣操作材料。如反復地做切菜動作、炒菜動作、反復做接水、飲水動作。
3.游戲語言交往較少。
由于小班幼兒以自我為中心,幼兒游戲中大多是平行游戲,幼兒獨自操作材料。如抱娃娃、喂娃娃往往是默默無語。一起玩時也是各說各的話,專心于自己的游戲,旁若無人,有時也有一些簡單的對話,但是是圍繞模仿的材料開展的,如:姝彤拿著空飲料瓶說:“喝飲料吧!”偉然接過就喝了一口說:“真好喝”,然后又進行自己的游戲。
4.游戲時缺乏角色意識。
幼兒的角色意缺乏。游戲中的興趣和注意力不穩(wěn)定,較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例如:他當爸爸時,看到媽媽做飯做得特別高興時,他就放下手中的工作,也去跟著做飯。可當他看見媽媽泡茶招呼客人很有趣,他就放下手中的餐具也要泡茶招呼客人。
5.游戲時是依材料而進行的游戲。
由于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特點,小班幼兒操作使用的通常是實物或是具體形象的材料。游戲中動作交往多于語言交往。更多依賴玩具進行游戲,滿足于玩具的擺弄,缺乏交往的能力。例如:燒烤店孩子埋頭看燒烤的材料,對來買燒烤的客人置之不理。
二、小班角色游戲指導策略
1.做好開展角色游戲的條件準備
幼兒園角色游戲的條件主要是物理條件,即游戲的空間、時間及玩具材料。具備了開展角色游戲的條件,就為角色游戲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
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應,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越豐富,角色游戲的主體與廣泛、情節(jié)越深入。因此,教師可以滲透情境化的小游戲,注重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以支持他們的角色游戲的開展。同時引導家長有意識地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如多帶孩子外出,多接觸事物,多與孩子交流,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如星期天可以和他們一起去銀行、理發(fā)店、商店等地方,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樣工作的。
3.提供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
充足的自由活動時間是幼兒深入自主地開展角色游戲的重要保證。教師應根據(jù)游戲的難易程度,分配好時間,根據(jù)游戲的需要,保證每次都有不少于30分鐘的游戲活動時間,每天都安排一次角色游戲活動,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
4.把握有效時機介入,關注幼兒活動,促進游戲開展。
小班幼兒的角色游戲還是比較弱的,游戲目的性較差,操作時有意注意的穩(wěn)定性較低。老師要適時適度介入,激發(fā)幼兒游戲興趣,促進游戲的開展,讓孩子在愉快的情緒中游戲。
1.1當孩子扮演了角色但不明確如何進行游戲時(當孩子滿足于隨意擺弄操作材料時)
小班孩子具有隨意性的特點。孩子常常滿足于隨意擺弄材料,雖然充當了角色但并不明確應當如何進行游戲。這時教師可采取直接指導的方法進行介入指導。如一個扮演媽媽的孩子拿著小鏟在鍋里反復做炒菜動作。我便問她:“你是孩子的媽媽嗎?你這媽媽今天要為孩子做什么事情呢?”孩子馬上醒悟過來,知道要做什么。教師這樣的介入指導,幫助小班孩子從模仿動作興趣轉(zhuǎn)移到對扮演角色的興趣。
1.2當孩子在游戲中,反映內(nèi)容單調(diào)時(當幼兒喜歡游戲又不會游戲時)
小班孩子生活經(jīng)驗少且剛剛接觸游戲,他們對老師創(chuàng)設的游戲環(huán)境非常著迷,可是又不會游戲,在游戲中反映出簡單的內(nèi)容。這時,他們需要老師具體的指導和幫助。老師以角色身份介入指導,幼兒更容易接受。
5.根據(jù)小班幼兒年齡特點,采取多樣評價,促進游戲水平的提高。
教師應更多關注幼兒游戲過程,多采用積極的縱向評價,創(chuàng)造寬松的評價氛圍,培養(yǎng)小班幼兒游戲活動的積極情感,提高游戲水平。小班幼兒的自我意識較朦朧,往往需要通過別人的眼睛來認識自己,依靠自己心目中的權威人物來評價自己。因此,對小班幼兒的游戲評價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在游戲結束時,發(fā)現(xiàn)問題應立即評價,特別對于小班幼兒,便于他們回憶在活動中的行為,否則很可能當幼兒收拾好游戲材料后,對自己所進行的活動已記不清了。
第二對于需要著重評價的共性問題,可以集體進行示范操作,及時直觀具體評價,更適合小班幼兒。
第三小班幼兒自我意識欠缺,對同伴的關注更少,受記憶、行為再現(xiàn)和語言表達等能力的限制。評價以教師評價為主,但教師要引導幼兒參與評價,多鼓勵幼兒進行自我評價,同伴間相互評價等,充分發(fā)揮幼兒互動的作用。
角色游戲是幼兒期的一種典型的游戲,也是幼兒最喜歡,并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需要的游戲方式。教師的的恰當指導,不僅可以豐富幼兒的游戲主題,促進角色交往,更能發(fā)展幼兒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幼兒組織活動的能力,促進幼兒健康、和諧、有個性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