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琥
【摘要】責任感是一個人對其周圍的人、事、物所產生的一種使命感和義務,并將這種心態(tài)轉化為行動。目前我國的教育方式一直都是應試教育,這種教育方式使很多學生尤其是高中生產生自我責任感不強,社會責任感低下的現象,同時因為敏感的年齡段,使這一階段的學生出現做事不計后果的沖動事件也屢見不鮮。如何在教學中,尤其是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成為目前急需解決的課題。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 學生 責任感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3-0126-01
從社會角色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如果想得到社會的認可,就必須承擔一定的責任;另外,從一個個體來說,一個人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必須具備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來源于個體本身的強烈的自我責任意識,而高中生則是自我意識樹立時期,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培養(yǎng)生學的責任感成為現代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 歷史教學對高中生社會責任感培養(yǎng)的必要性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幫助學生迎接高考,走進一個自己理想的大學校園,教師更多有是需要幫助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培養(yǎng)們的能力,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讓學生在這個敏感的時期樹立正確的做人準則,指導學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做學問?!傲簡⒊f“少年智則中國智,少年強則中國強”,高中生承擔的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國的未來,所以對中學生進行歷史責任感的培養(yǎng),既順應了時代的需要也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高中是一個人樹立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需要大量的科學知識幫助學生將人生觀樹立起來,如果一個人的品格一旦樹立起來就不會輕易改變,所以,歷史責任感要從高中時期培養(yǎng)。
從學科上來看,歷史是人文學科,歷史注重的是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正附合高中生責任感的培養(yǎng),歷史學科有非常豐富的內容,其中更包括了人的各種行為和思想的方方面面。因此,想要提高高中生的思思想品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就要對高中生進行歷史教育,這樣可以增強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從這一點上來看,歷史學科具有其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歷史教師可以利用進行歷史教學中針對歷史中出現的事件進行愛國教育,更具有獨特的意義。所以歷史學科的性質決定了這一學科在高中生責任感培養(yǎng)中的重要地位,而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更要根據現在新課改的要求,將現代社會賦予高中生的歷史使命成功的交付學生,教師在歷史教學中將培養(yǎng)中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的重擔勇敢的承擔起來。
二、利用歷史中的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跡感染學生
高中歷史縱橫古今,囊括海內外,教材豐富多彩,其中歷史課程標準更是從歷史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出發(fā),教材內所選取的人物和事件都是古今中外曾出現過很多的英雄模范人物,這些人物都具有高尚的品質和堅強的意志,同時還具有高度的責任感,這些都會成為高中生學習的榜樣,另外高中歷史課本的事例都不是簡單的說教,都通過生動的具體的人、事、物的結合使歷史事件象一個一個小故事一樣展現在學生面前,以生動形象的歷史故事來熏陶和感染學生,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責任感的確立。
三、 責任感不僅是能擔當,還要愛國
學生可以在歷史課上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了解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更加了解中國為人類做出的杰出貢獻,增強民族自豪感;同時更加了解近代中國多舛的命運,中國人民奮起抵抗外來侵略的史實,和在這期間中國人民捍衛(wèi)中國和仁人志士為救國而展現出的壯志凌云的氣志,進一步教育學生學會愛國,所以教師可以以歷史課堂為依托,來培養(yǎng)中學生對民族和國家的責任,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和社會責任感。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歷史教師堅持做到實事求是,有的放矢,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F在的學生,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定的社會里,戰(zhàn)爭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做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應有的責任感和民族自尊心與責任感都不可消磨。在講解歷史事件時,如鄭成功收復臺灣,平定噶爾丹分裂勢力和大小和卓的叛亂,擊退沙俄對我北部地區(qū)的侵犯,保證國土的完整,都需要讓學生明白,這些都是真實發(fā)生過的歷史事件,也是我們的祖輩們維護民族利益和國家統(tǒng)一的歷史事實,這是中華民族歷史的進步,所以今天我們同樣要維護好民族的利益和國家統(tǒng)一,這是愛國之舉。利用歷史講愛國,我覺得最有意義的是中國近代史,滿目瘡痍的近代史不但給中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更突出的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更增加了愛國素材。所以說,在進行歷史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把握好歷史信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
四、讓歷史為現實服務,合理的引導學生
我國現代教育雖然還沒有進行根本性的改革,依然是應試教育。高中教學的根本出發(fā)點還立足于高考,但是隨著新課標的施行,如何讓學生在這種大環(huán)境下得到更多的知識和能量已經成為現代教學的另一個出發(fā)點,所以在進行基礎知識傳授的同時,不忘能力的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讓歷史教育更加顯示其應有的生命力,這就要求歷史教師做到歷史教學與現實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安春梅.淺談學生歷史責任感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中學版),2009,(09).
[2]謝其安.如何在歷史課中開展情感教育[J].基礎教育研究,20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