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要:在CIPP評價模型的基礎上,結合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分別從背景評價、輸入評價、過程評價和影響評價四個方面構建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 實踐教學 評價體系 CIPP模型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5-0034-02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強化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2015年11月由教育部、發(fā)改委、財政部印發(fā)的《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提出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培養(yǎng)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方面轉變。應用型本科院校是集動手能力、專業(yè)理論等為一體的高等院校,專門培養(yǎng)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吳美,2015)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建立與時代發(fā)展潮流相適應、與市場需求相符合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但現(xiàn)有研究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職院校,研究本科院校的相對較少,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更少。本文基于CIPP模型探討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評價的現(xiàn)狀
1.評價指標不完整
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評價指標普遍存在指標不完整的現(xiàn)象,多數(shù)評價指標側重于教材、教師水平、經(jīng)費投入、設備利用率方面,對于實踐教學理念、教學過程、教學考核、教學管理、學生反饋、社會認可度等方面涉及不全。
2.評價主體不多元
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評價主體往往局限在專業(yè)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雖然實習基地的員工和管理人員有時參與,但多是在實習結束后,寫實習評語給成績,學校對評價內(nèi)容關注度不夠,沒有主動向實習基地收集學生的各類信息并用于改進自身的實踐教學質(zhì)量。評價主體應由校方教學管理人員、校方指導教師、企業(yè)管理層、實習生基地主管部門、學生共同參與。
3.評價重量輕質(zhì)
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評價往往注重實踐教學基地數(shù)、設備數(shù)、課時數(shù),對于基地職業(yè)環(huán)境、設備利用率、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程度重視不夠??己藢W生實踐水平時往往重結果輕過程,重成績輕能力。學生實訓課程不及格的數(shù)量很少,很多學生因實訓課容易及格對實訓課重視程度不夠,實踐教學效果不顯著。
4.評價監(jiān)控不到位
因為實踐教學在時間、場地、內(nèi)容等方面的特殊性,傳統(tǒng)理論教學質(zhì)量評價監(jiān)控對實踐教學的監(jiān)控往往失靈,導致無法準確獲知實踐教學過程、教學效果,教學質(zhì)量得不到有力保障。
二、基于CIPP模型構建實踐教學評價體系
CIPP模型是由美國學者斯塔弗爾比姆1967年在對泰勒行為目標模式反思的基礎上提出的,它認為評價是為管理者做決策提供信息服務的過程。CIPP評估模型由四項評估活動組成:背景評價(Context Evaluation),投入評價(Input Evaluation),過程評價(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評價(Product Evaluation),簡稱CIPP評估模型。CIPP評估模型四個評估活動相互關聯(lián)又相互獨立,自成一個子系統(tǒng),又缺一不可。
對于CIPP實踐教學評價指標的選擇,不同學者基于研究對象的不同,研究目標的不同,選擇也各不相同。本文在CIPP模型基礎上,確定了一級指標,結合現(xiàn)有文獻研究成果,基于應用型本科院校決策的屬性,運用德爾菲專家咨詢法選定二級評價指標。
背景評價是在明確環(huán)境背景后確定教育對象,評價教育對象的需要、問題、資源和機會。實踐教學背景評價著眼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在實施與開展中所處的環(huán)境進行評價,實踐教學觀念、教學理念是應用型本科院校辦學理念的一種體現(xiàn),其觀念的科學性及先進性直接影響辦學效果。實踐教學目標的明確性是指實踐教學的目標是否十分明確,教師是否了解、認同學校的實踐教學目標,學生是否了解、認同學校的實踐教學目標。實踐教學計劃合理性及可執(zhí)行性是指實踐教學計劃設計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執(zhí)行性、可操作性。
投入評價是在背景評價的基礎上,對達到目標所需要的條件、資源擁有情況進行評價。實踐教學投入評價著眼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對人力、物力、財力三個方面,因此選擇了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基地設備和實踐教學經(jīng)費投入三個二級指標來評價其實踐教學投入情況。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水平制約著實踐教學成效,本文所指的實踐教學師資力量雄厚程度包括“雙師型”教師占專業(yè)教師的比例,外聘專家、技術人員的能力與素質(zhì),實習實訓指導教師的數(shù)量與能力,教師掛職鍛煉、進修培養(yǎng)的機會和次數(shù)。實踐教學基地設備是指校內(nèi)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數(shù)量是否充足,基地職業(yè)氛圍是否良好,設備是否齊全,是否能夠滿足實習實訓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實踐教學經(jīng)費投入是保障實踐教學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主要從實踐教學資金投入是否充足,年學生平均實踐教學經(jīng)費是否合理兩個方面來考查。
過程評價是對方案實施進程實行不間斷地監(jiān)督和檢查。實踐教學過程評價可以及時了解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方案的執(zhí)行情況,及時獲得反饋信息,及時調(diào)整和改進,提高實踐教學在過程中的行動力。實踐教學過程一般包括四個方面,實踐教學內(nèi)容、實踐教學方法、實踐教學考核、實踐教學管理。實踐教學內(nèi)容是學生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教學內(nèi)容是否具備專業(yè)性,是否有職業(yè)特色,是否有可操作性,其豐富程度及實用程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實踐教學考核方式是檢驗學生實踐教學效果的主要方式,考核應注重過程性與合理性,將考核貫穿于整個實踐教學過程,考核形式要科學、嚴謹、合理。實踐教學管理是對實踐教學過程進行監(jiān)控和反饋的重要途徑,包括實踐教學教學大綱是否完備,是否跟隨時代發(fā)展潮流,實踐教學設備的使用率,實踐教學評價反饋體系是否完備。
成果評價主要是測量、解釋和判斷方案的成效。實踐教學成果評價是評價實踐教學活動的結果所達到的目標,主要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認可度。學生的實踐能力是指學生實踐知識增強,應用能力提高,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綜合素質(zhì)增強;社會認可度包括學生的就業(yè)率,社
會、用人單位對學校和學生的認可程度。
三、結語
正如斯塔弗爾比姆提出的“評價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證明,而是改進”。本文提出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期望可以為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管理人員和一線教學人員提供些參考,對實踐教學評價體系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與改進,使評價體系更趨完善。需要指出的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專業(yè)不同,課程不同,其評價的重點也會略有差異,因此,各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綜合考慮社會、市場、企業(yè)、學校、教師、學生多方面的因素,這樣建立起來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才更科學、更合理。
參考文獻:
[1]胡玉可.基于CIPP模型的實踐教學評價指標選取[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5(1):49-52.
[2]吳美.基于CIPP理論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教學評價模型構建[J].中國成人教育,2015(1):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