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惟凡
以督查促管理 以管理上質量
文 | 陳惟凡
管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破窗理論”:如果某人打壞了一個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去打爛更多的窗戶玻璃。管理學中,還有一個重要公式:90%×90%×90%×90%×90%=59%。這個公式和“破窗理論”給學校管理以深刻啟示:學校管理應注重細節(jié),核心是落實,關鍵在執(zhí)行力。學校的工作計劃是否落實?對校領導的指令執(zhí)行得如何?學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是否及時發(fā)現(xiàn)與解決?這些問題的評估需要一個權威性的檢查評價機制,需要一個務實的檢查督促組織。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湖南省隆回縣第一中學開始了督查機制的建立。
我校的督查制度力求隨機性、全面性與權威性,對各教育教學崗位和管理服務崗位以及處室、年級、班級的檢查與評價制度化、規(guī)范化,全程跟蹤學校管理工作的落實情況。首先,針對各崗位制訂翔實可行的崗位職責與考評細則,成立由校級領導和中層主任組成的四個督查組,分塊輪流督查。每兩周對各崗位工作全面督查,特殊情況可靈活開展專項工作督查,并及時通報督查結果。對督查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屬首次發(fā)現(xiàn)的予以提醒,不扣分;屬前次通報提醒但仍未解決的問題,予以扣分通報,追究責任。對于因工作失誤或管理不到位而出現(xiàn)的問題,除及時通知相關部門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限期整改之外,學校還將視情節(jié)給予相應處罰;對督查中發(fā)現(xiàn)的亮點工作則予以通報表揚。為了讓督查深入徹底,學校還堅持開展“老問題研究”“亮點聚焦”“以查促改”等督查對話活動,以促進管理改革向縱深發(fā)展。
現(xiàn)在,我們對督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則交給全校教工開展小課題研究,并設立小課題研究專項經費??梢砸粋€人研究一個課題,也可以幾個人研究一個課題;可以處室、教研組為單位研究,也可以年級組、班級為單位研究;教學人員可以參與研究,非教學人員也可以參與研究;有的“老問題”還可以交予學生作為研究性學習課題開展研究。
為使管理更加全面、規(guī)范、有效,在認真總結、反思的基礎上,學校推出了“督查組督查、行政管理人員日常檢查、學生干部定點值日”的三級管理聯(lián)動機制,每級管理都明確職責與分工。行政管理人員的日常檢查是各管理人員根據(jù)工作職責對所分管工作進行的常規(guī)檢查,是三級管理的主體;學生干部值日是學生會、團委會實現(xiàn)學生自治管理的有效形式,主要負責協(xié)助學校對學生的日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重要手段;督查組督查每兩周一次,對學校各崗位工作進行全面檢查,是隨機性的、權威性的工作檢查與督導,落實“一查、一找、一樹”措施,即查問題、找亮點、樹典型,重在查找督查當日存在的問題以及跟蹤前次督查所通報的問題是否解決。
“以督查促管理,向管理要質量”是學校近年來提出的新的管理思路。督查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通過督查督促崗位責任人認真履行崗位職責,使學校管理無死角,層級管理不打折扣。在督查過程中,做到有崗就有督查,對督查中所發(fā)現(xiàn)的亮點與存在的問題詳細記錄,及時匯總,并予以通報,長期堅持。督查結果與教工的績效工資、評優(yōu)晉級掛鉤,與班級、年級、處室和教研組(備課組)的考核評比掛鉤。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學校督查制的有效實施,極大地促進了學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學。教職員工的責任心和凝聚力大大增強,教風、學風、校風不斷優(yōu)化,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湖南省課程改革樣板?!?;2016年在湖南省示范高中網絡督導評估中獲得“優(yōu)秀”。
(作者單位:湖南省隆回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