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苑
摘要:成本會計是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的一門核心課程,在整個會計專業(yè)課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成本會計課程由于計算方法多,費用分配表之間的勾稽關系復雜,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很難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微課”和“翻轉課堂”是目前全世界教育工作者普遍關注的教學模式,也是一種區(qū)別于傳統(tǒng)課堂的新型教學模式,以學生在課堂外的“學”為核心,教師在課堂內的“教”為輔助,提升了學生對成本會計課程的學習興趣。本文以成本會計課程為例,探討了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成本會計;教學模式
一、微課與翻轉課堂
(一)“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視頻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精美的視頻配上悅耳的音樂,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并引發(fā)學生更深入的思考。它的形式是自主學習,通過內容的可視化及精美的制作,目的是最佳效果,內容是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是簡短的,本質是完整的教學活動。
(二)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給學生。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回家練習。而在翻轉課堂中,學生在家自主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微課”與“翻轉課堂”的關系。通過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到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組織形式,而微課實質上是一種教學資源。微課可以為翻轉課堂提供資源上的支持,翻轉課堂也可以為微課走向應用提供市場和平臺。從一定角度上來看,微課的開發(fā)使用質量越高,翻轉課堂的實現(xiàn)就越有成效;課堂的成功翻轉,學生的有效學習,也會促進微課資源的進一步開發(fā)。
二、微課對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模式的影響
成本會計課程是會計專業(yè)課程體系的主干課程,也是成本會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成本會計課程教學模式,主要包括教師知識傳授和學生領會兩個階段。知識傳授是指教師在課堂中知識點的講授,而學生領會則是指學生在課后通過作業(yè)、實訓活動對于知識的掌握。這種模式的缺陷在于:教學內容過于側重于成本核算和分析,對于理論知識的闡述過于教條。教學內容又很少關注成本會計其他職能,無法從管理的角度形成大局觀,學生對知識的把握缺少身臨其境的感覺,因而感覺學習困難。
(一)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現(xiàn)行成本會計教學內容滯后。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技術進步使得企業(yè)的制造環(huán)境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在企業(yè)中廣泛應用高科技、新技術將是一個不可扭轉的趨勢。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人力成本、勞動效率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傳統(tǒng)制造業(yè)以產品成本核算為核心的成本會計教學就與現(xiàn)代化生產企業(yè)的成本核算需求不相適應。而當前成本會計教學內容多少年來基本沒有什么變化,依然停留在采用傳統(tǒng)的成本計算方法對產品的成本進行計算、分析,難以適應成本會計教學的發(fā)展改革要求。
2.教學內容零散,學生理解困難。成本會計作為一門學科,直接來源于企業(yè)的生產活動,實踐性強。在成本核算過程中,要素費用的核算方法和計算公式眾多,雖然每種分配方法都不難理解,也有規(guī)律可循。但由于每種費用分配方法有各自的適用范圍和條件,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內容多,成本計算對象和核算程序也各有不同,大量的方法導致學生暈頭轉向,產生畏難情緒,此外,在成本會計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涉及的表格很多,表與表之間的勾稽關系復雜,表格中的數據單調枯燥,課程的特點,使得教師無法將相關數據、表格之間的關系立體呈現(xiàn),學生參與性不高,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3.成本會計教學手段有待加強。從教學形式上講,高職院校成本會計教學仍以課堂教學為主。教學內容仍是沿用教師口頭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然后通過練習加深記憶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目前,成本會計課程的教學雖然廣泛采用了多媒體課件,但由于課件本身設計水平的差異,大部分課件難以發(fā)揮其效果,內容主要還是文字與計算公式,形式上和“黑板教學”沒有太大差別,沒有將這一方式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
4.會計教育明顯滯后于客觀現(xiàn)實。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課堂講授教學法,所有的知識點都由教師完整的復述給學生,學生只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學生能否掌握知識,掌握多少,不完全由教師的意志為轉移,激發(fā)不起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把一門操作性、應用性很強的課程變成純理論來學習,無法讓學生理解成本會計工作對企業(yè)的戰(zhàn)略意義,達不到高職院校會計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
(二)從實踐教學看,成本會計的實踐教學仍局限于成本核算,學生對企業(yè)的生產工藝過程沒有深刻的認識,理論和實際無法聯(lián)系到一起。另一方面成本會計教學實踐性強,但現(xiàn)實情況很難滿足學生實踐操作的要求。由于缺乏這方面的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普遍較弱,直接導致學生畢業(yè)后很難勝任本職工作,不能滿足用人單位對應用型會計人才的需求。因此,廣大會計教學人員應重視這些問題,努力改進成本會計的教學模式。
三、基于微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
(一)合理設置教學內容。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成本會計的教學內容也應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進行合理的設置。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教學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可以把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以下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總論,主要介紹成本會計的基礎理論、相關概念;第二部分:成本核算原理,由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及綜合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構成。第三部分: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主要介紹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和輔助方法;第四部分是成本報表的編制和分析,以滿足企業(yè)加強生產管理的要求。第二部分成本核算原理是第三部分成本計算方法的基礎,第四部分成本報表的編制和分析又以依據前面內容的數據進行分析。所以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可以使整個教學內容體系更加系統(tǒng)。(見表1、表2)
教師可根據整合后的內容體系,選取合適的知識點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視頻時長一般10分鐘左右,考慮到課程的特點,內容多的部分也可以分解為2-3個小視頻組成。視頻制作中應注意素材的選取,動畫設計應精良,畫面和聲音清晰,并設計互動環(huán)節(jié)。同時,教師還可將教學資料、案例、習題庫等內容也一并上傳,以利于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
(二)完成知識的傳授。根據教師的要求,學生應在課前觀看教師上傳的微視頻,理解了微視頻中的教學內容后,應自主完成資源庫或網絡平臺的相應練習。根據完成情況,來判斷自己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如果有看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及時在線與教師或同學討論。教師通過分析學生的問題,批閱學生練習,獲取學生學習效果,并在課上對重點、難點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完成知識的傳授。
(三)內化知識點。
1.信息化技術的發(fā)展普及為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學提供了更便捷、靈活多樣的方式,成本會計課程資源庫的建設以及成本會計實訓平臺的應用為檢驗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提供了可能。
2.基于分工協(xié)作的互動教學設計。成本會計核算方法計算量大,方法多,每一個核算任務可以嘗試讓學生3-4人組合成小組來共同完成,核算業(yè)務學生可以自行分工,知識點可以交流溝通,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最重要的是學生應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習積極性會明顯提升。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是決定翻轉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標志。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搜集的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達到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如以職工薪酬費用分配的學習為例,教師應對“計時工資的計算”、“計件工資的計算”、“職工薪酬費用的分配”、 “職工薪酬費用分配表”的編制以及“社會保險費的計提”等學生易出問題的內容組織學生討論并進行歸納總結。并設計一個完整的職工薪酬費用分配的核算內容,由學生分工協(xié)作完成,形成學習作品,實現(xiàn)知識(技能)的建構和內化。
(四)課后總結評價。通過課前學生的自主學習,課上師生交流互動、學生實際操作,課后學生的復習鞏固等環(huán)節(jié),一個知識點的教學要求基本完成。完成之后,可以組織學生對本次教學任務進行總結:如“能否獨立進行職工薪酬費用的分配核算”、“核算過程中知識的薄弱點是什么”、“通過學習綜合能力是否提升”等等,引導學生總結歸納,進行教學反思。
四、基于微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
由于學生缺乏對企業(yè)的了解,不熟悉生產過程中所涉及的人員、設備、物資、器具等與成本核算之間的關系,不了解企業(yè)產品的生產工藝流程。所以覺得成本會計專業(yè)知識難理解,計算復雜。因此,要求學生課前先觀看教學視頻,這個過程不是課前知識的簡單預習,而是通過制作精良的教學視頻引導學生自發(fā)學習,思考。在課堂上再由教師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進行講解,以完成師生的教學互動。下面選取成本會計課程 “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中的“約當產量法”內容,介紹這一部分內容的教學實施過程。
(一)借助網絡平臺,創(chuàng)建教學資源環(huán)境。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帶給人們便捷的溝通交流方式。借助智能手機和網絡,可以在班里建立QQ 群或微信群。方便學生共享資源,提供師生互動交流的學習平臺。
(二)制作教學視頻。該項目模塊的教學內容是通過學習約當產量法,使學生掌握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的計算方法。本部分教學內容的難點是約當產量的計算及投料程度、完工程度的確定。本教學模塊可以制作三個微視頻,每個視頻 3— 4分鐘。視頻一:在產品約當產量的計算。視頻二:投料程度的確定及具體應用。視頻三:完工程度的確定及具體應用。制作微課時,應重視微課視頻的制作質量,技術先進、制作精良、形態(tài)多樣、互動有效的微課勢必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
(三)課堂教學互動設計。根據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對于原有的教學順序予以調整。首先,要求學生利用課前先看教學視頻,然后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闡述,同時設計教學任務讓學生互動協(xié)作,既節(jié)省了學習時間,又促進了教學內容的深化,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對于“約當產量法”教學模塊來講,對于投料程度和完工程度的確定,學生提出不少問題,需要課堂實踐。教師在本節(jié)課重點設計了三個環(huán)節(jié):應知:約當產量法的核算原理,理論鞏固;應會:代表操作,評委評價(完工程度和投料程度的確定依據);應拓展:頭腦風暴,知識拓展(如何區(qū)分不同的生產情況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四)知識深度拓展,提升綜合能力。每一模塊的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可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行評價,同時關注學生對于知識點的領悟,對于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共性的問題應及時給予指導。如在“約當產量法”的教學模塊中,在完成了本部分內容的學習后,教師可設計課后任務讓學生歸納總結,借助微信平臺或QQ群等聊天工具進行交流互動,來掌握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學生的發(fā)言記錄、練習、測試、作業(yè)、視頻的提前觀看、學習態(tài)度等等都可納入期末成績評定,以較為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考核。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與翻轉課堂結合是一種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可以豐富課堂教學手段,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意識和自學能力,靈活性很強。微課和翻轉課堂的應用節(jié)省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可以兼顧學生學習程度快慢不同狀況,激發(fā)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但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對于微課視頻制作質量、翻轉課堂的課堂組織形式設計付出更多的努力。因此,微課與翻轉課堂模式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豐富完善,才能夠成為適合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全新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曹婷.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路徑選擇[J].商業(yè)會計,2014(06).
[2]胡鐵生.“微課”:區(qū)域教育信息資源發(fā)展的新趨勢[J].電化教育研究,2011(10).
[3]郭劍梅.“基礎會計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基于“微課” 和“翻轉課堂”結合[J].商業(yè)會計,2016(22).
[4]吳節(jié).基于微課的高職基礎會計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錯賬更正”為例[J].商業(yè)會計,2016(8).
(作者單位:寧夏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