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李魯山
調整好心態(tài),高考成功一半
——訪著名心理學家王極盛教授
本刊記者|李魯山
王極盛教授,遼寧省丹東市人,1962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心理學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醫(yī)學心理研究會副主任,中國教育藝術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創(chuàng)造力研究會委員等職務。
記者:學生參加高考,每個人都會承受不同的壓力,這時候,家長應該怎么做比較合理?
王極盛:大多數家長在孩子參加高考前后,表現為“干著急、亂幫忙、幫倒忙”等現象,有大約七成的家長會親自送孩子去考場,我在北京某中學連續(xù)十八年做高考調查,發(fā)現有的考生由九位家人集體前來陪考,進考場前,一個人一句叮囑的話,除了提醒他認真做題不要馬虎,就是告訴他如果考上名牌大學,事關一生的前途命運等等,你說孩子參加高考本來壓力就很大,家人再這樣反復叮囑,他還能平靜地參加考試嗎?!
學生參加高考,需要家長首先走出以下五個誤區(qū)——第一就是過分關心的誤區(qū),像剛才說的家長送孩子去考場反復叮囑就是過分關心,容易加劇考生的考試壓力;第二是過分監(jiān)督的誤區(qū),有的家長在考前頻繁提醒孩子做題粗心容易丟分的老問題,有的家長小心過度,連孩子接一個同學電話都要審查半天,這些都是不妥的;第三是過分期待的誤區(qū),總期待孩子在考試中超水平發(fā)揮,一舉考入名校;第四是只重視言教不重視身教的誤區(qū),有的家長說得多,做得少,自己做不到,卻要求孩子做到,這樣產生的教育效果是較差的,容易給孩子負面的影響;第五是家長要走出重視孩子身體健康、忽視心理健康的誤區(qū),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表現,一旦發(fā)現孩子連續(xù)幾天出現悶悶不樂的情況,就要及時幫助其調整心態(tài),心態(tài)好了,高考就能成功一半。
在高考前后的一段時間內,家長要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穩(wěn)定的情緒,是考生最需要的;家庭成員之間經常說說笑笑,讓氣氛活潑輕松;家長要記得對孩子說一句話:你只要盡力就可以了,至于高考能考多少分不是最重要的!提醒家長需要重視的,是高考前、高考中盡量保護孩子的身體健康,防止感冒、拉肚子等疾病的發(fā)生,因為這些疾病除了讓考生不舒服,還容易給其帶來消極的心理暗示,認為自己在關鍵時刻掉鏈子是“命不好”“倒霉”,會影響考試的正常發(fā)揮;另外,不建議家長到6月6日晚上,才想起檢查孩子考試用具的準備情況,家長要在6月4日就與孩子一起做檢查,如有問題馬上或第二天解決;另外,對于去考場的線路也要提前熟悉,對堵車等問題提前做好預案,以防考試遲到。
與此同時,家長還要注意不要當孩子的面議論他每門課能考多少分,不要在考前商議孩子的高考志愿問題,不要預測孩子考試結果的優(yōu)劣,而說出許愿或指責的話,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家長不要送孩子去考場。最后一條,就是在高考中間,家長不要拐彎抹角去打探考試情況,這樣會增加考生的心理負擔。我多年來做過大量的考生調查,發(fā)現“家長好心情,孩子好成績”是客觀事實——家長給予孩子寬松愉快的家庭環(huán)境,孩子以放松的心態(tài)應考,結果不少學生在高考中會有超水平發(fā)揮,這些都是有充分科學依據的。
記者:考生如何學會主動、盡快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呢?
王極盛:調節(jié)好心態(tài)是高考成功的一半,考生和家長一定要認識到這樣的道理。怎么調節(jié)學生的心態(tài)呢?現在要面臨高考了,我提兩類方法,第一類是高考心態(tài)調節(jié)的十六字訣——強化信心,優(yōu)化情緒,進入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
強化信心,我有五點建議,第一高考目標要適當,不要超過自己的實力,自己達不到的目標,心理就會受到挫折;第二點不要攀比,每個人情況不一樣,只要考出平時的水平就是成功;第三點不要迷信,有一年臨近高考,我接到一個考生的電話,他說王老師不好了,今年高考我肯定失敗,我說還沒開始高考,你怎么知道會失?。克f我今天早上聽到烏鴉叫了,他說烏鴉叫是我高考失敗的象征!客觀地說,烏鴉叫是很正常的事,這跟考試成功與否有什么必然關系?所以,千萬不要迷信,你一迷信,就容易進入誤區(qū)出不來;第四要積極暗示自己,在心態(tài)不好的時候,要寫一個紙條放在桌子上,告訴自己“我能行、鎮(zhèn)靜、沉著”,這些積極的詞語會幫助你提高信心;第五在高考前幾天走路要挺胸抬頭,步伐強勁有力,這樣都會幫助考生樹立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幸福度。
十六字訣的第二句話是優(yōu)化情緒,以平常心對待高考,我對很多高考狀元進行過訪問,問他們高考時什么心理狀態(tài)?他們說高考就是平常的考試,并沒有什么神秘的;第二要學會深呼吸,只要正確地深呼吸,人的心情就會放松下來;第三是積極向上法,考生心情不好的時候,想想自己十八年生活當中愉快、幸福的事情,把積極情緒調動起來。
第三句話是進入狀態(tài),我提五點建議。第一不要自我加壓,現在有不少考生除了做自己老師的卷子,還做很多其他試卷,現在只要回歸基礎、回歸課本就足夠了。第二條要調節(jié)生物鐘,高考是白天考試,現在不少同學是夜貓子,建議考生現在開始,每天晚上十點半左右睡覺,睡足八個小時,白天人的精神會比較充足。第三個進入狀態(tài)的方法,要體驗各種考試的不同情景,體驗考試的感受,到高考的時候,就會很順利地適應考場。第四條非常重要,北京考生基本上5月25日以后就放假了,自己復習,有的考生放假后只看書、只看筆記,不做卷子,結果高考找不到感覺。建議考生5月25號以后一定每天做試卷,做原來做過的試卷,一做就有信心,練練手,熱熱身,找找感覺。不要做新的、難的試卷,這樣容易挫傷自己的信心。第五,建議考生6月6號晚上不要提前睡覺,按照正常作息時間休息就可以了。
十六字訣的最后一句話“充分發(fā)揮”,養(yǎng)兵千日、用兵一時,怎么充分發(fā)揮呢?戰(zhàn)略上藐視考試,戰(zhàn)術上重視考試。特別對簡單的題目,一定不要馬虎,很多學習基礎好的考生,難題能做出來,簡單的題卻做不出來。有一年高考化學試卷比較容易,我看考生喜笑顏開的,一個女生說今年的化學題太容易了;一個男生說我把化學題做完以后還睡了一會兒,結果,這個男生因為輕視化學題而做錯了很多。
第二點就是運用考試策略和技巧??荚嚥呗院图记珊芏啵覀戎刂v兩個,第一要在寫字清楚的基礎上力求快,有很多父母囑咐孩子寫慢一點兒,讓老師看清楚,但是高考是考時間,時間就是分數,一定要在老師看得清楚的基礎上力求快;第二個重要策略,一定要留五分鐘到十分鐘檢查做完的試卷,不少考生最后沒有檢查,是因為考卷中的難題沒有做完,難題一般第一問、第二問比較容易,第三問很難,考生如果沒有時間做題或者不會做的話,就不要做了。你可以利用這個時間,從頭到尾檢查一遍試卷。
第三,看題做到三個字“準、快、全”,以準為基礎,沒有準,看的越快錯得越多。
第四點,利用發(fā)散性思維,一道題如果一個思路解決不了,就換一個思路;第五要建立知識網絡和體系,把所有知識點融會貫通成為一個整體,到高考的時候每一點一刺激,其他知識點都亮起來了。這就是我跟考生談的強化信心,優(yōu)化情緒,進入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的十六字訣。一般考生的心理問題都可以用這“十六字”解決,我考數學緊張怎么辦?復習緊張怎么辦?都可以用這個方法。
記者:學校方面如何幫助考生疏導心理問題?
王極盛:通過我多年跟蹤國內一些重點中學發(fā)現,在高考前二十天內,班主任老師的重點工作要實現轉移——從以教學管理為主,轉向做好全班同學的心理工作。前些年,中國人民大學附中有一個班主任,他們班四十七名同學,有三十一名考上北大、清華,我問他怎么做好工作的,他說我雖然是英語老師,高考前我的主要任務是抓班里同學的心理工作,我分兩類,一類是全班共同的心理問題,我在班里共同講;我又抓個別同學的心理問題,這樣他能把自己心理壓抑的情緒釋放出來。所以,第一點要做好學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第二點,建議老師要有平和心態(tài),老師要充滿信心,愉快的情緒本身就會感染學生,就會給學生心理上很大的支持和幫助。
第三點,各科老師要協(xié)同工作。我記得一些中學曾有這樣的經驗,對班里的每一個學生、每一科老師集體會診,對每個學生物理存在什么問題?化學存在什么問題?然后采取措施共同攻關,這非常好。
第四點,建議高考前,特別是5月底以后,學生自己的復習時間,學校要設立兩個輔導班子,一個是功課輔導,還有一個心理輔導,同學們會有一些心理問題,找專門輔導心理問題的老師咨詢。這樣做,很有效果。
第五點,從現在開始不要搞倒計時了,很多學校搞倒計時,有時候起了反作用。我問很多考生對倒計時的感覺,他們感覺特別緊張。有一次,我和一位校長談,校長說我做的目的是提醒孩子高考快到了,我說從來沒有一個孩子會忘記高考時間的,學校要主動幫助學生們減壓,單純一個倒計時產生的壞處會大于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