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星星
摘要: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對個人所得稅的公平性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我國目前面臨著綜合分類個人所得稅制的改革,而綜合分類個人所得稅的改革中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的設(shè)計是一個關(guān)鍵部分,我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需要進行相應改革。
關(guān)鍵詞: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公平性
我國采用分類個人所得稅制,納稅人不同來源、性質(zhì)的所得采用不同的費用扣除標準。然而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和抵免相對來說過于簡單,沒有充分體現(xiàn)納稅人的真實賦稅能力。
一、費用扣除沒有考慮家庭因素
我國受幾千年儒家思想的影響,家庭觀念很重,每個個體基本上都是以家庭為單位來生活和消費,納稅人是否結(jié)婚,是否需要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幼兒,是否需要支付高額的醫(yī)療費用都影響者每個納稅人的實際收入水平。但是我國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中并沒有針對家庭費用的扣除,會造成收入相同的納稅人因家庭情況的不同而家庭富裕狀況不同。
例如,納稅人A和B工資所得相同,為5000元/月,若A未婚同父母居住,且父母有工資收入無需贍養(yǎng),其月生活開支合計2000元;B已婚同父母居住,家庭共有5人,妻子與父母無任何收入來源,并且需要撫育小孩,每月家庭基本生活開支3000元,老人贍養(yǎng)費1000元,小孩撫育費500元,開支合計4500元。按照個人所得稅法A與B在扣除3500元的免征額之后,適用第一級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為45元,但是A的凈收入為2955元,B的凈收入為455元??梢钥闯鯝的實際負稅能力要高于B的實際負稅能力,但是A與B顯示納稅額是相同的。
我國微觀的經(jīng)濟體是家庭,若不考慮家庭的具體情況只是單純的以一刀切的形式進行費用扣除和抵免,是不能充分考慮納稅人的實際負稅能力的,不僅會造成稅負的不公平,還會變相的造成納稅人的貧富差距拉大。
二、費用扣除標準具有滯后性
依據(jù)稅收法定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wù)委員會制定,其內(nèi)容的修訂都需要由人大代表提議并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wù)委員會表決通過才可,因此個人所得稅法一經(jīng)制定,相關(guān)的費用扣除標準,就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不會進行調(diào)整。以工資薪金所得的費用扣除額變化為例。
我國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免征額的調(diào)整時間間隔有長有短,并沒有特別的時間規(guī)律,而我國在崗職工的工資水平逐年增長,免征額占工資水平的比重沒有維持在一定的水平,說明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時而高時而低,導致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的稅負在年度問的不平衡。
三、綜合費用扣除不能有效提高納稅人福利水平
我國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采用綜合扣除方式,即生計費用、成本費用和特別費用不加以區(qū)別,按所得類別統(tǒng)一在稅前扣除。按照對凈收入課稅的原則,生計費用和成本費用都是納稅人為了獲得收入而必須支出的必要費用,不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而在稅前扣除。而特別費用是符合政府特定社會政策目標而支出的附加費用,應在稅后給予納稅人補償。
四、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制度改革建議
我國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guān)于制定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三個五年規(guī)劃的建議》明確指出,我國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方向是綜合分類相結(jié)合的個人所得稅制,與之相適應的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制度以及扣除項目必定要更加細化、豐富,為此我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改革:
1.細化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項目
費用的扣除直接關(guān)乎納稅人的稅負水平,也關(guān)乎個人所得稅的整體公平性。我國目前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單一,難以保障稅負的公平性。我國個稅扣除中爭議較大的家庭負擔問題,從根本上是由于我國采用從源課征的分類個人所得稅制引起,不能客觀全面的考慮納稅人的實際家庭負擔從而造成稅負不公平。
我國個人所得稅制改革中費用扣除制度必定要考慮家庭負擔因素,加拿大豐富的家庭費用扣除給我國個稅改革提供了范本,但是加拿大是高福利國家,其費用扣除及抵免項目多、扣除額比較高,而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fā)展中國家,關(guān)于家庭費用的扣除應該適當借鑒。
2.建立費用扣除浮動機制
個人收入水平的提高一方面緣于實體經(jīng)濟發(fā)展所帶來的實際收入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是由于貨幣經(jīng)濟發(fā)展導致的通貨膨脹所帶來的虛假的收入水平提高。按照稅收量能負擔的原則,個人費用扣除不變的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個人負擔的個人所得稅增加。然而由于通貨膨脹所帶來的收入水平虛高加重了納稅人的稅負,從而侵蝕了個人財富,違背了稅收的量能負擔原則。面對一直浮動變化的通貨膨脹率,我們應借鑒加拿大采取的稅收指數(shù)化,以上一年度通貨膨脹率來調(diào)整本年度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額的標準,保障納稅人在物價波動情況下稅負水平的相對穩(wěn)定。
3.特別費用扣除劃歸稅后抵免
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在確保納稅人生存發(fā)展所需的必要費用不課稅之外還應該盡可能的提高納稅人的福利水平。我國個人所得稅一刀切的費用扣除方式一方面不能保障不同納稅人之間稅負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不利于社會福利政策的實現(xiàn),從而降低了納稅人的福利水平。
加拿大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制度分為稅前扣除和稅后抵免兩部分,稅前扣除主要是納稅人為取得收入和支出的成本費用,稅后抵免部分主要是個人的生計費用以及一些特別費用扣除。通過福利分析可以看出特別費用的稅后抵免可以提高納稅人的福利水平高,從而可以激勵納稅人更多的消費公共產(chǎn)品,例如公車月票的、教育費用、慈善捐贈、志愿消防員等的稅收抵免,進一步實現(xiàn)了政府的社會政策目標。我國關(guān)于特別費用的扣除較少主要有慈善捐贈、商業(yè)健康保險、社會保險金等,在稅改中應當擴大特別費用扣除項目的同時,還應把特別費用扣除由稅前扣除劃歸稅收抵免,從而鼓勵納稅人時間社會政策,提高納稅人福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