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君
一、案例背景
《背影》這篇課文出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7課。通過本課的學習理解關鍵詞語和句子的含義,體會文章樸實的語言風格。在學習中學習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個特征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下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同時領會本文表現的父子間的濃濃親情,繼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二、案例主題
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可以自己在閱讀的基礎上去理解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八年級的孩子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他們對父母的愛很淡,總認為父母對他的愛是應該的,本案例借助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在對課文充分的閱讀基礎上,可以很好的化解兩代人之間的隔閡,讓學生可以更舍身處地了解自己的父母。
三、案例過程
師:《背影》這篇課文是朱自清筆下的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我們以前學過他的散文《春》,大家還能記得《春》這篇散文嗎?在這篇散文里朱自清想表達怎樣的情感呢?那么《背影》這篇散文作者又想表達怎么樣的情感呢?請大家自由的朗讀課文。
(學生自由的朗讀課文)
師:讀完課文,誰能說說課文最讓你難以忘記的一句話是什么?
學生的討論交流。
進行總結:“我最不有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師:下面請大家對照這句話再讀課文,思考文中一共寫了父親幾個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用簡潔的語言概述出來。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時要給學生充足的閱讀課文的時間,不急著讓學生起來回答問題。
學生可以采取默讀、大聲讀、輕聲讀等不同形式,學生還可以拿筆勾畫。
等學生讀完之后,請學生回答問題。學生大多數能在文中找出,并能讀出這幾個背影。
課文一共寫了父親的四個背影:
1.思念父親 惦記背影
2.望父買橘 刻畫背影
3.父子分手 惜別背影
4.別后懷念 再現背影
這樣的總結,我沒有急于自己給出,我是讓學生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來敘述的,我只是給他們做了比較精辟的總結板書而已。父親的四個背影給我們留下怎樣的情感沖擊呢?那么在我們來讀這樣的背影應該是一種怎樣的感情基調呢,請同學們自己進行嘗試,再讀課文,把這四個背影的基調把握好:
(大屏幕出示)“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撬┻^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薄拔易x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讓學生反復的讀,在讀的過程中找出片段中的關鍵字詞,“黑布、深青布、蹣跚、探身、穿過、爬上、兩手攀著、向上縮、努力”,這些詞語的刻畫能說明什么呢?讓學生把這些詞語帶入到課文再去讀課文。讀課文的時候,讀到此處該是什么樣的感情基調呢?
(學生繼續(xù)讀課文)
在學生讀課文時我跟著給學生一個問題,你讀到這四個背影時,心里怎么想的,而作者看到憶起父親的背影時是什么情形的?
(學生讀課文并對照大屏幕思考回答)
師:在文中作者寫了父親的四個背影的同時,淚水都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同學們再讀課文,思考,作者寫了幾次流淚?
(學生再讀課文)
(學生對照大屏幕回答四次流淚)
感傷之淚 睹家境 想祖母
感動之淚 望父親買橘
惜別之淚 背影遠去依依惜別
傷心之淚 再現背影 淚光瑩瑩
此時學生的回答就輕而易舉了,這也就是學生把課文已經讀透了。這時對學生主題思想的總結引出就會水到渠成了。當然我還沒有自己給出答案,我讓學生自由的討論交流,最終得出“一個父親為兒子買橘子的特寫鏡頭,來表現父親對兒子的疼愛和兒子對父愛的感念。”
接著我把學生引入到我們的生活實際中來,說說我們的父母留給你有沒有類似朱自清筆下的這個背影呢?當我們面對父母的背影,我們心里有什么要說要寫的呢?
再讀課文,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寫自己的父母。
(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
四、教學反思
《背影》這篇散文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作為一篇敘事性散文入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作者選取“背影”這個獨特的視角,用樸素真摯的語言、細膩傳神的細節(jié)和白描手法,客觀真實地再現了父親車站送別的情境,把父親對兒子的關愛之情展現得淋漓盡致。重點描寫了父親為我買橘子的場景,讓“背影”定格,成為永恒的經典。在教學中我抓住“背影”“流淚”兩個關鍵詞。讓學生多次讀課文,學生在多次讀課文的基礎上,很容易的把“四個背影”、“四次流淚”的場面找出來,并依據場景能用不同的基調進行朗讀。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把學生的閱讀放在首要的位置,我知道,八年級的孩子,有能力也應該在自己的閱讀基礎上去理解課文。這一點我做到了,從最后孩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到我本節(jié)課的成果。大部分學生已經能理解到文章的主題思想是“通過對父親在車站給兒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熱愛和兒子對父親的百般懷念?!碑攲W生明白文章的主題思想后,在回過頭回憶自己父母的“背影”是什么樣子時,就會不由自主的把對父母的愛穿插進去,從而很好的表達對父母的愛。我們常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本身就是理解賞析的過程。但是,對于我們《背影》這篇文字相對較長的文章來說,采用什么方式來閱讀,如何才能讀的有成效,這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一個問題,在本節(jié)課上我就采用重點內容板書,讓學生對照板書和大屏幕來有針對性的閱讀,這樣閱讀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教無定法,只要我們能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基本出發(fā)點,始終把學生放在首位,把閱讀教學無形穿插于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就一定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