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霞
摘要:本文論述了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教學手段,以期能給我們的中學英語教學帶來幫助。
關(guān)鍵詞:中學英語;德育教育;教學手段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118
新課標指出,教學應該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在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各科教學中,英語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有特殊的作用。琳瑯滿目的信息以及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促使英語教師有責任在教學中仔細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提示的哲理,精心設計具有啟發(fā)性、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圍繞所提問題去思考,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能力;與此同時,進行必要的德育滲透,變靜態(tài)的書本知識為解決多變的實際生活中道德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認識和情感在教師的“潤物細無聲”中得到發(fā)展。
一、英語教師可充分利用課本資源進行德育滲透
高中英語新教材中許多課文充滿人文情懷,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較強的感染作用,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思想素質(zhì),擴大他們的國際視野,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懷,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1. 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高一Unit 13 Healthy eating這個單元是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飲食和衛(wèi)生習慣的好題材。在課上,筆者先用討論引入話題,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 of eating junk food? 學生暢所欲言。在上完課文后,筆者又提出一個話題:If you want to persuade other people to give up eating junk food, what would you say to him or her? 很多學生都把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在課堂上用英語講述出來,這樣,既進行了口語的訓練,課本知識的學習,又讓學生注意到吃垃圾食品的危害,自覺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另外,作為一名教師還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樹立信心。如高三Unit 3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談論學習外語,涉及到學習習慣與學習的技能技巧、學習的態(tài)度與動機、改進學習方法等。高二Unit 4 A Garden of Poems,這一單元的兩篇閱讀文章講述了詩歌的寫作方法、鑒賞等內(nèi)容。為了使學生對英語詩歌有感性的體會, 筆者補充了許多優(yōu)美的短詩,課上為學生朗讀,讓他們體會詩歌的韻律美。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樹立了學好英語的信心。
2. 培養(yǎng)和增強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新教材高二Unit 9 Saving the Earth中講到人類環(huán)境所受到的污染,如水污染、空氣污染、水土流失及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和亂捕亂殺野生動物,導致一些動物瀕臨滅絕。根據(jù)課文,筆者制作了一個課件,先向?qū)W生展示了一些觸目驚心的圖片及錄像材料來引入話題,這時筆者再提出兩個問題讓學生討論:(1)What do you think causes damage to the earth? (2)What should we do to stop pollution? 這樣很快就激起了學生的參與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學生明白了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最后筆者作了總結(jié),呈現(xiàn)出地球的圖片,并打出這樣的標語:We have only one earth! Lets save the earth together! 另外,教材里有好幾個單元都與文化藝術(shù)有關(guān),例如:The Silver Screen, Good manners, Culture relics, Art and Literature。 通過對這幾個單元的學習,學生了解了不同的文化與藝術(shù),培養(yǎng)了他們的世界文化意識,同時加深了對中華民族文化和藝術(shù)的理解,了解到保護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熱愛祖國,保護文化遺產(chǎn)。還有,高一Unit10 The World Around Us談到環(huán)境,野生動物的保護以及污染的防治。通過課堂教學,向?qū)W生滲透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保護動植物,維護生態(tài)平衡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3. 培養(yǎng)學生自強不息、永不言棄的精神
教材中介紹了許多不屈不撓、樂觀向上,最終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的例子,如高二Unit2 Making a Difference 講述殘疾人Stephen Hawking(霍金)不為病魔和癱瘓嚇倒,以驚人的毅力和信心成為探索宇宙的先驅(qū)。筆者為他們布置了上網(wǎng)查找與Hawking 有關(guān)資料的作業(yè)。學生都非常積極地搜索到了很多材料及圖片,感受到了他自強不息的精神。
4. 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
高三Unit11 Key to Success 涉及團隊精神的話題,該單元的 Reading 部分為 Making the Team Work,文章開頭提出:我們經(jīng)常被要求在小組里工作,但為什么呢?第一段結(jié)尾指出:然而,事實上,在離開學校后,你會發(fā)現(xiàn)在很多領(lǐng)域的所有工作幾乎是通過小組來完成的,學校生活為我們未來的工作做了準備。通過引導學生閱讀整篇文章,讓他們明白培養(yǎng)自己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教師此時可向?qū)W生介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的教育目標:Learn to be, learn to know, learn to do, learn to live together,并用英語簡要解釋其內(nèi)涵。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口語競賽,筆者為學生提供一個情景,要求他們先對圖畫進行描述,再發(fā)表評論。
5. 進行理想教育
每次任教一個新的班級時,筆者都會為學生提供近100條關(guān)于理想、奮斗等主題的英語名言、格言,讓他們從中選取自己喜愛的座右銘。如有的同學選了 He will shoot higher who shoots at the moon than who aims at a tree(目標遠大,效果必佳);有的選了Great hopes make a great man(偉大的抱負造就偉大的人);有的選了Without ambition one starts nothing。Without work one finishes nothing(沒有目標,你將不知何去何從。不去努力,你將一事無成);There is nothing difficult in the world, if you put your heart into it.(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等。筆者還組織學生參加以“I Have a Dream”為題的英語演講比賽,該活動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在英語教學中要求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大力開展德育滲透教育
教育學理論告訴我們:課堂教學僅僅是教學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方面,課程改革方案的出臺和實施,為我們中學英語課滲透德育教育開辟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1. 精心設計課外興趣活動的教學,讓學生“樂”學而“學”。如:組織學生收聽英語廣播節(jié)目,有意識地開展時事形勢教育?;诠P者所在學校安排英語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只有一節(jié)課的時間,因此筆者有準備地把電臺中的英語新聞錄下來,然后通過剪輯、整理,把學生比較容易聽得懂的摘錄下來,在興趣活動課上播放,讓學生聽,一起討論并譯成中文。雖然此項任務對學生(上接第118頁)來說是很難的,但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也能講出一些所以然,這樣一方面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另一方面也使學生了解國內(nèi)外的一些大事。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更能掌握和熟悉這些時事形勢,從而更能達到我們滲透德育教育的目的。
2. 對作業(yè)的布置也應靈活多樣,讓學生“想”學而學。主要有口語、書面與聽力三種,以獨立完成與合作完成相結(jié)合,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養(yǎng)成復習與預習、語言實踐、良好并廣泛閱讀的良好習慣。在合作完成過程中,可以貫穿集體主義精神教育,合作主要以同學之間的團結(jié)協(xié)作,支持配合。英語是一門交際工具的語言,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英語學習要求“聽、說、讀、寫”四者相輔相成、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英語作為我國的外語,學習語言的外部環(huán)境相對差一些,必須靠同學學習致用提高創(chuàng)造情景,加強語言運用,這樣才能達到學習英語的目的——交際功能,所以同學之間的團結(jié)協(xié)作可在學習與運用語言中培養(yǎng)起來,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為對方提供創(chuàng)設交際環(huán)境,才能使英語學習運用于日常生活中。
3. 因人而異、恰到好處,不失時機地進行,讓學生“愛”學而學
有一學生,人很聰明,特別喜歡打籃球,上課時注意力總是不集中,覺得學習英語沒有意思。有一次考試他交了空白卷,筆者把他叫到講臺前,他也做好了挨批的準備,把頭一低。筆者想不能當著全班同學面批評他,怎么辦?靈感突然迸發(fā),“如果你不學好英語,將來到國外打球,怎么和別人溝通?要是遇到了奧尼爾,聽不懂你崇拜的球星的話可不好?”全班同學都抿著嘴笑,他也笑了。自那以后,他對英語興趣大增,成績提高很快。因此,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情況,因人而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促進他們的提高,是每位教師的基本職責。
三、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工作的注意事項
1. 進行德育工作要有總體規(guī)劃
把德育工作滲透到英語教學中,必須根據(jù)英語學科的具體特點,認真鉆研教材,發(fā)掘蘊涵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不能脫離教材,空洞地說教。在具體的語言訓練中,有意識地把思想教育滲透到教學中。把理想、信念、自我修養(yǎng)和心理素質(zhì)等各方面的教育結(jié)合起來,形成完整的結(jié)構(gòu)體系,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2. 進行德育要注意實用性
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要聯(lián)系學生實際,切實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才能引導學生不斷地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和做法。
3. 進行德育要注意心理暗示
教師可以采用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它化作一股巨大的動力,使學生把暗示轉(zhuǎn)變?yōu)樽陨硇枰粩啾薏咦约?。教育過程中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德育要激起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在德育中有無窮的力量。
總之,要寓德育于英語教學中,必須憑借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設計,靈活地找到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內(nèi)容的最佳方法,使英語教學既向?qū)W生傳授了教材知識,又成功地滲透了德育內(nèi)容,達到英語教學與思想品德水乳交融的境界,給學生雙重收獲,為國家培養(yǎng)更多德才兼?zhèn)涞娜瞬牛玫剡m應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需要。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梧桐中學 3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