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琦小學一年一度的校園“迎春杯”展示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創(chuàng)新精神的一個主要陣地,是校本課程研究的一項重要成果,也是在教育質(zhì)量綜合評價改革方面的一次積極探索。
關鍵詞:方案;組織展示;總結;策略
一、精心組織,搭建展示平臺
1.三年級:聽力大賽
聽力內(nèi)容涵蓋一到三年級的知識點,共分為五大模塊,每個模塊10小題,滿分100分,限時40分鐘。
聽是主動積極的,從外部傳來的聲音信息,它是多種心理活動的過程。所以在賽前,老師要有針對性地加強了聽力技巧的訓練。如:(1)猜測。根據(jù)上下文,對不熟悉的內(nèi)容或沒聽清的內(nèi)容進行猜測。(2)抓大放小。抓住主要的內(nèi)容大意,不要一味咬住小問題不放,從而因小而失大。(3)抓特定的細節(jié),忽視無關細節(jié),注意跟蹤線索。(4)做快速記錄。對于一些重要或易忘的內(nèi)容,要迅速做好記錄。
2.四年級:文明用語大比拼
命題內(nèi)容圍繞常見文明用語展開,有選擇題及英漢互譯題兩部分組成,共50小題,滿分100分,限時40分鐘。
英漢互譯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較新也較難的題型,我們將命題內(nèi)容框定在文明用語的使用上,縮小了范圍,降低了難度。孩子們課前廣泛搜集資料,在班級里傳閱學習,有不理解的及時詢問老師,不僅鍛煉了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也有效提高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3.五年級:我是小小設計師
課前廣泛搜集英文版素材,為班級或?qū)W校設計一份宣傳標語,內(nèi)容可涵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tǒng)美德、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等尚德勵志的標語,但要注意只能選取相關的一條內(nèi)容,中英文對照,并輔以版面設計,A3紙大小,圖文并茂。
結合時事,讓學生自主選取設計內(nèi)容,畫面精美、巧妙,涵蓋面廣,如以參天大樹為主背景的“Care for green”(愛護綠化);如以煙盡人毀為背景的“No smoking”(禁止吸煙);還有以水滴、喝彩為背景的“Believe in yourself”(相信自己),諸如此類,堪稱佳作!孩子們用他們精美的作品詮釋了這樣一句話:“給我一個平臺,定能還你一份精彩!”
4.六年級:游園大比拼
命題內(nèi)容圍繞四個方面展開,每班6名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活動。(1)單詞接龍:3分鐘內(nèi)小組合作,看哪一組能寫出更多的詞。(2)趣味猜謎:抽取謎面,回答問題,答對得一分,限時3分鐘。(3)聽力判斷:監(jiān)考老師口頭出常識類問題,學生現(xiàn)場作答。(4)即興口頭作文:現(xiàn)場抽取主題,5分鐘準備時間,口頭作文,要求語言流暢,表述清楚。
在整個過程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動腦,人人動手,既有個體獨立完成的任務——即興口頭作文,又有小組合作——單詞接龍、猜謎、判斷。在這一系列的任務型活動中,孩子們體會到了語言積累與交際的重要性,也切身體驗和理解異國的文化,提高了他們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與能力。
二、賽后及時總結,改進教學策略
三年級的小選手們完成聽力練習時全神貫注;四年級的學生展現(xiàn)出不凡的知識積累;五年級的學生將課外搜集的資料有機融合,制作出精美的文明標語;六年級的學生更是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表現(xiàn)得異常踴躍,精彩紛呈。通過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凸顯了我校的英語學科特色,形成了濃厚的校園英語文化氛圍,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鍛煉自我、展示風采的舞臺,再一次掀起了學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的熱潮,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1.重視聽力教學,擴大學生的語言輸入
對于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大多數(shù)中國小學生來說,聽清、聽懂別人說的英語,才能使學生有信心去說,與別人用英語進行交際,才能保證英語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果學生不敢開口說或說不好,往往是由于沒有聽好、沒聽準、沒聽懂。因此,在我們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每節(jié)課都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要盡量幫助學生先聽好,多聽多練,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聽覺敏銳、辨音能力強的特點。
2.緊扣活動主題,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埃德加·富爾曾說過:“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币虼?,結合各個年級的不同主題,老師讓學生自主探究,搜集資料,加以整合。身為教師,我們要做的不僅是傳授學生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尤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別是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組織小組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本次活動實踐證明,學生間的互助合作為學生提供了較為廣闊的學習和交流的平臺,促使學生在自由、開闊的氣氛中,主動學習和積極參與,提升自我的參與感,在實踐中加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和學生間的相互協(xié)作能力,把學習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進而更好地保證了學生英語學習的良好初衷,提高自身的積極性,學有所得,學有所長。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團隊精神凝聚,學習熱情高漲,學生間對于任課老師提出的問題積極思考,認真解決,在團隊間的協(xié)作過程中,實現(xiàn)個人榮譽和集體榮譽的同步,將快樂和開心進行傳遞,小組間加強團結,組員間更加齊心協(xié)力,為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指導和借鑒。
參考文獻:
尹秀玲.淺議小學英語聽說訓練[J].山西教育(教學),2012(3):26.
作者簡介:謝紅(1980—)女,安徽安慶人,本科,安慶高琦小學教師。研究方向為英語教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