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碧芬
摘 要:在農(nóng)村擔任小學語文教師多年,農(nóng)村語文教學中最困難的莫過于作文指導。習作對于農(nóng)村的孩子來說,猶如一道道峰巒屏障,令他們望而生畏。許多孩子面對習作時,有的語言空洞,言而無物;有的胡編亂造,隨意套用;有的語病連篇,語意不通;有的毫無寫作欲望……老師在面對這樣的習作指導時,總顯力不從心,無從下手。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現(xiàn)狀令人擔憂。對農(nóng)村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分析優(yōu)化措施。
關(guān)鍵詞:農(nóng)村小學;語文習作;實踐;觀察;閱讀
這些年來,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引領(lǐng)下,結(jié)合自己在作文教學道路上的探索,我發(fā)現(xiàn)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作文難題問題,并改變這一現(xiàn)狀。
一、生活實踐——積累素材,升華情感
不少學生怕寫作文,問他們?yōu)槭裁?,最普遍的回答是沒有內(nèi)容可寫,也沒有寫作的欲望。這其實是和學生的生活不夠充實有關(guān)。其實,生活的外延等于語文學習的外延。生活如果越充實,感受就越深,那么作文的基礎也就越扎實。
在平常的教學活動中,我總是盡可能地組織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在課外,我?guī)ьI(lǐng)孩子們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陪老人們聊聊天,幫他們干干活。在與老人接觸中,孩子們了解到老人的內(nèi)心世界,從老人口中了解到許多以前自己不曾了解的世界,除此之外,孩子們也體會到助人為樂的無限樂趣。在家里,我讓孩子們每天做完作業(yè)的同時,為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通過家務勞動,讓孩子們從內(nèi)心真正感受到父母的辛勞,從而更加孝順父母……通過多種途徑的實踐活動,學生在親身體驗活動中的酸甜苦辣后,開闊了生活視野,豐富了人生經(jīng)歷,加強了過程感受,強化了情感體驗,學生的作文素材積累也就越來越豐富。
一位學生在習作中這樣寫道:“在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基地,我們親手栽下了小苗,每天給它澆水、施肥。在烈日當空下,我們?yōu)樾∶玟伾虾诰W(wǎng),給它遮陽;在大雨傾盆時,我們?yōu)樾∶鐡跤?。在我們的精心呵護下,看著小苗一天天長大,我們真是太高興了。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園子里的小苗,我們不也是在老師、父母的呵護下,茁壯成長起來的嗎?感恩老師,感恩父母……”看到這里,我覺得孩子們在通過實踐勞動中,能心有感悟,體會到老師父母的付出與艱辛,情感得到升華,懂得感恩,這樣的文章,簡單質(zhì)樸,但內(nèi)容情感豐富。這些感受,恐怕是從書中無法體會到的。
二、指導觀察——了解細致,筆下生輝
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觀察也往往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或走馬觀花。所以,我們在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同時,要啟發(fā)學生調(diào)動各種感官,去感知和認識事物并教給學生觀察事物的方法。
觀察一處景物,我指導學生先確定觀察的立足點,然后按照由近及遠、從上到下、從遠到近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描寫。如果是觀察人物、動物或植物的外形特征,就要指導學生從整體觀察入手,然后一部分一部分依照一定順序觀察。
比如,在習作教學中,要求“描寫一種植物”,教師可以先帶領(lǐng)學生觀察一種植物。如,觀察一株花時,我要求學生先用眼睛仔細察看它的花、葉、枝、莖,讓學生對這株植物各部分的形狀、顏色、姿態(tài)作全面的了解。接著,我讓學生用鼻子去聞一聞花散發(fā)的香味。最后如果不知其花名,不了解它的生長特點,還要學生課后去查閱或請教他人。通過一系列的觀察和翻閱資料后,學生對這株植物不管是外形還是特點,都有充分的了解,寫起文章來自然筆下生輝。假如只是讓學生粗枝大葉地看看,就不會留下鮮明、具體的形象。
三、閱讀教學——學以致用,相得益彰
讀書,是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作文內(nèi)容的重要來源。學生通過讀書,可以間接地看到許多平時生活中未曾見到的事物。學到許多未曾學到的知識,而且提高了認識,陶冶了感情,豐富了語言,這些都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準備。
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句成段、連段成篇的方法。這些方法可以讓學生在讀懂課文的過程中逐漸領(lǐng)悟。與此同時,我們還應該要求學生多讀書,對寫得好的課文熟讀成誦。通過一篇篇閱讀,消化吸收,日積月累,學生對于如何觀察分析事物,如何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內(nèi)容的認識也就逐漸提高,語匯日漸豐富,這就為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靈活地運用從閱讀中學到詞語句式及其表達方法。學生如果在閱讀中善于體會吸收,到作文的時候,課文中的思想內(nèi)容、語言都能自然地和自己的生活積累一道浮現(xiàn)于腦際,涌流于筆端。
總之,作文教學的成效在課內(nèi),工夫在平時。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處處留心,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學習的主人,把自己觀察到的、感受到的、學習到的運用于寫作之中,那么,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一定能柳暗花明,開出最美最絢爛的花。
參考文獻:
[1]小學語文室.小學語文教學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05-247.
[2]楊紅亮.立足農(nóng)村生活,優(yōu)化作文課堂[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4(17).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