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闡述了作者從事本科教學十余年的授課體會,探索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改進措施,提高本科教育質量的實效。文中提到的觀點和做法,期待與同行共同商榷。
【關鍵詞】本科課堂教學 教學質量 措施與體會
一、前言
教師和學生之間有著天然的血肉聯(lián)系,而教學是維系這種聯(lián)系的紐帶,也是教師和學生溝通理解的橋梁。學生的質量和學習成效才是大學的真正意義所在。教師不僅要把教學作為職業(yè)的一部分,還應作為一門藝術,不斷探索,追求完美;把每次講課看作一場演出,就如同演員上臺的心情,有點緊張,也很興奮,有種強烈的表現(xiàn)欲;對講課應該高標準要求自己,經常反思總結。如果教師一堂課講得好,課后會非常高興,有成就感;講不好,課后會很難受,甚至不思茶飯。教師應培養(yǎng)高度的敬業(yè)精神,努力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
二、體會
作為教師,首先要不斷學習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國內外名校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改革的先進經驗,將自己的科研成果運用到教學工作中。
課前精心備課,不僅考慮要講什么,還要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考慮學生應該學到什么,怎樣讓學生學到手。其中包括知識點和滲透于知識點中的科學思維方法以及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如何精辟地講解,如何采用詼諧有趣的語言等。學生很看重教師是否有幽默感,是否有激情,是否能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是不會受到學生喜歡的。一個教師即使業(yè)務水平再高,如果對學生不公正,也立刻就會在學生中喪失威信。這樣的教師上課,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也沒有辦法高效率地實現(xiàn)既定的教學目標。
上課有激情。激情是自然的流露,來自對教學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關愛、對所教內容的興趣和感情。激情來自講課的信心,精心備課之后在講課時要點和精彩的語句也就自然而然講出來了。課堂上用眼神去觀察學生,與學生交流,當我看到學生聽懂后那種喜悅的表情,就會受到激勵,使自己振奮。如果學生抬頭率低,或者表示疑惑,就要想辦法再講一遍,用眼神去搜索,吸引學生,了解學生。
講課條理清楚,思路清晰,重點突出,利用肢體語言、語速、加重語氣以及結合板書讓學生感受到重點。講完部分內容后,要總結歸納。語言的準確和流暢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聽懂,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師每次上課時,對上一次的相關內容進行簡要的復習,給學生一個知識的框架,最后簡要小結,幫助學生回顧講過的主要內容,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在講課過程中,力求揭示問題的本質,通過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科學思維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研究能力、應用能力。例如解決一個問題,不是拿來就解,而是首先從初學者的角度去考慮如何想到這個解決方法的,并傳授給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善于啟發(fā)誘導,注意師生互動,活躍氣氛,調動情緒;走近學生,在教室中轉圈;對學生有點評,以鼓勵為主。
對學生充滿愛且有耐心,善于觀察、細心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并加以鼓勵。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某個教師而用心去學習該教師教授的課程。目前“90后”的學生比較有個性,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獨立思想,怎樣和學生成為朋友?例如,我建立了QQ群,并加單個學生為好友,在網絡上不僅聊學習,還聊生活,關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學生拉近距離,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
三、措施
以前我都是對學生的作業(yè)采取親自詳細批改,多年下來發(fā)現(xiàn)有個頑疾始終無法解決,那就是部分學生的抄作業(yè)現(xiàn)象,而且有些學生只關心作業(yè)最后的分數(shù),卻不怎么看我批改的部分。今年我針對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對30人的小班課進行了試點。
采取的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四條:1.作業(yè)當堂改。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只紅筆,在我用ppt詳細講解作業(yè)的正確解題過程和答案的時候,要求學生對照我的講解用紅筆修改作業(yè)錯誤之處,我再利用課間逐一查看學生的作業(yè)原始情況和修改情況,對每位學生的作業(yè)現(xiàn)場點評,課程結束之后我再收集作業(yè);將學生每次作業(yè)成績納入平時成績考核體系。這樣,以課程知識重點為核心挑選典型題目布置作業(yè),學生先做一遍,當堂又改一遍,課間教師查看并強調一遍。經過這三遍的深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更加牢固和深刻。2.本科的課程考試通常只有期中和期末兩次,很多課甚至只有期末一次考試,不足以把握學生平時學習情況,因此,安排3次小測驗,作為平時成績的補充。3.以往把ppt課件拷貝給學生,但發(fā)現(xiàn)效果并不好,有些學生拷貝之后并不學習,現(xiàn)在改為只把例題拷貝給學生,別的內容要求學生一邊聽講一邊做簡單的筆記。4.加強課堂管理,發(fā)現(xiàn)上課玩手機的學生,要求他把手機放前臺桌子上;上課不抬頭的學生,要求他坐第一排座位。
四、效果
學生上課抬頭率明顯提高,抄作業(yè)現(xiàn)象明顯減少,師生互動活躍,從平時及考試情況來看,教學質量顯著提升。同時,也得到了學生們的普遍認可,在教務處匿名評教網站,學生對課程的評分為98分,文字評價“馬教師風趣幽默,課堂氛圍好;教師思路清晰,講得好;教師認真負責”;等等。
【參考文獻】
[1]保羅·伯頓, 戴維·伯德,盛群力譯.有效的教學方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2]馬新玲.淺談理論力學教學[J].教育界,2016(24).
[3]馬新玲.課堂、實驗、競賽綜合能力教學的研究與實踐,2016:23.
[4]司林波.科學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J].中國大學教學,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