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m英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達到語言的綜合運用。閱讀是一種復雜且關(guān)注聽、說、讀、寫四能并進的綜合性學習活動。閱讀是語言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具有正確的閱讀技巧,為其終身學習打下基礎。然而,農(nóng)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不樂觀。閱讀教學一直是一些英語教師教學中的軟肋,筆者認為教師對閱讀教學的本質(zhì)缺乏深刻的認識,對閱讀教學策略與模式的學習、領(lǐng)悟、探討得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閱讀教學質(zhì)量。如何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筆者從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兩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當前農(nóng)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聽課及自己上課的過程中,看到部分老師面對閱讀教學時,缺乏較好的教學能力、有效的教學策略與靈活的教學方法?,F(xiàn)階段農(nóng)村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注重跟讀,忽視對閱讀材料的理解
很多教師上閱讀課時,把大量的時間放在讀上,Read after the tape/teacher/in pairs/in group,簡單機械重復讀,只能使讀變得枯燥乏味,沒有通過讀去獲取材料信息。所以,如何正確處理閱讀材料,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中出現(xiàn)的新單詞、新句式,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也是如今擺在閱讀教學中的一個問題。
2.注重聽說,忽視對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閱讀課的主要目的是從語篇中獲取信息,而不是學單詞和句型。有的老師在教授PEP六年級上冊“What does he do?”時,缺少對語篇的整體把握,請同學找生詞reporter,using,type,secretary,hard等,讀生詞,講解生詞,把閱讀課上成了詞匯課。因此,許多學生在閱讀時,往往希望讀懂每一個詞,一遇到生詞,沒信心閱讀,自然也就放棄,這不利于他們形成較好的閱讀習慣。長此以往,學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而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3.注重細節(jié),忽視對語篇整體的感悟
很多英語教師教學中注重句型教學,把語篇講得支離破碎。而忽視閱讀教學,在閱讀教學中只注重語言表層信息的吸收和操練,而忽視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語言完整表達某一話題的能力,影響學生對完整語篇的感知和理解。
4.注重講授,忽視對閱讀策略的指導
例如,一位教師采用任務型教學法講授高年段閱讀課Hobby主題Read and write時,讓學生讀一遍就完成任務,如Whats Johns hobby?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robots,which club do you join in?I like reading.Who can I call?教師只關(guān)注問題的結(jié)果,沒引導好學生如何捕捉語篇的關(guān)鍵信息來完成任務,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與交流時間與空間,缺乏閱讀策略過程的指導。長此以往,阻礙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
5.注重問題,忽視問題能否引發(fā)學生思考
同樣的閱讀材料,有的教師這樣問,學生思維活躍;而那樣問,課堂卻冷場。這正是由于教師在教學中對問題的設計不到位而造成的。有的問題設計過于簡單,有的問題設計難度過大。
6.注重課本,忽視對閱讀外延的拓展
大部分教師的閱讀教學只局限于教材中內(nèi)容,局限于課堂上短短的時間,這樣學生其他閱讀能力慢慢隨之受制約。教師應巧妙地引入學生生活中,在合適的機會為孩子提供難度相當?shù)牟牧?,如五上My week中Read and write后設置Let the Ss look at their own schedule and complete the dialogue,做到英語生活化。
二、針對出現(xiàn)的問題提出閱讀教學的策略
閱讀課可分為閱讀前(pre-reading),閱讀中(while-reading)和閱讀后(post-reading)三個階段進行教學。在閱讀前,教師可以利用多種活動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閱讀中,教師應以課文為載體,創(chuàng)設豐富的語境,引導學生接觸和理解所學語言;在閱讀后,教師應引導和幫助學生內(nèi)化新知識,運用所學語言。
1.閱讀前
閱讀前活動旨在為學生閱讀文章,了解文章大意作準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下幾種閱讀前活動:
(1)利用圖片歌曲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
(2)師生問答,喚醒學生已有生活經(jīng)驗,主題質(zhì)疑。以師生對話的方式進行Free talk,巧妙地將背景知識傳輸給學生,再圍繞主題設計問題。如在教學PEP Book 7 Unit2 Ways to go to school Read and Write 《Different ways to go to school》這一課時,學生對by ferry,by sled不夠熟悉,筆者事先從網(wǎng)上下載一些相關(guān)的圖片,然后與學生談論有關(guān)的背景信息。如:How many ways can you think of to go to school?通過簡單的問答去喚起學生已有積累的知識與生活經(jīng)驗,那么課文中的理解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3)教學影響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生詞,降低閱讀難度。對于這類生詞,教師應在閱讀前指導學生預習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借助圖片或?qū)嵨飳W習生詞,用表演的方式介紹或解釋生詞,聯(lián)系上下文猜測生詞等方式幫助學生掃清詞匯障礙。
2.閱讀中
著名的英語教學專家王篤勤在其《英語教學策略論》中指出:“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的策略性?!币虼嗽陂喿x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While-reading是學生自己閱讀的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理解關(guān)鍵信息,去獲得關(guān)鍵信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分層次閱讀,具體可分為初讀感知大意,精讀關(guān)注細節(jié),品讀突破難點。并邊讀邊完成一些任務,而這些任務的編排應逐漸由易到難。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傳授閱讀技巧,加強策略指導。
(1)運用略讀,快速瀏覽,整體理解語篇
略讀(Skimming)又稱“跳讀”,是一種專門的非常實用的快速閱讀技能。這就要求讀者有選擇地進行閱讀,可跳過某些細節(jié),以抓住文章的大概,從而加快閱讀速度。因此,在閱讀語篇的過程中,一開始的瀏覽與略讀是必要和有益的。當遇到生詞和生句時,請把它跳過去,只求讀懂大意。例如,PEP五年級上冊老師在講授My week主題時,以情境性問題為突破口,引導學生略讀,找出答案:T:What does Robin often do on the weekend? Watch TV or play sports?Lets listen。這個問題指向的是學生能通過略讀,了解語篇大意。
(2)分段精讀,注意細節(jié),分析解決問題
精讀,即在瀏覽的基礎上,讓學生細細閱讀選文,深入理解語篇。強烈的目標意識是閱讀成功的關(guān)鍵。為此,閱讀任務的設計必不可缺。Smith和Elley曾指出:“兒童只有在被給予難度與其能力和水平相當?shù)娜蝿諘r,才會學得最好?!边@說明設計的任務必須要適度。精讀課文是一節(jié)課中最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不僅要讀通課文,還要讀懂課文;不僅要理清課文的主要脈絡,還要對語言、句式結(jié)構(gòu)進行系統(tǒng)學習。而以任務促讀,以讀完成任務,能使學生的閱讀思維更加活躍,有效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師應給學生更多獨立閱讀的機會,引導他們反思閱讀中遇到的困難,然后分析并解決問題。
如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3“What would you like?”中Read and write 的Robin will cook today的語篇,在閱讀前,教師可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片。然后提問:Whats Yifan ‘s favourite food? Whats Yifans grandpas favourite food?同學們的回答非常精彩。Yifans favourite food are ice cream and onions.Grandpas favourite food is chicken.通過精讀完成“Look at the picture,read the passage and finish the sentences”的閱讀任務。接著為教師新開的restaurant招聘經(jīng)理和服務員活動,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語境中提高英語表達與閱讀能力。
(3)品讀感悟,深層理解,體會語言結(jié)構(gòu)
在精讀課文后,為檢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可小組進行以“表演+朗讀”的方式,再次深入品讀課文。如PEP五年級上冊Uint5“What can you do?”“話題中的“Who can be my friend?”一課,就是要求學生能夠?qū)φZ篇內(nèi)容進行表演,表演friendly,funny,speak English and Chinese,do some kung fu,play ping-pong,swim. 通過表演來直觀表現(xiàn)課文的內(nèi)容,把課文讀活,提高學生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
3.閱讀后
Post-reading是讀后理解性的檢測環(huán)節(jié)。閱讀后的拓展延伸,是鞏固和運用所學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旨在練習,鞏固和拓展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所學的語言知識,并培養(yǎng)其說和寫的能力。
閱讀后要即時檢測,注重實效。閱讀后活動常有如下活動:
(1)聽錄音,跟讀并模仿語篇
聽課文錄音并隨錄音跟讀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因為錄音所提供的語言是標準地道的英語,是學生學習的樣本。搞好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和語感,以及正確的模仿能力和表達能力,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復述
復述是一種比較有挑戰(zhàn)性的口語練習。在學生了解閱讀材料的內(nèi)容并掌握了生詞的情況下,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掛圖或板書的關(guān)鍵詞語復述閱讀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
(3)仿寫或續(xù)寫
閱讀只是一種語言輸入,最終要轉(zhuǎn)化成語言輸出,閱讀才有意義。而“說”和“寫”是語言輸出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利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以讀促說,以讀促寫”。在掌握語篇之后,教師可以設計填空式寫作練習,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內(nèi)容,進一步鞏固本節(jié)課所學的主要句型和語言點。
(4)拓展文本,處理一篇同等難度的文章
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自主閱讀的能力,教師可以給學生呈現(xiàn)一篇同等難度的語篇,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與策略,發(fā)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此外,還要讓學生廣泛閱讀,豐富閱讀訓練方式,提高學生理解能力。
總之,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實現(xiàn)閱讀教學的目標。成功閱讀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語感,提高閱讀能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zhì)。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qū)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