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剛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英語在初中教學中的地位不斷提升,但初中英語教學仍存在許多問題?;诖?,本文簡要分析了初中英語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初中英語 學困生 原因 解決方法
英語,作為衡量學生語言能力的學科,從小學生到初中生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進行學習。然而,并非每個人都是成功者。有些學生小學英語成績還不錯,但初中英語學習卻跟不上教師的步伐。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漸漸成為學困生。
一、初中英語學困生產生的原因
筆者分析總結了班上學困生的學習狀態(tài),發(fā)現造成他們英語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許多學生進入初中后,仍有很強的依賴心理,一味地學習教師教學的知識,沒有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如課前不預習,不了解教師上課的內容;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教學重點等。漸漸地,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越來越低,最后成為學困生。
2.沒有掌握合適的學習方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會講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突出思想方法。然而,部分學生上課沒有專心聽課,所以沒有聽到或者漏聽了完整的教學內容,雖然筆記記了一大本,但問題也有一大堆,以至于學生只能死記硬背知識點,甚至有的學生晚上背誦到很晚,白天無精打采,結果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忽視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學困生不重視英語基本知識,所以總是知道怎么說,卻不知道怎么寫。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英語基礎知識。
二、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解決方法
1.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表現為人們力求認識和獲得某種事物,并且積極參與相應的活動。興趣通過情緒反應來影響一個人行為的積極性,即凡是從事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和工作,人就會覺得心情舒暢和愉快,效率也較高。
對于中學生來說,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受興趣和情緒的影響,所以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興趣對學習的重要性,并采用講故事、討論、自我測查與團體活動等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興趣并非是與生俱來的,可以通過后天培養(yǎng),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嘗試參與自己不喜歡的課程或活動,逐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獲得更大的進步。如每節(jié)課的伊始,教師可以利用一個話題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討論,或者播放一段輕松的視頻、一小段音樂作為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制作課件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既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又有助于教學的圖片,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要兼顧學生的情緒。如在復習課文時,如果教師布置過多的練習,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倦感。這時,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小游戲,讓學生放松一下。
2.端正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較穩(wěn)定的學習行為方式。如學習中的注意力傾向、記憶的習慣方式、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心理定勢、作業(yè)和復習的行為習慣等。學習習慣有好壞之分,好的學習習慣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規(guī)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不好的學習習慣則會偏離學生的學習心理規(guī)律,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習能力或者學習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后進行適當地輔導。
有效的學習需要依靠一系列必要的學習方法和技能來實現,所以教師要指導學困生使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此外,教師還要認真做好每一次的輔導工作,讓接受輔導的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照顧,從而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教育的實質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其他學生一樣,學困生也有理想,對自己有要求。英語教師應從實際出發(fā),切實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充分認識學生,避免師生之間由于認識不同而形成對立情緒,幫助學生實現參與、認同、內化的學習目的,從而取得較好的英語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