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小學中年級是習作的起步階段,既是低年級看圖說話、寫話的延續(xù),又是高年級作文訓練的準備,因此,中年級作為作文教學承上啟下的入門階段顯得尤為重要。如何讓中年級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喜歡習作,寫好作文呢?我認為應當著力解決好以下三大問題。
一、一降一升,激活思路
1.降低習作難度。從學生進入三年級起,初次接觸到一個新名詞——“習作”,學生不免產生了畏懼心理,不由自主地與教科書中的選文和課外書中的文章等聯(lián)系起來,陡然間覺得,習作是多么高深莫測,令人無從下手。
我想:“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是關鍵,趣味是先導。”新《課程標準》中也指出習作起始階段的目標與內容:“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這個要求告訴我們,習作起始階段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和信心。學生對習作有了興趣,就會在行動上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和主動精神。這時,他們就會把習作看作是一種愉快的學習活動,寫作時大腦就會處于興奮狀態(tài)。我們要讓學生知道:習作只是把自己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內容寫下來,與人交流,想什么就說什么,看到什么就寫什么,有話則多,無話則少,只求敘事完整,語句通順即可。
2.提升閱讀熱度。魯迅先生說過:“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和方法了?!毖噪m謙遜,但很明確地告訴我們:閱讀對提高寫作能力是不無裨益的。閱讀,可以積累詞匯、佳句、好詞好段,還能開拓視野,也能感受、學習各類文章的寫作規(guī)律。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一定要引導學生多讀,引導學生在一定的年齡段內讀適合的書。
(1)課內閱讀,模仿方法。我們教科書中的一些經典美文,都是編者們精心挑選的范文。作為老師,我們在課內應該著重教給學生習作的方法。如在學習了《北大荒的秋天》《西湖》和《拉薩的天空》等文時,就要教會學生“總—分一總”的寫作方法,并讓學生試著練一練筆,圍繞“廣場上真熱鬧??!”和“學校的小花園真美啊!”等中心句寫一段話。范文引路,學生寫起來就得心應手。(2)課外閱讀,引導學生積累。我們要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寓言、成語和科幻故事等淺顯易懂的故事人手,老師講、學生講,到老師講一部分、學生集體編一部分等,將學生閱讀的熱度升溫。讓學生讀一系列的好書循序漸進,等待著厚積而薄發(fā)。(3)成立班級“圖書漂流分站”。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建立班級“圖書漂流站”,每天定時讓學生閱讀,定期開展新書導讀、好詞好句欣賞和故事大王評選等活動。激勵學生多讀、多寫,努力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二、一句一段,授之以漁
上海師范大學吳立崗教授認為,習作訓練應該根據兒童思維發(fā)展的年齡特點來確定,具體地說,低年級段是兒童想象活動的“敏感期”,中年級是兒童觀察活動的“敏感期”,高年級是學生抽象概念思維的“敏感期”。因此,我在中年級習作教學中,常常結合語文書上的習作內容適當進行以下類型的習作訓練。
1.仿寫句子片斷。新《課標》中指出:“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句。”每一篇習作都是由一句一段構成的。學生初學習作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從仿寫句子片斷人手,把句子寫生動、寫具體。
2.寫好書中習作。平時結合教科書中的習作內容,經常安排學生對靜物、小動物、自然景物等,對人物的動作、對話、外貌以及事情發(fā)生變化的訓練,我們要在課堂內外讓學生觀察,以形成鮮明的表象,那么學生產生寫作激情之時,他們的語言就有鮮明的個性,是一種活潑潑的語言了。
3.學生放手習作。(1)寫想象作文。想象是在頭惱中改造舊形象、創(chuàng)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我們要抓住學生想象活動的“敏感期”進行想象性寫話和童話習作訓練,也可以結合觀察作文在設計觀察內容時,故意安排一些可供想象的成分,激勵學生在觀察過程中開展創(chuàng)造性想象活動。如:我要求學生當堂描寫“老師正在批閱考卷”的情形。學生抓住了惋惜、感嘆,把我的心理活動描寫細膩。(2)寫放膽作文?!胺拧?,即初學習作時要放開心靈,放開手腳,放開筆墨,不拘格套,放膽成文。可以寫大自然中的花烏蟲雨、風雨雷電;可以寫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讓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隨意發(fā)揮。放膽作文還可以通過周記、班級循環(huán)日記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建立創(chuàng)造分享、交流的氣氛。沒有了條條框框的約束,學生能夠在生活的大課堂中觸發(fā)、滋養(yǎng)情感,深化認識,從而激發(fā)習作欲望,訓練語言,拓展思路,培養(yǎng)想象力了。
三、動腦動筆,愛上寫作
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1.善于觀察。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庇纱丝梢姡囵B(yǎng)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良好習慣是多么的重要!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注重鼓勵學生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物等,并要求他們及時記錄下自己的觀察內容和心里的感受,形成一篇篇觀察日記。
2.發(fā)現(xiàn)能人。在平時的習作教學中,善于發(fā)現(xiàn)班級的“習作小能人”,為他們搭建良好的優(yōu)秀習作展示的平臺。如在班級報刊上發(fā)表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在班級文化布置的時候,開辟一個“習作天地”的專欄,刊登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經常在班級組織一些習作小競賽,發(fā)現(xiàn)學生中的“習作小能人”,并給予他們適當的獎勵,以促進學生整體習作水平的提高。
總之,要抓好小學中年級習作教學,應該遵循學生年齡特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廣拓訓練形式和渠道,這是每一位中年級段語文教師肩負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