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惠
【摘要】小學數學教學中通過引導他們科學閱讀有關素材,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還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不僅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開展數學閱讀活動,同時需要科學引導他們參與閱讀,提高閱讀的質量.
【關鍵字】小學數學;閱讀;綜合能力
說到閱讀教學,大部分教師都想到文科教學,總想起那些經典名著等,殊不知在數學教學中也需要加強閱讀教學.實踐教學證明,在數學學科教學中,加強閱讀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從書面材料中獲取有關信息,還可以在閱讀中感悟數學知識,提升數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小學數學教學中,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引導他們科學有效地閱讀,這是小學階段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然,數學學科閱讀與文科閱讀有著自身不同的特點,對于數學語言的抽象性、嚴謹性,需要學生認真體會,仔細辨別.對于閱讀的內容和閱讀的方式方法也有著特殊的要求.
一、抓實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數學閱讀的價值及其重要性,將閱讀教學滲透于教學活動過程之中,積極開展有效閱讀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比如,教師本身可以積極探索閱讀教學課堂的新模式,讓學生從行為上習慣數學閱讀,自覺主動地進行數學閱讀.教師不僅僅有效引導他們閱讀有關數學素材,還可以讓他們回歸教材,對數學概念、性質等抽象的數學內容反復咀嚼,仔細閱讀.
在教學實踐中,往往很多教師發(fā)現在實施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教師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對題目進行閱讀及分析,但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后立馬終止了閱讀行為,但是教師對閱讀的質量進行檢查時,很多學生說不出其中蘊含的數量關系,抓不住閱讀素材中的本質問題.因此,抓實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仔細閱讀,認真體會,理解閱讀素材中的核心問題,抓住問題的本質.在認識到這一點之后,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中留出閱讀時間,還需要從外部環(huán)境入手組織閱讀教學活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
第一,根據閱讀素材讓學生自主選擇多樣化的閱讀方式.比如,對于一般性了解的內容,讓學生大聲朗讀;對于數學概念、性質等,可以讓他們默讀,不僅提高閱讀的準確性,還可以將句中的知識進行逐字逐句的分析與理解.
第二,標記強調,區(qū)分記憶.在教學中,教會學生運用各種符號來表示不同的意義,以強化閱讀重點與關鍵,在需要閱讀的地方進行標記,做到閱讀過程中強化理解.
第三,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引導他們主動思考.數學學科中的思考,一般都以閱讀為前提,引導他們充分閱讀、主動思考,充分感知閱讀素材,提高閱讀的質量,這是閱讀教學活動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在閱讀中聯系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思想方法邊讀邊思考,尤其對重點、難點內容要字斟句酌,咀嚼體味其內涵,探究領悟知識的來龍去脈,理解例題的原理、思路,形成自己的見解.
突出數學教學中的閱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充分滲透數學閱讀的思想理念,教會學生用“看能力”獲取知識、加工知識,從而得到升華之后的知識.
二、在解題過程中引導學生有效閱讀
解題的前提首先是閱讀,引導他們認真閱讀題目表述的內容,閱讀中抓住題目中隱含的條件,善于抓住解題的突破口,這些都離不開認真細致的閱讀.但在平時的測驗中,經常發(fā)現學生對一些很簡單的問題的解答往往不太理想,甚至對于題目中的條件不能準確把握,還有一些概念、性質記得很熟,但應用起來錯誤率非常高.這是為什么呢?在遇到這類問題時,我們大多歸咎于學生的粗心,卻很少會想他是否真的讀“懂”了題目.有的學生在做題時,根本沒把題目讀完,只是根據平時的做題經驗草草把題目做完了;或者在讀題的過程中,添字、漏字,關鍵詞沒有注意到,理解錯誤,題做錯也就不足為怪了.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讀題,讀出題目真正的含義,讀出題目中的關鍵詞,讀出可能會出現的錯誤.在練習課時,我會讓學生先默讀題目或齊讀題目,再對題目進行分析.問問自己,題目中要求干什么?再針對要求進行解答.遇到解決問題時,更要注重閱讀,找出題目中的有用信息及暫時不需要的信息,加以區(qū)別分析,從而選取正確的數據進行計算.有時還會讓學生“說題”——將題目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通過“說題”讓學生清楚地用語言表達數學的解題程序;讓學生用語言有條理地敘述解題的思維過程;讓學生提高表達能力,清楚表達解題思路,從而掌握綜合思維能力.
三、將課內閱讀向課外拓展與延伸,培養(yǎng)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通過課堂內“教”及解題中的“練”,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遠遠不夠的.將課內閱讀向課外拓展與延伸,逐漸培養(yǎng)學生閱讀解決的綜合能力,這是數學教學追求的目標之一.比如,在完成家庭作業(yè)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讓他們自主開展閱讀解題的習慣,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實踐證明,經常長期重復的訓練,學生有明顯的改變——會對題目進行透徹的分析,會針對不同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在課堂練習時間,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盡量引導學生先讀題,再問問這道題要求什么,由什么條件可求得;遇到錯題盡量讓學生自己發(fā)現并訂正,不再進行大包大攬式的幫助教學,而是放手讓學生去做;由課堂到練習,再由練習到家庭的連續(xù)性的教學長鏈,這便是閱讀教學一個有效的教學、自主、提升的過程.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突出數學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自主閱讀與探究,學生獲得的不僅僅是數學知識,更是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在有效閱讀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獲得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嚴謹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能力,促進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