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何鑫華
創(chuàng)新黨建 服務教育—山東省昌邑市文山中學加強和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紀實
文 | 何鑫華
一個品牌學校的崛起,離不開一個堅強的組織引領。近年來,山東省昌邑市文山中學黨委在黨建上采取了一系列“新舉措”,進一步從細微處夯實黨建工作,以黨建引領、多措并舉的方式努力提高全體教師的綜合素質,加強教學工作的常規(guī)化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抓黨建促學校發(fā)展,抓黨建促全員管理,抓黨建促教學質量。學校黨委積極開展“黨員先鋒崗”“三爭三創(chuàng)三滿意”活動,將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吸納入黨組織中,開展“黨員教師精品示范課競賽”等活動,建立健全黨員教育培訓機制、黨內競爭激勵機制和黨員監(jiān)督約束機制,進一步加強黨員教師隊伍管理。
黨組織關系清理嚴肅認真。按照加強管理、純凈隊伍、嚴肅紀律、從嚴治黨的要求,對所有黨員的黨組織關系進行認真清理。通過清理,準確掌握和填報黨員干部基本信息,建立健全黨員干部個人信息檔案。黨員發(fā)展嚴格把關,遵循“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進結構,慎重發(fā)展”的原則,黨支部嚴把黨員入口關,嚴格入黨審核程序,積極吸收教學骨干、學科帶頭人和優(yōu)秀教師加入共產黨組織,優(yōu)化了黨員隊伍結構。
每一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積淀和特色,但要真正打造品牌學校,就必須在特色發(fā)展上做足功夫。為此,學校積極開展“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教育活動,以文化載體促思想建設。在全校師生黨員中下發(fā)《聽老革命講那過去的事情》等一系列黨性教育教材,組織黨員觀看《建黨偉業(yè)》《周恩來的四個晝夜》等革命電影,熟悉黨的歷史,體會老革命、老黨員們的家國情懷。
像陶行知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學校搭建善行義舉四德榜,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中國夢”的理想信念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以獨特的文山文化,讓獵獵黨旗飄揚在學校師生夢想的天空。
學校在全校師生中廣泛開展背誦、解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活動,堅持價值引領,強化機制保障。在辦公室,在校園里,經常會看到老師間互相提問:“你背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哪些?”不只背誦,老師們更在積極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最近的兩次網絡眾籌活動當中,面對著最初由一人發(fā)到群里的“輕松籌”鏈接,全校教職工一個接一個地、爭相自愿為兩個重病患者捐款,大家在籌款金額里默默地輸上了50、100、200甚至500的數字,以至兩個籌款皆在一天之內就達到了十幾萬元的數目。
相應地,針對黨中央提出的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等四德,學校設立了善行義舉四德榜,對教職工中出現的“愛德、誠德、孝德、仁德”的先進事跡進行張榜表彰,以榜樣的力量引領全校師生社會主義價值觀的踐行。
黨員民主生活會與談心談話活動相結合,完善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組織活動制度。學校黨委每年召開數次黨員民主生活會,圍繞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以改進領導干部的思想與工作方法,提高班子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黨委書記馬花珍同志每次都參加。另外,黨組織班子成員之間、班子成員與普通黨員之間定期進行談心談話。彼此之間的談話真誠、中肯,切中要害,不流于形式,使得每個人的思想通過交流碰撞,達成共識,從而精神得以升華。
隨著時代發(fā)展要求不同,黨建工作手段和表現形式在逐漸創(chuàng)新。學校成立“文山中學精神家園”微信群,全員參與黨的精神文明建設。于子芹校長來到文山中學以后,將原有的人數較少、內容較雜的微信群改革擴大為“文山中學精神家園”,并號召大家積極地將同事介紹入群,所有教職工齊心協(xié)力共同來建設這個大家庭。于校長身先士卒,在微信群中努力營造創(chuàng)設積極向上的氛圍,以不眠不休的精力來散發(fā)著她滿身的正能量。
在黨委的領導下,在學校領導、干部、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的品牌正在逐漸形成。
站位新起點,謀求新跨越。學校關鍵崗位有黨員,困難面前有黨員,突擊攻關有黨員。近年來來,昌邑市文山中學憑借務求實效的黨建工作,篳路藍縷,不斷創(chuàng)業(yè),推動了全校教育教學工作實現新的跨越與騰飛。
在文章的開頭說起的2017年的高考成績,就是全校教學工作實現跨越發(fā)展的表現之一:學校文理共有5名同學達到北大清華的預錄取線,而本科一批上線更是突破1000人。既有入云高山又有綿綿群峰,這個成績是歷史的新跨越。這也正驗證了當時高三全體老師所說的:“老百姓將孩子交給我們,我們就要為他們負責。哪怕嘔心瀝血,哪怕春蠶絲盡,我們絕不能辜負我們的父老鄉(xiāng)親,不能辜負了我們黨的教育事業(yè)?!?/p>
高三的輝煌戰(zhàn)績背后,是高一高二級部的默默奠基。兩個級部的教職工凝心聚力,沉潛積蓄,用他們求真務實又富創(chuàng)新進取的精神打造出了高一高二的新樣態(tài)與新氣象。從兩個值班日記片斷或可窺見一斑。
校6月18日值班記錄:
早晨5點30分,伴著那一道亮麗的光線從云層射出,文中校園“熱鬧”起來,值班組老師按照分工深入到各樓層巡查;大量非值班領導、班主任及老師陸續(xù)到來。呂主任、元主任來到后積極參與到級部管理當中;部分前來應考的濰坊市外學生及家長也早早地來到學校,徜徉在校園的林陰道上。教學樓上,多數班級已經開門,學生按照自己的計劃各自忙碌著;6點時,大部分班級人數達到一半以上;6點15分,早讀狀態(tài)全部開啟。
高二級部6月18日值班記錄:
6點45分,張照賢主任,高琰騰、朱麗華、范慧君、張瑜等老師早早來到教室候課,劉迎飛老師更是提前一節(jié)課到辦公室為學生開課做準備。沒有硬性的要求,全憑責任良知的驅使,從干部到教師無一倦怠,春蠶吐絲,落紅護花。他們不僅僅是我們教師隊伍的驕傲,也是我們教師行業(yè)愛崗敬業(yè)的完美寫照。他們這種“蠟炬成灰”的敬業(yè)精神感動著文中學子樂此不疲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
正像于校長所說,這些字里行間,無不體現出文山中學每一名普通老師的教育情懷,而這真實而樸素的情懷正是文中全體教職工的寫照。
在學校新樣態(tài)引領下,該校各級部教育教學皆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全國基礎知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大賽中,高中三個級部有100多名學生脫穎而出,300多人次在全國中學生數理化競賽、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大賽、全國地理科技大賽中獲獎: 96名優(yōu)秀學子在全國中學生基礎知識與創(chuàng)新能力大賽中獲獎,其中有兩名同學分別以高二組山東省第二名和高一組山東省第一名的好成績強勢晉級;在第十一屆“地球小博士”全國地理科技大賽中,有83名同學分別榮獲一、二、三等獎;在2017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中,1名同學獲國家級三等獎,兩名同學獲省級一等獎,1名同學獲省三等獎……
在由清華大學組織的“中國大學選修課程文學寫作考試”中,2014級11班宋少煜同學以總分82分的成績位列全國第二名;在剛剛落幕的“第十九屆語文報杯作文大賽”中,高三9班劉蓓蓓同學獲得一等獎,4名同學獲得二等獎,兩名學生獲得三等獎;2017年1月16日,學校6名田徑運動員斬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這在昌邑運動史上尚屬首次,文山中學由此跨入山東省體育運動強校行列;同時,學校“中學生手球課程”“奧林匹克頭腦風暴課程”“機器人競賽課程”“制作發(fā)明課程”“中學生航模課程”“校園詩詞課程”六大品牌課程的推進實施,引來了國家體育總局專家來校選拔后備人才,和安徽省合肥三中簽約友好學校;“體育節(jié)、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讀書節(jié)”四大育人課程,也于潛移默化中培育了學生的家國情懷……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艱苦的付出固然充滿了各種艱辛,但隨著曙光的到來,一切付出都會讓人感到值得。展望未來,山東省昌邑市文山中學在黨的領導下,必將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將學校辦成社會滿意、家長放心、學生向往的昌邑名校,成為昌邑乃至山東省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山東省昌邑市文山中學的高考成績讓昌邑老百姓心里滿是嘆服。這個招生原本并不占優(yōu)勢的學校,經過全校領導與師生三年的共同奮斗,高考卻結出了累累碩果:據不完全統(tǒng)計,文山中學文理共有5名同學達到北大清華的預錄取線,而本科一批上線更是突破1000人。
是什么樣的工作品牌創(chuàng)建,讓學校在這短短幾年中實現成績的大突破?讓我們走進文山中學,看看學校成績背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