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
【摘 要】通過對木材檢驗工作的有效控制和管理,防止木材資源在造材、檢驗和銷售過程中的流失,從而為林業(yè)企業(yè)提高經濟效益。
【關鍵詞】木材檢驗;銷售;管理;監(jiān)督
[Abstract] Through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timber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to prevent the timber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materials, inspection and sales loss, thus improve the economic benefit for the forestry enterprise.
[Key words] Timber inspection; Sales; Management; supervision
隨著我國森林面積的逐漸減少,林木的可采資源也隨之不斷下降,而木材的市場價格越來越高,因此為提高林業(yè)企業(yè)(主要以木材為主的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必須管理好木材生產過程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尤其是木材檢驗工作的管理。因為它是直接關系到木材產品數量的準確和質量的保證,從而為提高木材售價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加強木材檢驗工作的管理,就顯得特別重要和迫切。
1 木材檢驗工作的重要作用
木材檢驗是木材產品的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要想知道一件木材產品的尺寸大小,材積多少,材質好壞,是什么樹種,做什么用,就必須對其進行尺寸檢量,材積計算,等級評定,樹種識別。這一系列的工作,統(tǒng)稱為木材檢驗,簡稱木檢或檢驗。各企業(yè)木材生產計劃的完成,產品質量的合格率,品種計劃完成情況以及產值和成本的核算,都必須經過對木材產品進行數量上人檢驗、質量上的鑒定和品種上的區(qū)分,才能準確地反映出來。由此可見,木材檢驗工作的好壞和企業(yè)的經濟效益有著密切關系。因此,木材檢驗在企業(yè)的經營管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2 從源頭上做好木材產品的生產
2. 1崗前技術培訓
木材生產是季節(jié)性很強的野外工作,作業(yè)面積大,在木材加工過程中不便于直接監(jiān)督管理,為避免資源的損失浪費,在木材生產之前,必須對山場的木材檢驗員和油鋸手進行崗前工作責任的教育和技能的培訓,并進行嚴格的技術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崗。
2. 2生產中的檢查和抽查
在生產伐區(qū)內,檢查組要不斷地進行檢查和隨機抽查,一旦發(fā)現問題,及時解決,以免引起損失擴大,以保證木材生產的全部產品合格。
2. 3合理的工資制度
為了保證木材冬運生產的順利完成,在工資上應采取記件工資和獎勵工資相結合的辦法,實行多勞多得、干好多得的按勞按質分配原則,提高職工的積極性,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3 監(jiān)督檢查部門發(fā)揮作用,確保木材產品檢驗的準確性
監(jiān)督檢查部門(生產技術科)是山上林場和山下貯木場聯(lián)系的紐帶,一定要把自己放在最公正的位置上,協(xié)調好山上山下的關系,發(fā)揮其“天平”的作用。監(jiān)督檢查部門對木材檢驗人員的要求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3. 1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
在木材檢驗工作中,要制定出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檢查人員要有章可循,按規(guī)章制度辦事。沒有規(guī)矩,難以成方圓,誰違反了規(guī)章制度必受到應有的處罰,杜絕在檢驗工作中的推諉扯皮不負責任的現象發(fā)生。
3. 2檢查人員具備熟練的檢驗業(yè)務
木材檢驗也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為了能使每一根木材產品擁有最大的價值,要嚴格按照《木材檢驗標準》的規(guī)定,對其進行精確的尺寸檢量和等級評定,做到材盡其用,以避免木材的損失浪費。檢驗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必須熟練精通檢驗業(yè)務,做到游刃有余,以提高木材售價,促進企業(yè)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
3. 3加強檢驗人員職業(yè)道德建設
有人說:“掙錢不掙錢,全在檢尺員。”也就是說從山場到山下的每一道生產工序的開支都以檢尺員的這本賬為準。因此,就有了一些投機取巧的人,用物質和金錢來賄賂檢驗人員,損失國家和企業(yè)的經濟利益,來使自己得到好處。更有甚者,某些檢驗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在工作中勒、卡、索、要,嚴重影響了自身和企業(yè)的形象,也嚴重損失了企業(yè)的經濟利益,為避免腐敗行為的發(fā)生,要不斷地加強檢驗人員的職業(yè)道德建設。
3. 4建立約束機制
人工檢尺和地衡的使用是木材檢驗工作中相互約束的兩種檢尺方法。人工檢尺往往存在主觀上的原因,使檢驗數量不準確。地衡檢尺是根據重量×系數,再換算成體積的一種檢量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經過驗證,還是很精確的(系數的測定是根據不同樹種、不同的長度、不同的徑級、不同的尖削度、樹木生長不同的地理位置科學地測算出來的) 。在木材檢驗過程中,通過這兩種方法的同時運用,有效地減少了“送人情尺”和勒、卡、索、要的不良現象的發(fā)生,有利于木材檢驗工作的監(jiān)督管理。
4 加強木材入國庫時的檢驗工作的管理
原木產品運到貯木場即進入了國庫,要不定期在每一根原木的斷面上進行畫號(標明徑級和等級) ,準確的標注能充分體現出這根原木的檢尺徑和等級, 由于山場條件所限和人員技術業(yè)務水平的差異,運到貯木場的原木仍存在著造材不合理的問題,導致效益流失。針對這一問題,可成立貯木場二次合理造材領導小組,根據本局資源條件,市場反饋的信息,堅持對山上運下的原木根根復檢,層層把關。本著“不錯量一尺,不錯造一鋸,尺尺有賬算鋸鋸見效益”的原則,采取獎勵制度,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有效地保證二次合理造材的順利進行。
綜上所述,通過對檢驗人員的技術業(yè)務培訓,全面提高檢驗隊伍的技術水平,按量材優(yōu)化設計方案進行合理造材,加強監(jiān)督檢查,層層把關,實行二次合理造材,可以讓有限的資源創(chuàng)造出最大的效益,進而更加有效地保護好天然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