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淑鳳
(巢湖學(xué)院,安徽 巢湖 238000)
《廈門明代“大總?cè)帧碧K濱泉墓及出土文物研究》讀后記
雍淑鳳
(巢湖學(xué)院,安徽 巢湖 238000)
《文物世界》2016年第1期刊登的《廈門明代“大總?cè)帧碧K濱泉墓及出土文物研究》一文對蘇濱泉的墓志銘文的抄錄尚存誤識、誤斷之處;對銘文出現(xiàn)的“同邑高浦”“揮霍”“徃”等詞語或用字現(xiàn)象缺釋、誤釋,對靳文以上缺失,試作糾正、補充,并重新識讀蘇濱泉墓志銘文,且對其紀(jì)年特點略作說明,認(rèn)為墓主及立碑者是不承認(rèn)清代統(tǒng)治的明末清初人。
文物世界;廈門;明代;蘇濱泉;墓志銘;釋讀
靳維柏《廈門明代“大總?cè)帧碧K濱泉墓及出土文物研究》[1]介紹的蘇濱泉墓志銘文共有368字,現(xiàn)轉(zhuǎn)錄銘文如下:
父諱毅,別號濱泉,同邑高浦人也。行一。生于萬歷甲午九月十一日寅時,卒于永歷丁酉七月廾九日未時。大父諱順、大母陳氏,蚤棄,世不可得而詳巳。吾父孑立克家,先娶龔氏,繼娶楊母,生男向桂;繼娶顏母,系顏占梅之女,生男向秀、向?qū)?、向穎。計女子一,男子四。男長向桂娶鄭敬唐之女,次向秀娶陳懷益之女,向?qū)?、向穎未婚。女適陳,早逝。此皆父沠所衍,固流長未艾者,不孝旦因以遡父之源委可乎。父早具揮霍,以舟商為事,適值當(dāng)?shù)佬璨?,于崇禎八年選補中軍哨官,暨六年隨征香賊實授千總。時值隆武帝駐蹕閩中,吾父徃守杉關(guān),晉授都司。無何而隆武帝蒙塵,始從王命入粵,而永歷君授都督僉事職,是乃父之一生歷履者,距以。享年六十四歲而卒。有孫男一人,名險娘,系長男向桂出。茲卜吉地,得穴于五通嶺下,云岳坑口,號金籠山,坐乾向巽兼戍辰焉,窆之。窆日在永歷庚子十二月十五日辰時,公居左而右域尚虗。
銘曰:誰為譜之,誰為旌之,惟眉山之苗裔得此夜臺而窆之。
旹歲次庚子臘月之望孝男向桂向秀向?qū)嵪蚍f仝泣血勒石[1]。
拜讀靳文后,筆者細(xì)審銘文,認(rèn)為靳文對蘇濱泉墓志銘文的抄錄尚存誤識、誤斷之處;對銘文出現(xiàn)的“同邑高浦”“揮霍”“徃”等詞語或用字現(xiàn)象缺釋、誤釋,筆者不揣淺陋,特逐條記錄于此,并重新識讀蘇濱泉墓志銘文,且對其紀(jì)年特點略作說明,以求教于方家。
1.1 誤識
①卒于永歷丁酉七月廾九日未時[1]。
誤把“廿”識為“廾”,應(yīng)為:七月廿九日。
②大父諱順、大母陳氏,蚤棄,世不可得而詳巳[1]。
誤把“已”識為“巳”。應(yīng)為:世不可得而詳已。
③此皆父沠所衍,同流長未艾者,不孝旦因以遡父之源委可乎[1]。
誤把“且”識為“旦”,應(yīng)為:不孝且因以遡父之源委,可乎?
1.2 誤斷
①大父諱順、大母陳氏,蚤棄,世不可得而詳巳。[1]
應(yīng)為:大父諱順、大母陳氏,蚤棄世,不可得而詳巳。
②吾父孑立克家,先娶龔氏,繼娶楊母,生男向桂;繼娶顏母,系顏占梅之女,生男向秀、向?qū)?、向穎。計女子一,男子四。男長向桂娶鄭敬唐之女,次向秀娶陳懷益之女,向?qū)?、向穎未婚[1]。
應(yīng)為:吾父孑立克家,先娶龔氏;繼娶楊母,生男向桂;繼娶顏母,系顏占梅之女,生男向秀、向?qū)?、向穎。計:女子一,男子四。男,長向桂,娶鄭敬唐之女;次向秀,娶陳懷益之女;向?qū)?、向穎未婚。
③父早具揮霍,以舟商為事,適值當(dāng)?shù)佬璨?,于崇禎八年選補中軍哨官,暨六年隨征香賊實授千總。時值隆武帝駐蹕閩中,吾父徃守杉關(guān),晉授都司。無何而隆武帝蒙塵,始從王命入粵,而永歷君授都督僉事職,是乃父之一生歷履者,距以。享年六十四歲而卒。有孫男一人,名險娘,系長男向桂出[1]。
應(yīng)為:父早具揮霍,以舟商為事。適值當(dāng)?shù)佬璨?,于崇禎八年選補中軍哨官。暨六年,隨征香賊,實授千總。時值隆武帝駐蹕閩中,吾父徃守杉關(guān),晉授都司。無何,而隆武帝蒙塵,始從王命入粵,而永歷君授都督僉事職,是乃父之一生歷履者。距以享年六十四歲而卒,有孫男一人,名險娘,系長男向桂出。
2.1 缺釋
2.1.1 同邑高浦
據(jù)《同安縣志·卷之一》可知:“同邑,僻處海濱。自漢以來視為重地,武帝置上柱國以防粵,當(dāng)時未有同安之名也。晉、唐迄宋,代有變革。至明,而紅夷、倭寇屢現(xiàn),侵患海疆要地,遂為國家防御之所必周。清康熙、雍正年代,臺灣歸入版圖,邑尤為兵事策應(yīng)之區(qū)。至民國,復(fù)割廈門為思明縣,析金門為金門縣,一邑而三分其地,清以前所未有也。然疆域既有變更,自當(dāng)詳列以資考證,志疆域沿革?!盵2]“唐虞夏商,皆揚州地?!薄皶x太康三年,置同安縣,尋改晉安郡?!薄八?,同安縣屬泉州府”“唐貞元十九年,析南安西南四鄉(xiāng)為大同場,即今同安縣地?!薄拔宕部h南。唐大成四年,王延鈞僭稱帝,升大同場為同安縣。同安之建始此?!盵2](標(biāo)點為筆者所加)
高浦,自古以來是拱衛(wèi)同安縣西的重鎮(zhèn)。高浦得名,源于至今仍居于本村的大姓高氏。據(jù)載,高氏一世祖高士表,早在宋末,由晉江安海遷來定居于此,至今七百多年,派下已傳承28代,蕃衍了近二千名后裔。
2.1.2 沠
Liú,古同“派”。
2.1.3 揮霍
疾貌。
《文選·卷十七·陸士衡文賦一首并序》:“體有萬殊,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3]李善注:“揮霍,疾貌。 ”[3]
2.1.4 窆
biǎn,古代用來牽引棺槨下墓穴的石頭。
《說文·穴部》:“窆,葬下棺也。從穴,乏聲。《周禮》曰:‘及窆,執(zhí)斧……。 ’”[4]
2.1.5 旹
古文“時”。
2.1.6 仝
tóng,“同”的古字,“相同”。唐代盧仝《與馬異結(jié)交詩》:“昨日仝不仝,異自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5]
2.2 誤釋
靳文解釋“徃,通‘住’”[1],不確,應(yīng)為“徃,wǎng,同‘往’,以往。”
根據(jù)筆者的辨認(rèn)與理解,特對蘇濱泉墓志銘文重新識讀如下:
父諱毅,別號濱泉,同邑髙浦人也。行一。生于萬歷甲午九月十一日寅時,卒于永歷丁酉七月廿九日未時。大父諱順、大母陳氏,蚤棄世,不可得而詳已。吾父孑立克家,先娶龔氏;繼娶楊母,生男向桂;繼娶顏母,系顏占梅之女,生男向秀、向?qū)?、向穎。計女子一,男子四。男,長向桂,娶鄭敬唐之女;次向秀,娶陳懷益之女;向?qū)?、向穎未婚。女適陳,早逝。此皆父沠所衍,同流長未艾者,不孝且因以遡父之源委,可乎?父早具揮霍,以舟商為事。適值當(dāng)?shù)佬璨?,于崇禎八年選補中軍哨官。暨六年,隨征香賊,實授千總。時值隆武帝駐蹕閩中,吾父徃守杉關(guān),晉授都司。無何,而隆武帝蒙塵,始從王命入粵,而永歷君授都督僉事職,是乃父之一生歷履者。距以享年六十四歲而卒,有孫男一人,名險娘,系長男向桂出。茲卜吉地,得穴于五通嶺下,云岳坑口,號“金籠山”,坐乾向巽,兼戍辰焉,窆之。窆日在永歷庚子十二月十五日辰時,公居左,而右域尚虗。
銘曰:誰為譜之,誰為旌之,惟眉山之苗裔得此夜臺而窆之。
旹歲次庚子臘月之望,孝男:向桂、向秀、向?qū)?、向穎,仝泣血勒石。
蘇濱泉墓志銘文紀(jì)年,或使用明代或南明的年號加以干支,如:“萬歷甲午”“永歷丁酉”“永歷庚子”;或單以干支紀(jì)年,如:“庚子”;或用明代皇帝名號紀(jì)年,如:“崇禎八年”;或以南明永歷帝、隆武帝的行為紀(jì)年,如:“永歷君授都督僉事職”“時值隆武帝駐蹕閩中”“隆武帝蒙塵”,這些情況說明,墓主及立碑者是明末清初人,不承認(rèn)清代的統(tǒng)治。
練娟在《元代海陸豐無碑墓》[6]中對明末清初粵東的墓葬情況做了一些介紹,可知當(dāng)時粵東百姓不承認(rèn)清朝統(tǒng)治,墓碑沒有刻上清朝國號、年號,有幾種情況:(一)以干支紀(jì)年代替,如:陸豐市碣石鎮(zhèn)曾厝寮村溫仰梅夫婦合葬墓,始建于明代萬歷三年(1575),重修時刻“辛卯年季冬修立”字樣,辛卯年即順治八年(1651);陸豐市橋沖鎮(zhèn)盧百煉夫婦合葬墓,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因明末盧百煉與兵部尚書黃奇遇追隨南明小朝廷流亡廣東、廣西等地,南明滅亡后潛回家鄉(xiāng)隱居,仍然以前朝遺民自居,矢志不歸順清政府,不承認(rèn)清朝統(tǒng)治,故死后建墓時,墓碑沒有刻上清朝年號,碑文刻 “龍飛歲次壬子季冬吉日立”。(二)以南明“永歷”“隆武”年號,如:陸豐市河?xùn)|鎮(zhèn)黃元重墓,建于南明永歷元年(1647),即清順治四年,碑文紀(jì)年“永歷四年庚寅季冬吉立”。至清康熙中期以后,清政府統(tǒng)治趨于穩(wěn)固,百姓基本過上安居的日子,前明遺民、反清復(fù)明的粵東人,漸漸地磨滅了仇恨,也希望子孫歷代過上安穩(wěn)日子,便在墓碑上刻“待贈”二字,表示放棄反清復(fù)明宗旨,歸順清政府,不再以前明遺民自居,如:陸河縣上護鎮(zhèn)雞坑村彭火母墓,碑刻:“清待贈顯考文林郎愷潔火母彭府君之墓,康熙五十二年癸巳冬吉旦立”;陸豐市西南鎮(zhèn)林耀先夫婦合葬墓,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碑文:“清待贈顯考鄉(xiāng)進(jìn)士靄林公、妣大孺人慎惠許氏墓,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仲秋谷旦”[6]。
蘇濱泉墓志銘文承載著明末清初墓主及其后人的亡國恨和那個時期的民族情懷,這是祖先留下的歷史記憶,是中華民族歷史不可替代的見證與象征,也是有關(guān)中華文化、歷史、社會、民族、軍事、風(fēng)俗、藝術(shù)等研究的寶貴例證。
[1]靳維柏.廈門明代“大總?cè)帧碧K濱泉墓及出土文物研究[J].文物世界,2016,(1):34-38、35、36.
[2]中國地方志集成編委會,編.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民國同安縣志[G].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15.
[3]蕭統(tǒng)選,李善注.文選[M]上海:商務(wù)印書館,1936:351、351-352.
[4]許慎撰,徐鉉校定,愚若注音.注音版說文解字[M].北京:中華書局,2015:150.
[5]盧仝.盧仝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5:22.
[6]練娟.元代海陸豐無碑墓[J].嶺南文史,2016,(2):14-19、18-19.
責(zé)任編輯:李 曉
K877.45
:A
:1672-2868(2017)01-0117-03
2016-11-03
雍淑鳳(1972-),女,寧夏中衛(wèi)人。巢湖學(xué)院文學(xué)傳媒與教育科學(xué)學(xué)院,副教授,在讀博士。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xué)教學(xué)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