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悅
你猜,我是誰?我身上有一道道白杠,靜靜地躺在馬路上,喧鬧的人群從我身上走過,川流不息的車子從我身上開過。對了!我就是斑馬線!
清晨,“嗖——”一輛車從我身上飛馳而過,樹葉兄弟被拋向空中,他趁機在空中輕盈地旋轉著,還一邊快樂地唱著“沙,沙沙”。好像在說:“新的一天開始了!”
這時,來了一位阿姨提著一籃子菜,一會兒左看看,一會兒右瞧瞧,覺得沒危險了便加快步伐走了過去!一陣風,兩位青春美少女提著大包小包走了過來,走的時候一會兒竊竊私語,一會兒左顧右盼,她們的馬尾辮隨著輕快的腳步左右搖擺!
一位老奶奶一手拿著傳單,一手拎包,邊走還邊看傳單。“??!”我叫道,原來一輛出租車疾馳過來,就要撞上老奶奶了,我驚恐萬分,突然,“吱”的一聲,出租車司機一個急剎車,好險??!幸虧沒撞上!原來老奶奶忘記看紅綠燈了!我每天都為闖紅燈的人提心吊膽。
“哇!”來了一條高大的德國牧羊犬,它吐著鮮紅的長舌頭,邁著雄赳赳、氣昂昂的步子,搖著蓬松卷曲的大尾巴。這時,“啊”的一聲叫,有一個小姑娘被嚇得六神無主。犬主人趕緊拉緊繩子,讓它離自己近些!綠燈了,牧羊犬和人群一起向對面走去。走時,它邊走邊搖晃著它的大尾巴,好像在說:“綠燈了!快走!”我比那小姑娘還怕,我怕它把便便拉到我身上呀!讓大家臭臭!
又來了一個中年男人,他走的時候目不轉睛地盯著手機,我想:他怎么不怕被車撞呢?仔細一看,現(xiàn)在是綠燈呀!但是我真擔心他沒走好,絆了一跤,和我來個熱情的擁抱,那該怎么辦呀?
我是斑馬線,每天看著形形色色的人和川流不息的車??粗ㄋ﹤兤狡桨舶玻揖头浅?鞓?!
指導老師 藍靈芝
斑馬線源于古羅馬時代的跳石。早在古羅馬時期的龐貝城的一些街道上,車馬與行人交叉行駛,經常使市內交通堵塞,還不斷發(fā)生事故。為此,人們便將人行道與馬車道分開,并把人行道加高,還在靠近馬路口的地方砌起一塊塊凸出路面的石頭——跳石,作為指示行人過街的標志。行人可以踩著這些跳石,慢慢穿過馬路。馬車運行時,跳石剛好在馬車的兩個輪子中間。后來,許多城市都使用這種方法。
20世紀50年代初期,英國人在街道上設計出了一種橫格狀的人行橫道線,規(guī)定行人橫過街道時,只能走人行橫道,于是倫敦街頭出現(xiàn)了一道道赫然醒目的橫線。這些橫線看上去像斑馬身上的白斑紋,因而人們稱它為斑馬線。司機駕駛汽車看到這條條白線時,會自動減速緩行或停下,讓行人安全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