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沈陽音樂學院遼寧沈陽110000
分層遞進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張婧
沈陽音樂學院遼寧沈陽110000
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使其能夠用流利的英語進行交流。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重視,素質(zhì)教育要求每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采用分層遞進教學法非常重要,只有通過分層遞進教學法,才能夠照顧到所有學生,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一刀切的狀況。本文對目前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應用分層遞進教學法的策略,期望學生們能在英語學習中得到均衡發(fā)展。
分層遞進教學法;教學目標;差異化
由于同一班級的學生成長環(huán)境、性格、興趣愛好等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英語學習中,不可避免的會導致學生的英語水平有高有低。而教師只有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才能制定有效的教學措施,縮小學生英語水平上的差距,從而使整個班級的英語水平有所提升。
(一)教師不注重學生間的差異
每個班級都是由幾十名學生組成的,而不同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學校,受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并且,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加上學生之間的興趣愛好不同,學習能力有強有弱,使得同一個班級學生的差異化更加明顯。而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采取的是一刀切的教學方式,沒有意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能跟上教師的上課節(jié)奏,而理解能力相對較差的學生積累知識的速度卻越來越慢。比如,英語學習中,單詞的記憶是最基礎(chǔ)也是最重要的,有的學生記憶力好,掌握單詞的速度很快,而有的學生記憶力稍差,總是掌握不好單詞的拼寫及意義,則會影響其英語基礎(chǔ)。針對這一類學生,教師往往是任由其發(fā)展,并沒有想辦法幫助其尋找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從而導致這類學生的英語成績比較落后。
(二)沒有制定具體的教學目標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基本是從整個班級出發(fā),以學生的普遍性為依據(jù)來制定的,目標明確但不具體。這樣的教學目標沒有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忽略了有的學生并不適用于這些教學目標。比如,在高一英語《Come and meet the family》的學習中,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可能是讓學生在學習完本課內(nèi)容后,能夠用英語稱呼家庭成員,并理清家庭成員的關(guān)系。這是大部分學生都能完成的,然而,有的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明白外婆和奶奶是兩個人,然而兩者在英語中的表達均為Grandmother(Grandma),這是容易讓他們產(chǎn)生疑惑的地方。針對這類學生,教師應該制定更加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以幫助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
(三)教學方法單一、針對性不強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教師的主體地位比較明顯,教學形式基本屬于填鴨式,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xiàn)。而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也不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薄弱點。并且,這樣的講解方式不具有針對性,無法根據(jù)學生學習中的盲區(qū)進行重點講解,也無法針對性的設(shè)計練習題。此外,如此循環(huán)往復的單一教學模式,會讓學生感覺課堂枯燥乏味,難以激發(fā)其學習興趣。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生除了要掌握這門語言中的語法外,還需要培養(yǎng)其語感。但是,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甚至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都得不到發(fā)言的機會,因此大部分的學生學習的是“啞巴英語”,其語感也無法得到提升。
(四)學生沒有將零散的知識串聯(lián)起來
每篇英語課文都會涉及到許多新的知識點,有的知識點并不以之前所學知識為基礎(chǔ)。因此,學生在學習中,就容易將知識點獨立起來,而不去總結(jié)這些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實際上,英語知識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度是很強的,將所有的知識總結(jié)起來就能形成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比如,在學習被動語態(tài)時,學生就會將其作為一個獨立的知識點來學習,而忽略了被動語態(tài)是通過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來體現(xiàn)的,沒有將動詞的過去分詞形式與被動語態(tài)串聯(lián)起來學習。
(一)將教學目標進行分層
英語教學中的一切教學行為都是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的,因此,明確而具體的教學目標才能達到教學的效果。而對目標進行分層,是實施分層遞進教學法的基礎(chǔ),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還能對英語教學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從而為英語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比如,在高中英語學習過去將來時態(tài)時,可以制定如下教學目標:第一,初級目標,要求學生在學習完過去將來時態(tài)后,能夠找出課文中有關(guān)過去將來時態(tài)的句子,并能正確判斷出其中表示過去將來時的關(guān)鍵單詞,如在句子I did not know if he was going to come中表示過去的詞是did,而表示將來時的詞是wasgoing to。第二,中級目標,要求學生能夠正確理解過去將來時的句子結(jié)構(gòu),并區(qū)分句子表達的是何種過去將來時。如was/were going to+動詞原形或was/were+動詞不定時完成式,表示的是未能實現(xiàn)的過去將來時間的動作;而was/were aboutto do則表示說話的瞬間就會發(fā)生的動作。第三,高級目標,要求學生能熟練并正確的運用過去將來時,比如在閱讀理解中,要能正確理解文章闡述的是何時發(fā)生的事,才能正確解題。此外,在英語寫作中,學生要用正確的時態(tài)來進行寫作,才能達到寫作要求,否則句子再完美,時態(tài)不對,整個寫作也只能以失敗告終。
(二)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
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會參考教學大綱,擬定教學目標,并根據(jù)教學目標備課。同時,教師在設(shè)計教學內(nèi)容時,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層。首先基礎(chǔ)性知識,應該是班級學生都應該掌握的;其次是對知識的擴展,具有一定的難度,這部分知識就需要作為重點來分層講解。例如,在學習句子Itakeabike to school時,就可將其進行分層。首先,是學生都能夠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意思,并能將bike靈活換成其他交通工具。其次,能夠用不同的形式來表達相同的意思,如I go to school by bike/I cycle to go to school/I ride a biketoschool等。最后,是能夠在掌握上述知識的基礎(chǔ)上,用相同的句式造句,并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轉(zhuǎn)換。第三層次的內(nèi)容難度是最大的,但是在英語教學中,適當?shù)膶A(chǔ)知識進行擴展,合理的加大知識難度是十分有必要的。有的學生有能力接收難度較大的知識,而有的學生學習能力稍差,除了掌握基礎(chǔ)知識外還應該對擴展知識有所了解。
(三)將教學訓練進行分層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重心基本在單詞、語法、閱讀以及寫作上,而不太注重對聽力和口語的訓練,使學生缺乏英語應用能力。所以,大部分的學生雖然詞匯量大,懂得分析語法,但是卻無法將其流利的表達出來。然而,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就在于將英語作為一種交流工具,能夠用英語進行順暢的溝通。因此,教師必須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依據(jù),分層制定訓練計劃,強化對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訓練,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學習《What’s inthe teacher’sroom?》時,教師可以設(shè)計如下分層訓練任務:第一,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場景來設(shè)計對話內(nèi)容,但是在對話中必須用What’s in/on/near等來提問,回答時必須用到Thereis/are句型。這個任務比較簡單,是對基礎(chǔ)句型的應用,學生可以自行組織小組,設(shè)計對話來完成。第二,在前一種訓練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增加內(nèi)容,并在對話中加入不同的句型,增加的內(nèi)容需要學生自己隨意發(fā)揮,但必須符合場景,內(nèi)容要合理。顯然,第二種訓練任務的難度比第一種任務難度大,但是這樣的訓練方式除了能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外,還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擴散,培養(yǎng)其組織語言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四)將教學輔導進行分層
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輔導,而對教學輔導進行分層,才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比如,學習能力強且學習自覺性高的學生,其學習水平通常比較穩(wěn)定。針對這類學生,教師應該重點關(guān)注其情緒的穩(wěn)定性,情緒常常是影響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穩(wěn)定的情緒在學習中是非常關(guān)鍵的。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不一定善于總結(jié)學習方法,教師要注意引導這類學生總結(jié)出好的學習方法,分享給其他同學,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在總結(jié)中進步。而對于學習能力稍差的學生,教師在輔導過程中應該注重其基礎(chǔ)知識的鞏固。在英語學習中,詞匯量是最基礎(chǔ)的,其次是語法,教師在輔導這類學生時應該強化其對單詞的記憶量,以及其語法分析能力。而介于兩種類型之間的學生,基礎(chǔ)知識一般掌握得比較好,但是突破不了難點知識。對于這類學生,教師在輔導過程中,則應該強化難點知識的訓練,使其在英語學習中能有所突破,成為第一類學生。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的英語教學中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如學生之間的差異不被重視、教學目標不夠具體等。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使用分層遞進教學法,將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教學訓練以及教學輔導進行分層,能夠較好的處理上述內(nèi)容中的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1]董毓虎.分層遞進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學,2016,(8):164-164.
[2]]陳艷麗.談分層次教學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2016,(6):107-108.
[3]韓麗娟.高中英語分級遞進式分層次教學[J].考試周刊,2015,(55):96-96,158.
[4]楊明芳.淺談分層次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2014,(16):145-146.
[5]王千千.“分層遞進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華章,2014,(23):236-236,282.
[6]覃勤.談分層遞進教學與合作學習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整合[J].網(wǎng)友世界·云教育,2014,(1):126-127.
[7]顏美綠.分層教學,激發(fā)求知欲,進行有效教學[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3):322-3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