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園中心小學 陳 潔
時而習作之,不亦樂乎
——淺談小學生習作對策
江蘇省昆山市城北高科園中心小學 陳 潔
小學生作文其實就是兒童作文,在日常的教學中,往往學生看到作文題目就開始眉頭緊鎖,怕寫作,或者就是所寫文章詞不達意,言不由衷,情不真意不切,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何讓學生樂于習作,并在習作中享受到愉悅,正是我們老師努力的方向和目標。
激發(fā)興趣 大量閱讀 積累素材 樂于表達
在我們日常的教學中,教學習作時往往采用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學生聽得了無新意,教師說得了無激情,這樣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通過讓學生仿照課文中精彩的句子或段落來練習寫作,在課內給予點撥,課外閱讀中給予引導,并鼓勵學生進行仿寫,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在本學期的一次習作練習中,要求所寫的內容是關于一次實驗。乍一看這個題目,學生大眼瞪小眼,不知從何入手,即使經過我的講解,絕大多數學生還是不知所云。無意間與科學老師的一次談話,促發(fā)了我的靈感。我和科學老師商量決定讓他為我們班做一次實驗,讓學生親眼看到實驗的整個過程。通過親眼所見之后,學生把實驗過程中的細節(jié)觀察到了,自己在看實驗時的心理活動,同學們的語言動作等等,一些精彩的詞句和恰當的描寫在第二次的修改中就體現出來了。如:“我回憶起實驗的細節(jié),恍然大悟:原來我沒按住吸管的一頭。是不是只要按住吸管的一頭就能刺入土豆呢?我趁熱打鐵,又試了幾次,果然 ,屢試不爽。這是為什么呢……”
正因為學生對實驗有興趣,所以在觀察的過程中全神貫注,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再次修改作文就能做到細節(jié)描寫到位,人物情感真實了。這樣的教學效果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詠?!遍喿x是習作的基礎,通過大量的閱讀,可以為學生的語言表達奠定堅實的基石。何為表達?表達指的是,將思維所得的成果用語言語音語調、表情、行為等方式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陬^表達是說話,書面表達就是作文。
學生的表達能力要從小培養(yǎng)。那么由誰來培養(yǎng)呢?自然就是語文教師了。語文這門學科主要分閱讀、習作和基礎。閱讀是習作的基礎,要寫好作文,就必須進行大量的閱讀。從三年級開始,班級里就開辦了“班級讀書角”,班級里的學生各自拿出兩三本圖書放到“讀書角”中,由班干部制定借閱時間。在每周一、三、五的中午,我與學生們一起閱讀,看到好的圖書就與學生一起分享,大家一起探討這本書,在大家探討的過程中,激發(fā)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了更多思想的火花,使得學生容易下筆了,也樂于在習作中表達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形成了自己習作的特色。閱讀就是積累,也是體驗,更是一種能力。
鼓勵學生積累好素材,在多彩的素材中樂于習作。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停?!边@句話形象地闡述了生活與習作的關系。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變遷,我們不再鼓勵學生“一心只讀圣賢書”,而是提倡要“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蔽覀円龑W生既要看到生活的美好,也要看到生活的艱辛。在生活中,讓學生做個有心人,時時關注生活,事事感悟生活。
今年婦女節(jié)之前的幾天,我讓學生先去學校附近的幾家花店了解預定鮮花送給母親的情況。經過三天時間的調查,學生們不止了解了給母親送花的情況,還從這樣的活動中學習到了如何表達對母親情意的方式。于是,在婦女節(jié)的當天,我讓學生寫一封信給自己的母親,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情意。我相信,一封情真意切的書信遠比任何物質的禮物更能打動母親的心,也在無形之中拉近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情感。學生的表達得到了肯定,不是恰恰鼓動了學生樂于表達的信心嗎?
現在的學生平時聊天是侃侃而談,但是一到寫作的時候就不知道怎么表達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引導學生把想說的話表達出來,表達出來的要說好。當學生有了習作的源頭——材料的時候,這就好比有了巧婦的“米”,可是有了“米”之后怎樣才能做出“飯”,做好“飯”就是一個難題了。我們作為教師就應該踏踏實實地教學生來“做飯”,慢慢摸索出由“米”到“飯”的過程,架起“說”與“寫”的橋梁。
有一次的習作內容是關于“童年趣事”的,在課堂上討論的時候,學生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看著同學們的表現,我心里挺高興的,心想這次的習作看來是沒問題了。結果交上來的草稿讓我大跌眼鏡:事情是有了,可是“趣”在哪兒呢?看來問題不少,我又上了一課時。首先我肯定了學生的表達,尤其是一些語句通順,內容具體,格式規(guī)范,書寫工整,標點基本正確的文章,我一一讀出來,讓大家一起來學習好的地方。再次我找了一些文章的片段,逐一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一一指導如何表達才能取得更好的表達效果。學生聽懂了,反思了,也再次分析了自己的習作并進行了修改。最終交上來的習作有了非常明顯的起色,不少學生寫得還是非常有“趣”的??磥恚皶r的分析,適時的指導,真誠的鼓勵,學生最容易接受,也最能達到我們所追求的教學效果。
其實,除了以上我所談的一些內容外,還有許多我們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及時的批閱,恰當的評價,善意的提醒……這些都是讓學生提高寫作水平必不可少的要素。作文其實是我們真實思想的負載,熱愛生活的人,就會有一雙慧眼,去發(fā)現生活中的真、善、美……用“心”觀察生活,慢慢地,就不會為找不到素材而發(fā)愁了,也不會為不知怎么表達而犯難了,更不會為表達的是否精彩而煩悶了。作文教學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師必須在教學理論中不斷探索,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發(fā),不斷總結經驗,才能于學生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