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凌霞
【摘 要】寫作教學一直是困擾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難題。隨著基礎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眾多語文教育工作者從語文寫作規(guī)律角度著手進行探索,試圖引導學生走上正確語文寫作道路。本文認為中學語文教學應該幫助學生了解語文寫作規(guī)律,正確使用模仿,以提升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中學語文;語文寫作教學;教學思考
論及中學語文,寫作教學最令師生頭疼。長期應試教育的桎梏使得學生作文呈現(xiàn)出嚴重的功利化傾向,學生作文“假、大、空”現(xiàn)象非常嚴重。眾多語文教學工作者已經(jīng)意識到語文寫作教學問題的嚴峻性,且開始進行改革探索。
一、中學語文寫作具體特點
1.綜合性
中學語文寫作屬于綜合性較強的精神活動,使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反映。學生寫作能力主要來源于思想認識、經(jīng)驗積累、知識結構和語言表達這四個方面。寫作能力的高度與強弱與這四個因素息息相關。任何一個因素的缺乏都會導致語文寫作的順利完成。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踐行《語文課程標準》,引導學生聯(lián)系社會生活,“重視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2.實踐性
中學語文寫作不可能單純傳授理論知識,而應該著眼于寫作能力提升,將學生知識結構轉化為實踐技能。從這方面而言,中學語文寫作應該從實踐角度著手,讓學生在實踐角度不斷摸索、不斷練習,積累經(jīng)驗,才能夠逐步提升寫作水平,掌握寫作技巧。
二、中學語文寫作教學存在問題
1.師生從思想上不重視
由于種種因素限制,語文教師往往不重視寫作教學,不愿意投入過度精力,學生缺少有效指導,且存在無所謂態(tài)度,嚴重影響作文學習認知。部分學生甚至將寫作看為精神負擔,碰到寫作任務,要么東拼西湊,要么臨時抱佛腳,寫作后也不存在必要修改,“任務觀點”思想非常嚴重。
2.教材內容脫離社會生活
從中學語文教材來看,入選的文章都屬于精品?,F(xiàn)代名家名篇更是令人贊嘆不已。教材單元內容整合更是具備科學性。但較為遺憾的是,精美絕倫、恰如其分的文章選擇無法與學生社會生活相互聯(lián)系,學生無法體會文章的真實意境和豐富內涵,更遑論揣摩寫作藝術。
3.寫作訓練教學隨意性強烈
在寫作訓練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同樣按照新課標要求進行教學,以試圖能夠達到教學目標。但涉及到教學經(jīng)驗或者教學特色時,大部分教師都自己出題,但又法明確自己教學方法和指導思想。教學方法和指導思想無法形成系統(tǒng)性、整體性教學體系,這導致寫作訓練教學隨意性比較強烈。
4.寫作批改無法面面俱到
作文批是寫作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寫作教學要求教師全批全改,精批細改。學生同樣希望自己作文能夠得到教師認真批閱。但從中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工作量非常大,時間精力限制,導致教師無法做到每篇文章都能夠精心批改,這顯然會直接打擊學生的寫作積極性。
三、中學語文寫作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對策
1.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寫作興趣是學生主體在表達自我需求的基礎上,帶有強烈情緒色彩和主觀愉悅體驗的認知活動。學生寫作興趣一旦產(chǎn)生,便會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寫作活動中,這對學生文章質量、寫作效果大有裨益。從學生寫作存在問題來看,學生寫作興趣培養(yǎng)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努力:
首先,開源引流。生活是創(chuàng)作源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記錄生活、感悟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積累素材。只有如此,學生才可能有筆下有話,言之有物。學生寫作興趣也會逐漸增加。
其次,創(chuàng)設情境。成功的作文指導,與教師教學指導息息相關。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如多媒體教學、情境再現(xiàn)等,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提升學生寫作積極性。
2.正確處理學生習作
從中學學生習作處理來看,無外乎批改初稿和處理成稿。作為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必須予以重點關注。傳統(tǒng)作文批改方法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本文認為教師可以以下方面著手,改變現(xiàn)狀。
首先,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只要學生能夠在寫作過程中有所進步即可。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針對不同的文章分別進行處理。
其次,尊重學生。作文修改盡可能尊重原貌,保留學生習作面目,可改可不改的盡量不改。
第三,適當鼓勵。教師應該多利用鼓勵性語言,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對作文中的相關有點,要予以充分肯定,即使點滴進步,也應該予以鼓勵,讓其體會寫作喜悅。
第四,多元化修改。學生自我修改、學生相互修改、教師分類修改、教師當面修改等修改方式可以相互利用,根據(jù)實際情況來進行甄別。
傳統(tǒng)寫作教學模式下,學生作文往往在批改完后就完全結束。學生修改后的文章如果無人問津,則教學效果會十分低下。如果能夠將學生中的優(yōu)秀習作公布出來,同樣能夠鼓勵道學生。例如可以在學校廣播站發(fā)表、向部分報紙、雜志投稿,或者在班級內粘貼等。總而言之,應該讓學生看到自己的收獲,讓學生體驗到寫作的成就感,以為寫作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總而言之,中學語文寫作教學質量低效局面由來已久。寫作教學改革同樣需要從基本問題著手,實現(xiàn)教學思路和理念更新,爭取早日走出困境,以提升學生寫作水平。與此同時,中學語文寫作教學同樣應該利用網(wǎng)絡教育,借助網(wǎng)絡教育發(fā)展,實現(xiàn)寫作教學的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2]錢夢龍.學生作文不是文學創(chuàng)作[DB/OL] http://blog.cersp.com/20000/525401.aspx.2008-04-10
[3]陸其勇.初中語文高校教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