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桃李尚未綻蕊,山海關譽盛生態(tài)園的大櫻桃就已經結果了,這是為什么呢?因為這里采用了該區(qū)科技局最新研究的短休眠栽培技術。受天氣影響,果品成熟期較預期略顯遲滯,即便如此從果農臉上依然可以看出實驗成功的喜悅。
2016年山海關區(qū)科技局積極探索科技創(chuàng)新,致富強區(qū)之路,選取該區(qū)譽盛生態(tài)園為短休眠栽培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實驗基地,開始實驗探索。去年9月通過控制溫度光照等方法促使樹木提前進入休眠狀態(tài);根據果樹休眠狀況,11月下旬采用技術措施打破休眠,使果樹進入新的生長期;12月20號就迎來了花期,12月下旬花期授粉,1月底就開始生長果實了。此時,普通大棚內的大櫻桃才剛剛開花,敞地大櫻桃的枝干還是枯木干枝。
每年6月為山海關大櫻桃大批成熟的季節(jié)。大櫻桃短休眠技術推廣后,每年12月到次年5月,花果飄香,在溫暖舒適的環(huán)境中,果農們不再為樹木長時間的休眠而煩惱,變冬閑為冬忙。力爭在未來的日子里不出正月就把山海關品牌大櫻桃提早送上老百姓的餐桌,更多地銷往全國各地,并引領全區(qū)大櫻桃產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轉型升級。錯季大櫻桃上市不僅可以給果農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而且由露地栽培模式向保護地栽培模式的轉變有利于規(guī)模化生產和土地流轉。進一步豐富旅游資源,從相對單一的低附加值的栽培模式向多元(旅游、農家樂、觀光采摘)高附加值栽培模式轉變,為打造全域全季旅游提供新的資源載體。
(長城網qhd.hebei.com.cn馬月紅、張 梅2017-2-22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