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彩虹++詹曉玲
摘 要:《三字經》《弟子規(guī)》,唐宋詩詞,諸子百家等無不閃耀著文化的光輝。把中國深厚悠遠的文化滲透到每個學生的心靈上、行動上,讓民族精神深深融于學生的血液中,將圣賢的教誨融入他們生命成長的歷程,讓他們從小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幼小的心中埋下中國圣賢義理之學的種子,濡養(yǎng)經典,健康成長。
關鍵詞:國學;經典誦讀;書香校園
湖南大學子弟小學原名湖南民眾學校,1929年創(chuàng)立于岳麓書院文廟,1974年搬遷至風景秀麗的岳麓山下,至今已有80年的辦學歷史,是一所三湘名校。學校的德育工作除通過思品課、學科課主渠道進行外,還通過國學課程、書香校園、少先隊活動加以滲透與推進。
一、國學課程形成“四有體系”
國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是一個距離遙遠但又似乎無處不在的詞匯。國學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其綿延不絕的文化張力直到21世紀的今天依舊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以湖南省第一家“五星級紅領巾示范學?!薄昂鲜⌒W德育課程教學研究實驗學校”、湖南省“書香校園”而聞名的湖南大學子弟小學希望孩子們在國學經典的氤氳之中,領略民族文化的魅力,得到民族文化的滋養(yǎng),他們率先敏銳地將國學引入小學校園,力圖將中華文化的源頭傳播給孩子們。目前,學校的國學課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四有”體系:即上課有教材、教師有培訓、活動有載體、評價有體系。
1.上課有教材:編寫校本教材《腹有詩書氣自華》
全書按學校校訓分為禮、勤、思、實四卷,每卷分為低、中、高三篇,從中國古代蒙學經典如《弟子規(guī)》《三字經》《千字文》等書籍中精選出最能體現校訓精髓的句子,編輯成章,另有卷五,是前面部分節(jié)選內容的完整篇章,學校還根據實際情況對教材重新進行了校對和修改,讓教材更加貼近孩子們的心。
2.教師有培訓:抓好校本教材培訓及傳統文化培訓
2011年,學校編寫了《校本教材使用指導用書》,從注音、解釋、典故等不同角度對全書進行了詳細說明,并通過講座、研修等方式對班主任老師進行培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活動有載體:走進課堂,開展活動,把握教育著力點
學校經典誦讀作為特色之一,列入常規(guī),走進課堂。單周周一升旗儀式上,是中華經典每周一句導讀,雙周五讀報課為誦讀及檢查時間。每期精選8句經典名言,12個學期下來一共有96句。校本教材中的內容,根據學期不同,安排了相應的檢查內容,雙周五的讀報檢查全校是書聲瑯瑯,各班均開展“課前一誦”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而有吸引力的活動。通過國旗下講話、中隊主題隊會、傳統節(jié)日等多種形式展示傳統文化及國學誦讀。如每年清明節(jié),五年級學生上山掃墓并誦讀《少年中國說》;2011年開始,四年級學生每年在岳麓書院文廟進行國學誦讀及校史教育,并參觀書院博物館。2014年春季,學校與長沙市簡牘博物館建立合作關系,通過授課、參觀等方式了解簡牘,走進悠久的歷史。
4.評價有體系:以積極性評價為主導
一是注重國學氛圍的營造,少先隊不定期組織班級傳統文化評選。二是每周的誦讀內容檢查,作為常規(guī)及時公布檢查結果;期末有全期內容的檢查與展示;國學誦讀檢查作為班級評優(yōu)評先的參照之一。三是進行推薦選拔,評選經典“誦讀之星”并于六一兒童節(jié)進行表彰。
繼承中國優(yōu)秀傳統文化精粹和思想,把國學經典引入課堂, 校園里就會處處雅韻聲聲、誦讀聲聲。以誦讀經典為切入點,大力發(fā)展學校的校本課程,通過傳統國學教育,讓傳承兩千多年的仁義、誠信等傳統美德和禮儀在孩子幼小心靈扎根,使他們從小養(yǎng)成行善積德的良好習慣。
二、書香校園提升人文素養(yǎng)
從2011年開始,學校整體推進書香校園建設。書香校園建設工作分教師與學生兩個層面進行。
“書香校園”教師層面:以支部牽頭,在書記引領下,學校部分教師積極參加《小學分層遞進德育體系構建研究》省級課題研究。
學校還為教師提供菜單式閱讀書目,采取任務驅動方式,利用假期開展閱讀,上交作業(yè),主題交流推進,與教師五年規(guī)劃相對接,與師德建設相關聯。
教師不僅應率先垂范,引導學生誦讀,還應注重自身詩文積累,要求學生背誦的篇目,許多教師應首先做到會背。為激發(fā)教師的誦讀熱情,學校一是采取自選和推薦的方式讓教師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學校先后為教師推薦并購買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李鎮(zhèn)西的《我的教育歷程》及魏書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等名師著作。通過教師讀書活動的開展,教師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有效地影響著學生、帶動著學生;二是抓實教師教學常規(guī),規(guī)范教師課堂用語,要求每一位教師精心設計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評價語,讓孩子們享受“視聽盛宴”。
“書香校園”學生層面:整體規(guī)劃閱讀書目,低年段閱讀以繪本為主,重在解決閱讀興趣問題;中年級以童話為主,鞏固興趣,并增加文學形象性及常識性;中高年級深入開展主題閱讀,進行深度閱讀。各班設置“閱讀角”,配備相應書籍。2014年春季,學校給所有班級配備了《上下五千年》和《世界通史》兩本書,要求五年級語文老師組織和指導學生閱讀《上下五千年》,六年級建議閱讀《世界通史》,通過系列閱讀希望孩子能思接千載、視通萬里。除了學校配備的書籍外,在少先隊大隊部“捐贈圖書、創(chuàng)建閱讀角”的倡議下,組織各班學生開展獻書活動,同學們紛紛把自己平時喜愛的課外書捐了出來,有科學知識、兒童故事、小說、詩歌、散文集等等,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每個班的“閱讀角”里,并且各班有班級管理員協助老師負責借閱工作,以確保學生課余閱讀時間不少于一小時。圖書角借閱實行全天候開放。這樣,目前,全校23個班級全部建起了“閱讀角”。班級“閱讀角”的設立,營造了濃厚的書香氛圍。此外,學校還以各種方式進行“閱讀之星”的選拔,讓孩子們享受閱讀的樂趣。
國學經典作品為孩子的內心世界涂下了亮麗的底色,提升了他們的人文素養(yǎng)。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定會將中華文化傳承下去,讓優(yōu)秀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學生的心靈扎根,讓他們實實在在做有“根”的中國人。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