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華玲,吳巧云
中山大學(xué)附屬第五醫(yī)院心電圖室(珠海,519000)
不同年齡段心電圖異?;颊吲R床特點對比
覃華玲,吳巧云
中山大學(xué)附屬第五醫(yī)院心電圖室(珠海,519000)
目的 比較不同年齡段心電圖異?;颊叩呐R床特點。方法 選擇我院體檢者887例作為研究對象,按年齡層次分為青中年組、老年組和高齡組。均接受心電圖檢查,并對結(jié)果進行歸納總結(jié)。結(jié)果 青中年組心電圖檢查異常率為27.75%,老年組為44.91%,高齡組為81.3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結(jié)論 隨著年齡的增長,心電圖異常率增加,臨床應(yīng)加強排查。
不同年齡段;心電圖異常;臨床特點對比
目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尤其是對于中老年人,不但患病率較高,而且具有一定的致殘率及死亡率。心電圖檢查是利用心電圖機記錄心臟心動周期所產(chǎn)生的電活動變化,用于判斷是否存在心臟功能異常?,F(xiàn)已廣泛地應(yīng)用于常規(guī)體格檢查、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疾病的診斷,同時也能判斷藥物對心臟的影響等[1]。我院為了研究比較不同年齡段心電圖異?;颊叩呐R床特點,特做了臨床試驗,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間,我院接受體檢者共計887例,根據(jù)年齡層次進行分組,其中青中年組346例,包括男性181例,女性165例,年齡均在23歲至5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3.7±4.15)歲; 老年組共計423例,包括男性218例,女性205例,年齡均在60歲至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8.2±5.32)歲; 高齡組共計118例,包括男性72例,女性46例,年齡均在75歲至9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86.5±7.61)歲。以上試驗人員均不存在相關(guān)疾病干擾及重要臟器損傷,不存在檢查禁忌癥,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排除精神狀態(tài)異常及老年癡呆患者,除年齡外一般資料差異不大(P>0. 05)。
1.2 方法
在平靜狀態(tài)下,安排體檢者平躺與床上,露出胸部以及四肢,并對胸部、腳踝等處用酒精擦拭后放置電極,在平穩(wěn)呼吸的狀態(tài)下受檢[2]。儀器選擇為GE公司MAC800十二導(dǎo)同步心電圖儀,輸出電壓設(shè)置為10 mm/mv,掃描速度則控制為25 mm/s,并在基線穩(wěn)定之后記錄十二導(dǎo)聯(lián)同步心電圖,每個體檢者的心電記錄為10 s。圖像處理由兩名專業(yè)人員負責并作出診斷,最終由主任醫(yī)師進行審核。在檢查結(jié)束后,調(diào)取體檢報告進行分析討論,并對相關(guān)心臟問題予以提醒或糾正方案,做好早起疾病的預(yù)防工作。
1.3 觀察指標
比較不同年齡段心電圖異常率及異常表現(xiàn)。
1.4 統(tǒng)計學(xué)處理
中青年組、老年組與高齡組心電圖異常率分別為27.75%、44.91%與81.36%。其中老年組與中青年組相比,老年組以早搏更為多見,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高齡組與老年組相比,心電圖異常率分別為81.36%與44.91%,其中以ST-T改變、早搏較為多發(fā),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結(jié)果見表1。
如今,人們對自身健康越來越重視,定期體檢已成為人們檢查健康的途徑之一,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在常規(guī)體格檢查中,心電圖的檢測必不可少,作為監(jiān)測心臟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其臨床意義尤為深遠[3]。心電圖檢查通過靜息電位與動作電位的電荷變化來判定某一時間段的心臟活動情況,預(yù)測發(fā)生心臟相關(guān)疾病的可能性。
我院此次為了研究不同年齡段心電圖異?;颊叩呐R床特點,特做了臨床試驗,中青年組、老年組心電圖異常率分別為27.75%、44.9%,其中老年組以早搏更為多見; 高齡組心電圖異常率為81.36%,其中以ST-T改變、早搏較為多發(fā)。ST-T 改變可能是由于心梗造成,出現(xiàn)此癥狀提示心肌缺血,發(fā)生冠心病的可能性較大,隨著年齡的增長,其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此次試驗中以T 波倒置、ST 段壓低人數(shù)居多。此外,早搏比例較高,但未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心肌梗死、心功能差的跡象,臨床應(yīng)做好早期冠心病的預(yù)防; 對于青、中年來說,多由于生活壓力導(dǎo)致情緒激動、失眠等,從而出現(xiàn)心臟異常,表現(xiàn)為早搏、心律不齊等,應(yīng)叮囑其注意休息,調(diào)節(jié)情緒[4-5]。
綜上所述,隨著年齡的增長,常規(guī)體檢中心電圖異常的比例增大,老年人應(yīng)定期進行心電圖檢查,積極控制心臟問題發(fā)展。
[1] 胡紅. 不同年齡段心電圖異?;颊吲R床特點對比[J]. 中國老年學(xué)雜志,2011,31(11):2109-2110.
[2] 楊章麗,肖永祺,賈曉云,等. 不同年齡段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動態(tài)心電圖異常及冠狀動脈病變的對比分析[J]. 重慶醫(yī)學(xué),2014,5(23):3081-3083.
[3] 郭森,李世鋒,井艷,等. 不同年齡段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患者心電圖分析[J]. 中國綜合臨床,2010,26(12):1301-1303.
[4] 周蕓. 不同年齡段健康體檢心電圖對比分析[J]. 中國醫(yī)學(xué)創(chuàng)新,2012,7(29):93.
[5] 韓玉芬,龐素念. 不同年齡段健康體檢心電圖對比分析[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下旬刊),2013,23(2):550-55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Features of ECG Abnormalities in Patients of Different Ages
QIN Hualing,WU Qiaoyun
Electrocardiogram Room,The Fif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ongshan University (Zhuhai,519000)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abnormal ECG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Methods 887 cases of phys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divided into the young middle aged group,the aged group and the elderly group according to their ages. All underwent ECG examination,and the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The abnormal rate of ECG in the young middle aged group was 27.75%,44.91% in the aged group and 81.36% in the elderly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ge,the abnormal rate of ECG increases,and the clinical investigation should be strengthened.
different age groups,ECG abnormalities,clinical features
10.3969/j.issn.1674-1242.2017.01.015
覃華玲,E-mail:304132540@qq.com
R540.4+1
A
1674-1242(2017)01-0048-02
2016-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