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兆胤
(欽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西 欽州 535000)
不同機械通氣模式治療老年重癥胸部損傷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分析①
符兆胤
(欽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廣西 欽州 535000)
目的:探討不同機械通氣模式治療老年重癥胸部損傷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的臨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07~2015-07重癥胸部損傷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老年患者111例,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吸氧、防感染治療,診斷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后采用呼吸機支持呼吸,隨機抽取分成3組,SIMV+PEEP組37例患者均采取同步間歇性指令通氣(SIMV)+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支持,CPAP+PSV組37例患者采取持續(xù)正壓通氣(CPAP)+壓力支持(PSV),PCV組37例患者均采取壓力控制通氣(PCV)支持。觀察3組治療相關、呼吸模式參數(shù)及血氣指標變化。結(jié)果:CPAP+PSV組MV、SaO2、PaO2與SIMV+PEEP組、PCV組顯著提高(P<0.05),PIP、PaCO2均比SIMV+PEEP組、PCV組顯著下降(P<0.05);3組治療后PaO2、PaCO2、SaO2、PaO2/FiO2與治療前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CPAP+PSV組治療后PaO2/FiO2與SIMV+PEEP組、PCV組比較顯著上升(P<0.05);3組治療后臨床效果無顯著差異(P>0.05)。結(jié)論:SIMV+PEEP、CPAP+PSV、PCV機械通氣模式在老年重癥胸部損傷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均具有顯著效果,CPAP+PSV對于降低呼吸頻率及吸氣末峰壓更有效果,PSV模式對連枷胸呼吸機內(nèi)固定臨床治療更具有效果。
機械通氣模式;重癥胸部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患者因嚴重胸部損傷并發(fā)ARDS而導致的死亡率比較高,有可能達到56%~76%。患者發(fā)生重癥胸部損傷時往往是因受到較強直接暴力或胸部受到擠壓,導致胸廓因損傷而無法保持完整性,使得連枷胸的形成,出現(xiàn)肺挫裂傷,所以出現(xiàn)進行性呼吸困難及頑固性低氧血癥[1],通常會在受傷后48h時間內(nèi)發(fā)展為ARDS,目前由于呼吸機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且對ARDS產(chǎn)生的原因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使得ARDS造成的死亡率顯著降低。本文選取重癥胸部損傷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老年患者111例,分析SIMV+PEEP、CPAP+PSV、PCV機械通氣模式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4-07~2015-07重癥胸部損傷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老年患者111例,隨機抽取分成三組,SIMV+PEEP組37例患者均采取同步間歇性指令通氣(SIMV)+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支持,CPAP+PSV組37例患者采取持續(xù)正壓通氣(CPAP)+壓力支持(PSV),PCV組37例患者均采取壓力控制通氣(PCV)支持。年齡61~84歲,平均(66.2±3.5)歲。其中因交通事故致傷的中為53例,因被砸致傷患者30例,因擠壓致傷患者20例,因墜落致傷患者8例?;颊呔l(fā)生多發(fā)性肋骨骨折,有30例雙側(cè)肋骨骨折患者;25例患者發(fā)生單側(cè)血氣胸,15例發(fā)生雙側(cè)血氣胸;16例患者發(fā)生連枷胸;15例患者發(fā)生肺挫傷或肺破裂;9例患者出現(xiàn)顱腦傷合并胸腹傷等復合傷?;颊叩募{入標準為:均符合WHO的重癥胸部損傷合并ARDS中的診斷標準;均采用X線、CT等影像學進行檢查確定;患者年齡均≥60歲;創(chuàng)傷嚴重程度評分≥20分。患者排除標準:年齡<60歲;并未通過呼吸機治療;治療過程中死亡。1.2ARDS診斷標準[2]
患者受到嚴重胸外傷后,發(fā)生呼吸急促、呼吸窘迫癥狀,呼吸頻率超過28次/min,經(jīng)血氣分析顯示:患者吸氧高于3L/min時,氧分壓(PaO2)≤7.98kPa,二氧化碳分壓(PaCO2)>5.99kPa,持續(xù)性氧和指數(shù)≤300,通過X線或CT的影像檢查觀察到肺泡實變≥1/2肺野,無外心源性肺水腫。
1.3 方法
患者均采用吸氧、預防感染治療,依據(jù)肺水腫情況予以對癥治療,在診斷為ARDS后實施呼吸機支持治療。SIMV+PEEP組患者采用同步間歇性指令通氣(SIMV)+呼氣末正壓通氣(PEEP)治療,CPAP+PSV組采用持續(xù)正壓通氣(CPAP)+壓力支持(PSV)治療,PCV組采用壓力控制通氣(PCV)治療?;颊呔捎帽Wo性通氣,應用基本氧合,避免肺損傷的發(fā)生。
1.4 觀察指標
采用不同模式支持呼吸后在2h內(nèi)監(jiān)測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對比3組治療效果及呼吸模式的相關參數(shù)。呼吸模式參數(shù):通氣量(MV)、吸氣末峰壓(PIP)、氧飽和度(SaO2)、PaO2、PaCO2。血氣分析指標為PaO2、PaCO2、SaO2、PaO2/FiO2。
1.5 療效評定標準[3]
痊愈:患者血氣指標及與臨床體征均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好轉(zhuǎn):血氣指標與臨床體征均得到一定恢復,未恢復到正常水平。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系統(tǒng)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通過χ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通過t檢驗,P<0.05顯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呼吸模式參數(shù)比較
CPAP+PSV組MV、SaO2、PaO2與SIMV+PEEP組、PCV組比較均明顯上升,PIP、PaCO2均比SIMV+PEEP組、PCV組明顯降低,對比差異均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呼吸模式參數(shù)比較±s)
2.2 3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
各組在治療后PaO2、PaCO2、SaO2、PaO2/FiO2與治療前對比均得到顯著改善,兩組前后比較均有明顯差異(P<0.05);CPAP+PSV組治療后PaO2/FiO2與SIMV+PEEP組、PCV組比較明顯提高,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3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比較±s)
2.3 3組治療效果比較
3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均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3。
表3 3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37,(%)]
經(jīng)臨床研究,因ARDS而導致的病死率達到60%左右,ARDS的臨床征象極易因胸部損傷形成的癥狀而受到掩蓋,所以臨床檢查時通常不易被發(fā)現(xiàn),所以需要對患者病情進行密切觀注,以便及早診斷、及早進行合理治療,患者若存在ARDS征象,則需及時采用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呼吸機治療,主要目的是經(jīng)正壓通氣使得肺膨脹,提高肺部順應能力,對氣體交換有明顯促進作用,而且肺泡內(nèi)壓上升能夠降低毛細血管內(nèi)的液體外滲癥狀,緩解肺水腫的發(fā)生,改善低氧血癥。 通過研究可知,采取3種機械通氣模式后,患者在通氣前后的PaO2、SaO2、PaO2/FiO2均得到較為顯著的改善(P<0.05),由此可知,3種通氣治療均可使得早期缺氧患者癥狀得到顯著改善,采用CPAP+PSV治療時,患者的呼吸頻率得到更為明顯的改善,低氧血癥得到有效治療,與SIMV+PEEP治療方法相比較更具有優(yōu)勢,PCV治療方法對于連枷胸患者具有明顯作用,呼吸機內(nèi)固定可保證患者胸廓的穩(wěn)定性,對于ARDS肺復張的臨床治療存在顯著作用。 當患者發(fā)生重癥胸部損傷合并ARDS時,采用機械通氣對其進行支持治療時,應及早予以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依據(jù)早上機,早撤機的原則進行實施,因肺部感染往往因機械通氣時間增長而導致其發(fā)生率顯著提高[4],發(fā)生肺部感染后往往導致通氣時間增長。因此早上機、早撤機,能夠避免對呼吸機產(chǎn)生依賴性,且能夠減少呼吸機肺炎幾率??傊侠硎褂煤粑鼨C,對于挽救危重病人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1]許艷,陳春.自動調(diào)節(jié)壓力和固定壓力持續(xù)正壓通氣呼吸機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治療中的對比研究[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1,3(23):171-172
[2]張宗紅.持續(xù)正壓通氣呼吸機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的療效觀察與護理[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5(2):846-847
[3]黃依琴,傅卜年.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應用經(jīng)鼻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中影響依從性的因素及對策[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2,24(10):1169-1170
[4]李孝建,鐘曉旻,鄧忠遠,等.肺保護性通氣策略聯(lián)合肺復張對嚴重燒傷并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療效[J].中華燒傷雜志,2014,30(4):305-309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編號:桂衛(wèi)醫(yī)[2014]13號。
符兆胤(1981~)男,廣西欽州人,碩士,主治醫(yī)師。
R
B
1008-0104(2017)01-0071-02
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