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婷
摘 要:面對日益嚴峻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勢,高校也在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藝術實踐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已得到普遍認可,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塑造美的心靈,陶冶人的情操,還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自主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達到素質教育的全面育人目標。
關鍵詞:大學生;藝術實踐;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1-00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1.002
當前,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和得到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完善并彰顯出其重要意義。隨著國內外的思想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進一步加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和任務。當代大學生受到網(wǎng)絡思潮的影響,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更加多樣,如果僅僅局限于書本說教形式,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也很難讓學生真正得到教育。因而,如何通過豐富多彩的藝術實踐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汲取知識,接受教育,反思提升,成為當下研究的課題。
一、藝術實踐對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作用
藝術實踐是指學生在課堂之外,運用美術、音樂、舞蹈、戲曲等藝術知識,以實踐活動的形式,拓展視野、豐富學識、接觸社會、增長才能的活動?,F(xiàn)如今,藝術實踐活動不僅是藝術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普通高校大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以提高個人綜合素養(yǎng)的一種方式。大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主要是指思想道德素質、專業(yè)素質、心理素質和創(chuàng)新素質的相互協(xié)調發(fā)展。藝術實踐作為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也發(fā)揮著獨特的作用。
一方面,參加藝術實踐活動,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使學生將個人的藝術感悟融于自身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能力中,能在一個新的環(huán)境里從新的角度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進一步進行合理的自我調整。另一方面,參加藝術實踐活動還能陶冶人的情操,發(fā)展人的創(chuàng)新思維,提高受教育者的審美素質和藝術欣賞水平,最終促使其得到全面發(fā)展。
二、校園藝術實踐活動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在當前,學校圍繞舞蹈、音樂、體育、攝影、繪畫、書法、曲藝等各種藝術形式,開展文化藝術活動月、藝術社團、文藝會演,舉辦各種藝術講座、專場音樂會及各類大學生藝術比賽等藝術實踐活動,對大學生的積極影響是全方位的。總體來說,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藝術實踐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崇高的理想信念
藝術實踐活動實際上是對美的事物進行感知。通過聲樂舞蹈等,大學生不斷提高自己對事物的認識。這種思維、四肢、眼及多方面感官的同時并用可以促進身體和思維在潛意識層面的進一步融合,提高對更加美好事物的向往,向往一種有助于自己和他人的生活方式,換而言之就是提升自身的理想信念。正如馬克思、毛澤東等歷史偉人往往有著高于常人的藝術鑒賞力。這也是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生物—心理—社會”所闡釋的道理,高雅的藝術實踐(生理實踐)能潛移默化地改造出高尚的理想信念(心理活動),最后對社會做出積極有效的事(社會效應),而又彼此影響著。
(二)藝術實踐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道德素質的養(yǎng)成,往往是從“教化”走向“內省”,從“他律”走向“自律”的過程,而這個過程往往同時需要積極的引導。在大學生的每一次具體的情感運動中,其審美情感與道德情感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在不斷的美育熏陶中,學生培養(yǎng)了健康的審美觀念以及陶冶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大學生通過藝術實踐與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直接打交道,體會不同人對藝術的感受。大學生在這個過程所感受到的除了自身的付出外,更多的是掌聲、笑容、他人對于自己的贊許和對藝術的欣賞,這種積極的反饋信息也引導大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
(三)藝術實踐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個特殊領域,它是接觸自我概念,對自己的存在狀態(tài)(包括生理和心理)以及自己同外部世界的關系。藝術實踐作為較高形式的實踐活動,需要人將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不斷思索才能不斷嫻熟和取得成果。這個過程能培養(yǎng)大學生有效的自我控制和加深對自我的全面評價。在藝術實踐中不斷增強大學生的自我意識,能夠使一個大學生認識到自己是對社會有用的人、有希望的人、能成功的人,周圍的老師和同學都喜歡他、需要他、肯定他,那么他就會為改變現(xiàn)實和實現(xiàn)理想自我而更加努力。
(四)藝術實踐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就業(yè)競爭力
大學生核心就業(yè)能力可以分為四個方面:基本工作能力、專業(yè)社會實踐能力、尋求職業(yè)能力、心理調適能力。通過對比,在校藝術類大學生和非藝術類大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藝術類學生從小在外學藝,對于專業(yè)社會實踐比較積極,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不僅鍛煉了獨立自主能力,心態(tài)好,而且學生個體進行的專業(yè)社會實踐更符合本人專業(yè)發(fā)展需求,有利于學生核心就業(yè)力的提升。因為當今社會對人才能力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大學生的藝術實踐則是大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培養(yǎng)的有利方式。
三、加強和改進高校藝術實踐教育,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大學生藝術實踐教育作為大學生公共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轉變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主要陣地。但是在長期的實踐與研究中,我們看到,大學藝術實踐教育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尤其是對于非藝術類專業(yè)的學生。藝術教育并非專長性的技能性教化,而應作為一種普及性的,以培養(yǎng)人文素質、審美能力為要義的綜合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更好地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針對大學生藝術實踐的現(xiàn)狀,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增加藝術實踐課程設置,建立一支專業(yè)化的師資隊伍
高校的公共文化課、專業(yè)理論課課程都有專任教師擔任,而藝術實踐課目前基本上都還是空白,既沒有納入教學計劃大綱,更沒有專任老師負責,活動常常按照社團組織開展,由團委學工部門指導學生參與。這就導致很多老師都不是專業(yè)的藝術專業(yè)教師,缺乏對學生的了解,無法深入地指導學生。學生也只是被動地參與,沒有獲得提升和幫助。因此,應將藝術實踐作為藝術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納入第二課堂,實行學分制,通過獎勵機制鼓勵藝術專業(yè)老師參與進來,組織一支專業(yè)的師資隊伍,逐步完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將藝術鑒賞和自身的體驗融合起來,充分發(fā)揮藝術實踐的功能。endprint
(二)打造精品化藝術實踐活動形式,促進學生積極參加
從枯燥的高中生涯步入到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每個學生都希望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特長,達到放松心情,拓寬知識面的目的。然而現(xiàn)階段高校各類藝術實踐活動,雖然看似種類繁多,但是大多表現(xiàn)在唱歌跳舞等缺乏人文內涵的活動,真正有教育意義的少,而且很多活動針對性不強,使藝術特長不明顯的大學生反而形成了自卑的心理,羞于表達自己。因此,創(chuàng)新活動內容與形式,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藝術活動至關重要。高校開展學生藝術實踐只有以育人為宗旨,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導向,引導大學生樹立爭先創(chuàng)優(yōu)的精神,達到寓教于樂,才能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三)結合藝術類和非藝術專業(yè)學生特點,針對性地開展藝術實踐教育
“重藝輕文”是藝術類專業(yè)學生的典型特點,由于藝術生性格比較張揚,而且對高校的思想政治公共課普遍不感興趣,如果不加以積極引導,容易導致個人的價值取向出現(xiàn)偏差和人文素質欠缺。專業(yè)的藝術教育變成了單純的技術教育,失去了美育的功能, 未能起到完善人格,提升人的綜合素質的作用。然而非藝術專業(yè)學生在高考的壓力下,長期“重智育,輕德育”,學生的綜合能力大多在大學才得以鍛煉提升,因此藝術實踐需要根據(jù)不同專業(yè)背景的學生分類進行指導,增強藝術實踐教學的針對性。高校可利用社會文化資源為學校藝術教育服務,將學生的藝術實踐課堂放到所在地省市區(qū)文化教育部門組織的文藝展演和文體活動中,放到民間藝術展覽的觀摩中,增強活動的公益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感。此外,還可以加強藝術院校和文藝團體的聯(lián)系交流,定期邀請專業(yè)隊伍,組織師生觀看高水平的演出,與其他專業(yè)課程一樣循序漸進,貫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
參考文獻:
[1] 沈寶蓮.論高校藝術教育在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中的作用[J].藝術教育,2005,17(6):34-35.
[2] 段偉偉.論大學生藝術實踐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以南京財經(jīng)大學大學生藝術團為例[J].南京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3(4):93-96.
[3] 葉 剛,蔡景彬.試述校園藝術實踐活動對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影響[J].成功(教育版),2010(6):18-19.
[4] 王玉華.簡論藝術教育對大學生素質養(yǎng)成的作用[J].四川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6):102-104.
[5] 夏蘭.當代大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存在的問題探析[J].西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0):83-85.
[6] 王詩坤.藝術實踐與大學生就業(yè)[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0(7):11-12.
[7] 段偉偉.論大學生藝術實踐教育在人才培養(yǎng)中的作用——以南京財經(jīng)大學大學生藝術團為例[J].南京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3(4):93-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