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慶
以“焦點閱讀”探究體裁理據(jù)*
——以2016年江蘇高考閱讀理解C篇說明文為例
李福慶
從體裁角度分析特定的說明文語篇既可以明晰基本的語篇建構規(guī)范和理據(jù),還可以解讀體裁的一般特征對特定語篇的具體影響、特定語篇在內容和形式上的差異性。說明文是常見的體裁類型,以焦點閱讀促進說明文體裁理據(jù)分析,可以引導學生整體關注特定語篇的語言特色、內容信息、結構安排及其交際目的,提升學生說明文語篇推理、預測的能力。
語篇分析;焦點閱讀;體裁理據(jù);思維模式
閱讀過程是連貫性閱讀與焦點閱讀的雙加工過程?!盀榱税盐瘴谋镜囊饬x,讀者會關注文本中的目標、因果等信息,形成注意的焦點。焦點一旦形成,就會使隨后的與焦點有關的閱讀理解成為焦點加工”[1],直至焦點相關的信息完成整合。焦點信息的作用在于引發(fā)讀者對未來事件的期待和即時做出結果預期;焦點閱讀加工活動的主要任務是有目的地建構語篇意義的表征,維持文本局部連貫和整體連貫,解釋語篇中提到的行為、事件和狀態(tài)的原因。
閱讀焦點與體裁特征密切相關,“在說明文閱讀研究中,常見的引導讀者注意力的手段包括閱讀視角、文章標記和閱讀任務”[2]。閱讀焦點要與體裁分析的具體內容緊密結合。體裁分析包括四個層次:“詞匯語法分析、語篇結構分析、語篇體裁的結構解釋、語用分析”[3],涉及的關鍵問題是“總體寫作目的;最主要的篇章組織方式;開頭、中間、結尾的主要方式;這些方式對于完成該文的寫作目的所發(fā)揮的作用;語言特點”[4]。體裁分析與體裁理據(jù)密切相關。
體裁理據(jù)反映一類交際事件在內容和形式上所共同遵守的規(guī)約性,以及這種規(guī)約性產(chǎn)生、發(fā)展的動因?!绑w裁是交際事件的一種分類;交際事件分類的主要標準是一整套公認并共同遵守的交際目的,而不僅僅是語篇在語言形式上的近似性或相同點;語言體裁的范例可隨其原型發(fā)生變化;體裁的理據(jù)對語篇的內容和形式起著制約作用;人們對交際事件的組織是否得體和成功,部分地取決于對體裁掌握和運用的純熟程度”。[5]
體裁結構要素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Swales認為:“體裁”是通過“語域”實現(xiàn)的;“語域”則是靠“使用語言的風格”予以體現(xiàn)的?!罢Z域”在詞匯和句法層面展示其約束力;“體裁”則在語篇結構層面發(fā)揮其約束作用;與“語域”不同的是,“體裁”只能在完整的或能夠做到完整的語篇中得以體現(xiàn),因為“體裁”規(guī)定了語篇的開頭、正文和結尾。[6]筆者以2016江蘇省高考閱讀理解C篇關于El Niňo(“厄爾尼諾”現(xiàn)象)的語篇為例,探究以焦點閱讀分析說明文體裁的基本策略。
【閱讀焦點1】解讀說明文體裁基本結構要素。
焦點解讀:說明文體裁結構要素包括語篇開頭(背景或假設的背景,問題或假設的問題);篇中正文(為解決問題而推薦使用的工具或必要的條件;為達到預想的解決問題的效果,提供至少一個嘗試性的程序建議;指出用什么手段來檢測問題是否已經(jīng)解決);語篇結尾(表明假定的程序已經(jīng)結束)。
例文具有必要的解釋和說明El Niňo現(xiàn)象的體裁結構要素。語篇開頭的結構要素有話題概念及其產(chǎn)生的背景,與話題概念相關的問題或性狀描述;語篇正文的結構要素應該涉及El Niňo的影響的說明過程,以具體事件確證El Niňo的影響,以及應對El Niňo災害的基本措施;語篇結尾的結構要素有暗示說明過程結束的敘述、作者可能的情感傾向等。
語域有助于解讀特定語篇的篇外社會情景語境。語域相關的閱讀焦點有助于解讀構成語域的話語范圍、話語方式和話語基調在何種特定的社會情景中有效結合起來以實現(xiàn)語篇交際功能。
【閱讀焦點2】解讀說明文語篇交際涉及的話題范圍。
焦點解讀:話題屬于語域的話語范圍,即語言發(fā)生的具體環(huán)境,其中包括話題以及與話題相關的事物性狀、事件過程、概念要素等。
以例文為例,例文通篇圍繞El Niňo展開,其話語范圍可能包括El Niňo的稱謂起源、形成原因、性狀描述、對不同地域的影響、對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如何防災減災等。確認話語范圍可以預測和把握作者試圖說明話題哪些方面的內容,以及這些內容在語篇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和順序等。
【閱讀焦點3】解讀說明文語篇交際的形式。
焦點解讀:語篇交際的形式屬于話語方式范疇,話語方式即語言本身所發(fā)揮的作用以及語言交際所采用的渠道,是口頭交際還是書面交際。話語方式體現(xiàn)語篇交際的正式程度是莊重嚴肅正規(guī),還是寬松自由隨意。書面交際通常比口頭交際更傾向于使用正式語體。
例文屬于書面交際類的科普說明文,此類語篇的話語方式?jīng)Q定了語篇交際的正式程度介于專業(yè)性、嚴謹性與常識性、趣味性之間。因此,可以預測例文一方面具有科技語體的部分功能,即“準確記述自然、社會及人類思維現(xiàn)象,嚴密地論證其內在的規(guī)律,以此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發(fā)展、傳播服務”;[7]另一方面,例文語句較為簡單直白、組織結構寬松靈活、信息直觀具體,較少出現(xiàn)艱澀的專業(yè)術語和科技概念。
【閱讀焦點4】解讀說明文語篇交際雙方的社會關系及交際目的。
焦點解讀:交際雙方的社會關系及交際目的屬于話語基調范疇,話語基調即語篇交際參與者之間的社會角色關系以及這種關系對交際功能的影響。
例文中的交際雙方屬于科技信息普及者與普通受眾的社會關系。因此,可以預測語篇的交際目的在于使讀者了解El Niňo這一抽象概念的一般常識,通過事件實例使讀者知曉El Niňo對人類生活造成的影響以及預防措施甚至通過客觀性的敘述表達一定的情感傾向等。
語域因素與篇外情景語境相關。語域分析不但有助于解讀特定語篇話題可能涉及的范圍廣度和深度,有助于合理預測語篇的深層意義,而且有助于從社會情景角度分析語篇構建的得體性。
篇外文化語境體現(xiàn)語篇話題產(chǎn)生的文化背景。理解特定民族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揣摩作者心理思維的過程和理據(jù),有助于從社會文化角度分析語篇構建的必然性。說明文中的文化因素不但能增強閱讀的趣味性,而且有助于理解抽象概念,預測語義延展可能的內容。
【閱讀焦點5】解讀說明文中文化背景知識的功能。
焦點解讀:說明文通常包含讀者不熟悉的概念或話題,需要借助修辭手段解釋和闡明。實現(xiàn)說明文修辭功能需要借助作者、讀者雙方共有的世界知識,而文化背景知識是世界知識的重要內容。
例文通過隱喻的修辭手段將核心話題El Niňo 命名為“the Christ child”,這一過程既體現(xiàn)了西方的宗教文化背景,也反映出作者幫助讀者共同構建語篇心理表征的意圖。語篇心理表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作者的意圖及語篇的內容;二是讀者固有的世界知識和閱讀目標。作者的意圖和語篇的內容是依賴讀者固有的知識和閱讀目標而形成的”[8]。
文體分析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耙皇钦Z言描寫,即從語音、詞匯、語法及語篇內在結構等角度分析特定語篇的內部組織機制,借以回答‘What does the text mean?’的問題;二是對特定語篇所選擇語言成分的得體性進行分析,回答‘How(or by what means)does the text mean what it means?’的問題,從而達到對語篇進行鑒賞的目的”。[9]
1.緊扣說明話題,解讀篇頭的閱讀焦點。
英語線性演繹型思維決定了說明文開頭部分既具有英語開篇點題的一般特征,又有說明文開頭的具體特點:話題與背景(引發(fā)話題的背景事件、話題類型、話題概念與性狀等);問題與激趣(話題相關的問題、說明的對象是真實的或值得擁有的)。
【閱讀焦點6】解讀例文篇頭的話題概念的背景知識。
焦點解讀:說明文通常有一個需要通過修辭手段解釋和闡明的話題概念。例文核心話題El Niňo在西班牙語中意為the Christ child,具有西方宗教文化背景。the Christ child這一隱喻喻體與El Niňo現(xiàn)象這一本體之間具體特征的概念映射關系:El Niňo大約每4年一次在圣誕節(jié)前后發(fā)生,圣嬰是圣誕節(jié)的產(chǎn)物;El Niňo會造成異常氣候變化,嬰兒的脾性捉摸不定;人們對El Niňo造成的災害束手無策,人們對寵壞的嬰兒往往哭笑不得。認知和推理El Niňo這一概念特征需要借助對the Christ child特征的理解,同時增強了科普說明文的趣味性。
【閱讀焦點7】解讀例文篇頭引發(fā)問題、激發(fā)閱讀興趣的方式。
焦點解讀:篇頭的題眼具有引發(fā)問題、激發(fā)閱讀興趣的功能。題眼通常以懸念、問題、部分細節(jié)性描述等形式出現(xiàn)在篇頭,在讀者的閱讀心理上形成信息差,對文脈發(fā)展具有預設功能。例文篇頭...reduced the amount of fishes caught around Christmas屬于El Niňo造成的影響的細節(jié)性內容,暗示下文將圍繞著El Niňo造成的影響及其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說明;同時激發(fā)讀者想要了解更多相關信息的閱讀興趣。
2.緊扣說明過程,解讀篇中的閱讀焦點。
篇中是說明文的主體部分,閱讀的焦點主要在于篇中與篇頭篇尾的段際關聯(lián)、篇中具體的說明方法、篇中的語義延展特征等。
【閱讀焦點8】解讀例文篇中與篇頭、篇尾的關聯(lián)方式。
焦點解讀:英語語篇段際關聯(lián)存在四種方式,即“依靠上一段最后一句和下一段第一句的意思關聯(lián);依靠各段中的主題句思想的關聯(lián);各段的銜接依靠全文中心思想來串聯(lián);依靠過渡段的承接或轉折”。[10]
例文段際的語義關系為:篇頭(the background and the definition of El Niňo), 篇 中(the bad and good effects of El Niňo),篇尾(simple improvements to infrastruture to reduce the spread of disease)。段際語義緊扣語篇核心話題El Niňo延展開來,依靠各段中的主題句思想實現(xiàn)關聯(lián)。這種段際關聯(lián)通過隸屬于核心話題El Niňo語義范疇中的多個次級話題得以實現(xiàn)。
【閱讀焦點9】解讀例文篇中具體的語義延展特征。
焦點解讀:篇中的語義延展特征反映出語篇組織過程中的思維模式。英語語篇思維模式有三種基本類型:問題-解決、假設-真實和一般-個別。[11]說明文在遵循英語語篇思維模式的同時,反映語篇在語義上是如何具體解釋概念和說明問題的。
說明文篇中的語篇思維模式具體表現(xiàn)為:以分述或例證等方式解釋概念和說明問題的一般性程序或建議。例文篇中具體分為:自然段2(the good effects of El Niňo in rich countries),自然 段 3 (the bad effects of El Niňo in poor countries),自然段 4(the most recent powerful Niňo in 1997-98)。這屬于“一般—個別型”的語篇思維模式,即在篇中先總述El Niňo造成的好、壞影響,然后通過具體的一次El Niňo造成的影響增強說明的可信度。
3.解讀詞匯語法特征,尋找詞匯語法閱讀焦點。
說明文語體的詞匯特征具有名詞化傾向,體現(xiàn)出簡練凝重、邏輯性和概念化的效果;語法特征表現(xiàn)為使用較多的被動語態(tài)、非謂語結構等,凸顯說明的對象并使表達簡練、結構緊湊。
【閱讀焦點10】解讀例文在詞匯、語法方面的特征。
焦點解讀:科普類說明文需要通過深入淺出的說明過程向非專業(yè)人員普及科學知識,因此其語體一方面具有說明文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正式性相對弱化,即表達過程較為形象化、語言較為通俗生動。
例文使用了八個被動句,其目的在于有力地突出被說明的對象;其中部分被動句是節(jié)段、篇章主題句,更加體現(xiàn)出被說明的對象在節(jié)段或篇章中的“主位化”傾向?!爸魑换窃谄露枪铝⒌木渥訉用嫔蠈χ魑怀煞值倪x擇過程,因此主位化是一個篇章概念。篇章生產(chǎn)者根據(jù)已知和未知信息、接受者的期待、交際意圖等因素選擇主位、安排信息”。[12]“主位化(尤其是以標題形式實現(xiàn)的主位化)這種創(chuàng)造期望的特征,使得被主位化的成分成為出發(fā)點,不僅供作者藉以建構篇章,而且限制讀者的解讀”。[13]
4.緊扣說明結論,解讀篇尾的閱讀焦點。
說明文篇尾通常在總結上文的基礎上,客觀評價或以他人的觀點看法佐證所要說明的問題或焦點、發(fā)展趨勢,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并暗示說明過程結束。設置篇尾的閱讀焦點應該充分關注說明過程結束的方式。
【閱讀焦點11】解讀例文篇尾暗示說明過程結束的方式
焦點解讀:說明文暗示說明結束的方式有——總結上文說明的問題或焦點、指出說明的問題或焦點的發(fā)展趨勢、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等。篇尾的結束方式是對篇首引發(fā)下文的激趣性問題的呼應。
例文以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的方式暗示說明過程結束并呼應篇頭的題眼。暗示說明結束的方式具體表現(xiàn)為:首先以主題句Simple improvementsto infrastructure can reduce the spread of disease.總述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從Better sewers,Stronger bridges這兩方面分述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
以上是筆者結合2016江蘇省高考閱讀理解C篇,探究了以焦點閱讀分析說明文體裁理據(jù)的基本策略。需要指出的是,體裁反映具有相同交際目的的一系列交際事件一般的特征;由于話題不同,同一體裁的語篇結構及其文體特征在微觀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即使是同一話題的不同語篇,具體的交際需要也影響著語篇局部連貫的方式。因此,分析說明文體裁既要關注體裁一般的特征體現(xiàn)出的閱讀焦點,也要關注同一體裁制約下的特定語篇的微觀差異所形成的閱讀焦點。
[1]莫雷,冷英.目標焦點監(jiān)控下目標信息的建構與整合[J].心理學報,2005(01).
[2]王雨函,李紅,莫雷,等.熟悉主題說明文閱讀推理加工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 [J].心理學報,2012(11).
[3]秦秀白.英語語體和文體要略[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李秀英.語篇的圖式結構與體裁分析的重要性[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03).
[5]John Swales Genre Analysis-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ch Setting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6]秦秀白.語篇的“體裁分析”[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1).
[7]胡曙中.英語語篇語言學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5.
[8]俞洪亮.語篇連貫的外部條件——語篇回指的心理表征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04).
[9]秦秀白.“體裁分析”概說[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97(06).
[10]蔡基剛.英漢寫作對比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11]HOEY M.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M].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83.
[12]劉辰誕,趙秀鳳.什么是篇章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13]劉辰誕.教學篇章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9.
G633.4
A
1005-6009(2017)51-0016-04
李福慶,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qū)教育局(江蘇揚州,225009)教研室教研員,高級教師。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英語語言文化的認知理據(jù)及其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編號:B-b/2015/02/280)的成果之一;江蘇省中小學教學研究第十一期立項課題“基于文化的英語語言理據(jù)及其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編號:2015JK11-L183)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