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關鍵詞】 小學語文;筆畫變形;原因;特色寫字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7)05—0048—01
寫字教學作為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對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寫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習寫字的基礎知識,掌握寫字的基本技能,而且要發(fā)展學生的基本智力,即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通過寫字教學,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寫字習慣,具有一定的獨立學習能力。
一、小學生書寫筆畫變形之因
首先,小學生書寫筆畫變形是因為家長、社會對寫字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學生在實際書寫過程中,筆畫產生了種種變形,形成許多邊緣化的“規(guī)范字”,像又不像,沒有美觀可言。這與家長、社會的關注點更多地聚焦在學生學習成績上有關,從而對學生書寫要求不太重視,忽視了寫字的育人功效。其次,與學生不良習慣有關。學生在入學前形成的習慣,造成他在書寫時手腕骨往外突出,手掌呈鐮刀狀往內拐等錯誤執(zhí)筆姿勢,拐腕寫字,手指必然僵硬,因此筆畫書寫不到位。通過調研,筆者發(fā)現靦腆的學生書寫容易出現筆畫頓筆多、字體小的特點;性格活潑的學生,則會出現筆畫夸張、字體大的特點;生活環(huán)境開放的學生一般會有好的寫字習慣,筆畫變形較少;生活中處處受到約束的學生,他們的書寫往往會有停頓,涂抹會更嚴重。隨著年級的增長,作業(yè)從量上、難度上都會增加,學生疲于奔命,敷衍了事,錯字連篇,書寫極不規(guī)范。
二、多方入手,規(guī)范書寫之法
1. 家校聯手,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要糾正學生已經養(yǎng)成的錯誤執(zhí)筆姿勢及坐姿至關重要,教師應強化這方面的訓練,讓學生記住順口溜:頭正,肩平,臂張,腳分開,及“三個一”:筆尖離手一寸,眼睛離書一尺,身子離桌一拳。教師可利用教學掛圖讓學生對照檢查自己的姿勢,逐漸形成習慣,并要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學生在家中要寫作業(yè)時,家長要密切配合,時常提醒子女注意執(zhí)筆姿勢的正確性,手把手糾正其錯誤姿勢。
2. 教師在漢字教學中要重視對字理的分析。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使學生掌握漢字的筆畫、偏旁、結構的書寫方法是最基本的書寫方法?!卑唇滩牡木幣?,學生應先掌握獨體字,要在獨體字的學習過程中逐步認識各種筆畫名稱,掌握各種筆畫的寫法。教師應注意寫字前教學生認識田字格,再教給學生怎樣起筆、運筆、收筆,讓學生了解“橫平、豎直、撇有尖、捺有腳”,再結合合體字教學,掌握合體字特點,掌握合體字中的偏旁在整個字中所占比例、所處的位置,同時掌握基本筆順,書寫必須遵守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原則。
三、構建適合學情的特色寫字教學之路
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兒童成長規(guī)律抓寫字。新課標對低年級階段學生“會認”與“會寫”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要“多認少寫”,也是關注到學生的生理發(fā)育。同時,學生也作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用認真的態(tài)度去練字,使學生能樹立“提筆即是練字時”的意識。當然,還要教會學生觀察,通過觀察比較掌握。如果獨體字作偏旁,其字形都發(fā)生哪些變化,在以上基礎上掌握好字的間架結構。每個漢字各種筆畫的長、短、粗、細,每一組成部分的大、小、高、低,都有一定的規(guī)矩。要讓學生了解只有字寫得合規(guī)矩,才能美觀,否則就會難看,甚至出現錯字,如“日”和“曰”。此外,還要教給學生一些書寫規(guī)律。如,對于獨體字而言,中橫要長,中豎要正;對于合體字而言,上下結構和上中下結構要橫長豎短。左右結構、左中右結構的字,要橫短豎長等等。
為了構建適合學情校情的特色書法,筆者所在學校將“寫一手規(guī)范字”作為學校發(fā)展的特色之一,極其關注寫字教學,每周專設一節(jié)寫字課,學校還會定期邀請書法教師對其他教師進行定期培訓,提高教師的書寫水平。并開發(fā)出校本教材——《書法》,它已成為教師、學生書寫的良師益友。學校還組建了各年級組書法社團,每一學期均進行“寫字段位評定”……
總之,寫字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素質教育活動。要讓學生練就一手規(guī)范字,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事。只有從細微處入手,不斷堅持,才能寫好字。
(注:本文系2015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十二五”課題《小學生書寫筆畫變形案例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為:GS[2015]GHB0090)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