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娣娣,田蘇宏
(1.同濟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2.同濟大學 學生處,上海 200092)
提升高校干部教育培訓有效性研究
殷娣娣1,田蘇宏2
(1.同濟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2.同濟大學 學生處,上海 200092)
加強黨自身的建設對于我們黨和人民的事業(yè)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當前我國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現(xiàn)狀的分析思考,找出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存在的不足及問題,并進一步分析這些現(xiàn)象存在的原因,以期能夠提出一些提升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高校干部教育;思想認識;培訓形式;管理機制
相比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yè)起步較晚,加之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從晚清到民國,發(fā)展緩慢。新中國建立后,高等教育漸有起色,但是文革十年,高等教育的發(fā)展是基本處于停滯狀態(tài)的??梢哉f,我國高等教育的真正發(fā)展開始于我國的改革開放。因此,我國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也是從那時起才開始發(fā)展起來??陀^的說,改革開放這三十幾年來,高校干部教育培訓所取得的成績是非常顯著的。特別是近幾年來,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的力度不斷加大,干部領導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廣大領導干部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有了明顯增強;通過積極開展系列教育:黨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黨的理想信念教育、行政管理以及法律知識教育等,進一步堅定了高校領導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了高校領導干部的思想覺悟水平,增強了高校領導干部對于現(xiàn)代高校的領導與管理能力。這些都是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所取得的成績。
雖然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取得了這些顯著的成績,我們同樣不能忽視的是當前我國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存在的缺點與不足。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高校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還不高,相對于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發(fā)展而言,高校干部的整體素質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難以滿足國家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需求。在部分地區(qū)及部分單位中,存在著這樣一些現(xiàn)象:重使用輕培養(yǎng),對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干部教育培訓的渠道不暢,管理體制不健全;師資不到位,經費不落實;理論與實際不符,培訓內容與干部實際需求不符,針對性不夠強,實用性不夠高等[1]。這些現(xiàn)象的背后實際反映出當前我國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培訓態(tài)度不端正,對培訓的思想認識不足。部分地區(qū)及部分高校中有干部對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程度不夠[2]。這其中又包含著兩個重要的方面。其一,存在部分高校對開展培訓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調查發(fā)現(xiàn),培訓經費保障不力、培訓場地不足、工作人員配備不足、教學資源短缺等現(xiàn)象在部分地區(qū)部分高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這些都反映出高校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有關規(guī)定和制度的執(zhí)行不力,對此項工作的不重視。其二,存在部分高校受訓領導干部對接受培訓重要性認識不足。從領導到參訓干部在高校干部教育培訓上都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部分高校領導的思想認識不足,認為干部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實際事物、實事項目中,相比于這些,培訓工作都是一些“虛”的,他們認為培訓工作并不能帶來當前的效益,收益在短期內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更加不能帶來工作上的實際成績,因此而不重視。還有的領導甚至將此項工作當作上級安排的行政任務去完成,隨便敷衍了事,應付為之。部分接受培訓的干部思想認識不足,態(tài)度不端正,認為培訓可有可無。部分培訓存在重過程輕結果、重形式輕內容、重使用輕培養(yǎng)現(xiàn)象。部分參與培訓的干部認為學不學、學多少沒有區(qū)別,將培訓變成鍍金,將培訓場所變成純粹社交場所。
2.培訓內容脫離實際、缺乏針對性,培訓吸引力不足。當前干部教育培訓的內容與干部實際的需求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jié)。針對性的缺乏導致了內容的脫離實際,這間接降低了培訓的價值及意義,直接導致了干部教育培訓對于干部吸引力的不足。究其原因,是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沒有堅持做到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前期干部實際情況、需求調研工作沒有很好的開展,工作方法上存在問題。在實際開展培訓工作中,部分高校不能將干部實際工作和理論培訓很好地結合,這造成高校所組織的課程培訓內容針對性、實用性、創(chuàng)新性不足。同時,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不能很好地適應新形勢下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新需要,在提供的培訓內容中,黨性教育與政治理論知識方面的內容較多,而工作知識更新及干部綜合能力培養(yǎng)方面的培訓內容較少,造成內容結構的不合理、不科學;對我國當前一些重大現(xiàn)實問題、前瞻問題研究不夠深入,對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中存在的熱難點問題涉及不多,導致部分干部接受培訓的積極性不高??傊?,當前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存在內容不新,缺乏針對性、時效性等問題。
3.培訓形式單一,培訓手段多樣性不足。部分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開展形式仍舊單一化,將干部教育培訓班辦成了一般性的討論會或者是工作的研討會,甚至是以會代訓[3]。培訓采取的仍舊是填鴨式的方法,一老師講,眾學生聽,實行強制性灌輸,不管效果如何。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多數(shù)高校的干部教育培訓形式以課堂學習、考察參觀、小組交流為主要形式,填鴨式教學是主要的教學方式,教學方式嚴重缺乏創(chuàng)新,新技術新手段應用不足,案例教學與研討、社會調查研究、互聯(lián)網(wǎng)在線學習等新型培訓方式普及性不足。
4.培訓師資力量薄弱,優(yōu)質師資不足。當前,干部教育培訓的師資隊伍嚴重不足,難以滿足新形勢下干部教育培訓的工作需求[4]。師資隊伍中缺少專職的主講教師,培訓教師多是以高校專家教授以及黨政領導部門的干部為主,很少有機會請到省市委黨校的專任教師,而在高校中很難找到符合培訓需求的專職教師,高校提供的培訓教師多數(shù)不能和市委黨校專任教師的專業(yè)性相比,學校缺乏有實踐經驗、業(yè)務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的專職培訓教師。此外,在當前存在的大規(guī)模干部培訓需求的情形下,有相當部分高校在干部培訓經費、配套設施等方面難堪重負:教師人數(shù)不足,達不到規(guī)定人數(shù)比;培訓機構不專業(yè),培訓教師臨時聘請;培訓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中青年骨干教師缺乏,受編制及經費限制,有能力的培訓教師難以集中在培訓機構中;培訓經費有限,教師缺乏調研機會,對基層情況不夠了解,教學能力及水平的提升受到限制,教師教學缺乏針對性及時效性。
5.培訓管理機制落后,體制機制合理性不足。當前,部分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管理的體制機制不夠完善[5],教育培訓規(guī)劃不夠全面及系統(tǒng),沒能充分掌握并利用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的規(guī)律;培訓重視不夠,相當多的培訓過程流于形式,對教育培訓過程的管理缺乏約束與監(jiān)督機制,完善的培訓考核機制及激勵與約束機制尚待建立健全;部分學校沒有將干部教育培訓機制與干部選拔任用機制統(tǒng)籌結合,有效的學用結合體系沒有建立健全。這些問題的背后有著深層次的原因。我國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受到這種經濟體制的影響,在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的管理機制上,缺少必要的應變性及制度彈性,缺少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實事求是的適應性,在管理的諸多方面都缺乏活力[6]。這些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還將繼續(xù)存在,也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增加了阻礙。此外,當今高校處于不同的系統(tǒng)與部門中,不同的系統(tǒng)及部門都有自己的培訓機構,在這些機構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與協(xié)調,各部門的培訓機構的培訓內容也存在重復設置,缺乏新意。
6.工學矛盾突出,有效解決措施不足。高校干部大多數(shù)身兼教職,身上同時肩負著繁重的教學、科研以及管理工作,而干部接受教育培訓也需要騰出一定的時間,這就使本已不夠用的時間更加不足,這也給統(tǒng)一干部教育培訓的時間造成一定困難。在部分高校的實際組織培訓中發(fā)現(xiàn),干部教育培訓的時間或者與干部上課時間沖突,或者在培訓時間內干部需要外地出差、開會,或者因為其他一些不可缺席的事情等而無法參加培訓,這些都給組織培訓工作帶來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干部教育培訓的效果。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工學矛盾已經成為影響干部接受教育培訓的重要因素之一,工學矛盾現(xiàn)象的存在是比較普遍的。
1.轉變思想觀念,提升思想認識。思想觀念是行為的先導。只有首先樹立與時俱進、正確合理的教育培訓理念,才能建立健全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的工作體制機制。首先,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一般認為,學生是學校的主體,事實上,高校干部同學生一樣也是學校的主體。高校干部在高校的發(fā)展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對此,高校應有充分認識,高度重視高校干部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認真解決好高校干部的成長訴求,做好高校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同時,要引導高校干部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讓廣大干部認識到只有堅持終身學習,不斷地增加知識儲備,進行知識更新,完善知識體系結構,才能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知識更新日新月異的當下,緊跟時代步伐,不被社會和時代所淘汰。其次,大力進行干部教育培訓重要性宣傳,努力營造出一個熱愛學習、善于學習、樂于學習的濃厚學習氛圍。要使廣大干部認識到,只有接受教育培訓,才能不斷增強自身的綜合素質,不斷提升自身業(yè)務能力以及工作水準,糾正自身在高校管理中主要依靠經驗的錯誤做法。在培訓過程中激發(fā)干部參與學習培訓的興趣,增強學習主動性,變被動的參與為主動的學習。最后,廣大干部也應轉變自身不合時宜的觀念,充分認識到接受教育培訓的作用及意義,認真對待教育培訓,真正參與到培育當中去,在培訓中實實在在地得到提升,增強自身綜合素質、業(yè)務水平、工作能力,更好地履行自身責任與義務。
2.豐富培訓內容,堅持需求導向,提升培訓針對性與吸引力。要增強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及時效性,要提高干部教育培訓的質量及水平,關鍵是要了解及掌握干部實際的培訓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在開展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前,應對本高校干部的實際情況有所了解,廣泛開展干部實際情況、實際培訓需求調研,了解干部對教育培訓的想法及意見,將干部需求調研結果與培訓要求統(tǒng)籌考慮,不斷豐富培訓內容,創(chuàng)新并完善教育培訓內容體系,以此來增強培訓內容對干部的吸引力及針對性。找準干部教育培訓“供給”與“需求”的結合點,真正做到干部“需要什么,提供什么”、“缺少什么,訓練什么”,只有做到這樣的有機結合,才能真正激發(fā)干部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增強干部接受教育培訓的主動性[7]。同時,選擇提供的培訓內容應當是干部當前工作中所急需的內容,應當是集理論教育、知識教育及黨性教育于一身的內容,著力提高干部管理學校的能力、引領學校發(fā)展的能力及實際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
3.創(chuàng)新培訓形式,改進培訓方式方法。干部教育培訓方式方法的落后已經成為制約干部培訓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改變過去單一的培訓方式方法,首先,要將干部教育培訓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將共性與個性結合。要遵循干部教育培訓的普遍規(guī)律,貫徹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基本要求及基本內容。不同類別及不同層次的干部教育培訓應當具有不同的要求及特點,要進一步提高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及時效性,應當考慮到不同崗位培訓所需的不同專業(yè)知識。比如,對于新進干部,教育培訓應當以提高政治堅定性和敏銳性為主,主要抓好黨性、黨風教育及思想道德教育,教育培訓應當做到全面而系統(tǒng);對于中間層級的高校干部,應當著力加強領導科學與管理藝術方面的培訓,提高其引領本單位科學發(fā)展的能力以及駕馭全局的能力。其次,要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吸引力、說服力及感召力,就必須促進培訓方式方法的多樣化創(chuàng)新。理論灌輸與疑惑解答、知識講授與案例研討、讀思結合等這些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應當被運用到理論教學當中去。此外,現(xiàn)場教學法、互動教學法、多媒體教學等現(xiàn)代科學技術手段和創(chuàng)新方法也應當被運用到理論教學中,以此來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及時效性。在干部教育培訓過程中,除了理論教學外,還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實踐教學。為豐富實踐教學的形式,增強培訓吸引力,可采取社會調查研究、考察與參觀、戶外素質擴展等形式,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同時,拓寬教育培訓渠道也是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方法的重要途徑。一種方法是通過高校自身的黨校進行培訓,另一種方法是將干部外派掛職鍛煉培訓,還有一種方法可以采取在線培訓學習的形式,建立干部在線培訓學習平臺,隨時隨地參與培訓,增強培訓靈活性。
4.優(yōu)化培訓師資,健全師資隊伍。針對教育培訓師資不足的情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數(shù)量適宜、年齡及知識結構合理、教學能力強的師資隊伍。一是要增加專職培訓教師的數(shù)量,在數(shù)量上要達到職工人數(shù)比,保證干部教育培訓配備充足的專職任課教師。二是要建立一支年齡及知識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要進一步增加中青年骨干教師的數(shù)量,在編制及經費上予以充分的保障,將有一定實踐經驗、業(yè)務能力較強、教學水平高的教師集中組織起來,形成一支常備專職的培訓教師隊伍??紤]到不同崗位培訓需求的差異,教師應當具備不同的專業(yè)知識背景,覆蓋各個崗位,使不同崗位干部的培訓需求得到滿足。三是要保證教育培訓經費。要增加教師實地調研機會,讓教師深入基層,了解情況,進一步提升培訓教師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使教師教學更有針對性及時效性。這些措施都需要在經費上予以充分保障。
5.建立健全培訓管理機制。要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只有建立健全包括日常管理制度、考核評價制度、激勵約束制度等在內的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才能不斷促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管理上的創(chuàng)新,不斷地提高教育培訓質量,才能保證教育培訓工作的高效性。一是要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機制。加強對教育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計劃性,提高培訓計劃科學性。二是要建立健全評價考核機制。嚴格執(zhí)行干部教育培訓的日??己思敖Y業(yè)考核。三是要完善激勵及約束機制。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干部教育培訓、考核、任用相結合的機制,這樣才能激發(fā)干部教育培訓的自覺性、積極性及主動性。將干部教育培訓納入到干部選拔任用考核評價當中,選拔任用干部時,將干部參加教育培訓情況納入?yún)⒖迹鳛檫x拔依據(jù)考慮在內。
6.合理安排培訓時間,多種形式切實解決工學矛盾。針對普遍存在的工學矛盾問題,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教育培訓形式加以解決。比如上文提到的干部在線教育培訓平臺,通過現(xiàn)代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實現(xiàn)干部的隨地隨時參加培訓。一方面,干部可以利用網(wǎng)絡平臺開展自主選學。網(wǎng)絡平臺有著內容豐富、相對成熟的優(yōu)點,基本能夠滿足干部培訓的多樣化需求。另一方面,在資源、資金等條件滿足時,高校也可以自主開發(fā)課程資源,以增強學習資源的針對性,滿足本校干部個性化培訓需求。此外,為統(tǒng)一安排培訓時間,盡量讓所有的干部都有時間參與培訓,可將培訓課程盡可能安排在周末及假期,開展各種形式的周末培訓班及假期培訓班。
[1] 張悅.高校干部教育培訓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青年文學家,2013(6):91.
[2] 宋添星.創(chuàng)新高校干部培訓工作的思考[J].決策與信息(下旬刊),2013(4):146.
[3] 周少華.提高認識,開拓創(chuàng)新,做好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27):199.
[4] 王景花.新形勢下加強干部繼續(xù)教育培訓的思考[J].繼續(xù)教育研究,2010(7):20.
[5] 何又春.高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J].沈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3.
[6] 張悅.高校干部教育培訓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華章,2013(12):48.
[7] 葉緒江,桑學成.增強干部教育培訓的統(tǒng)籌性針對性實效性》[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6):89.
Theresearchontheeffectivenessofpromotingcadreeducationtrain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YIN Di-di,et al.
(SchoolofMarxism,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own construction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career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people.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adre education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problems in cadre education training,then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se problems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adre education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dr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training form;management mechanism
10.3969/j.issn.1009-8976.2017.03.005
2017-03-26
2015年上海市“陽光計劃”項目“高校基層黨組織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項目編號:15YG26)2016年上海市教衛(wèi)黨委系統(tǒng)黨建研究課題“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tài)下高校教師黨員經常性教育機制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6ZX109)同濟大學2017年“馬工程”項目“南北極國家權益博弈中的中國方案”(項目編號:2017TJ001)
殷娣娣(1977—),女(漢),上海,博士,講師,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主要研究高校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
D261.4
A
1009-8976(2017)03-0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