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凌云+王鳳玲
摘 要:現(xiàn)在的小學生大都嬌生慣養(yǎng),沒有經(jīng)歷過挫折,遇到問題時常不知所措。因此,讓學生接受挫折教育,使他們?nèi)姘l(fā)展成為必然。所以,挫折教育成為教育教學中的一個重大課題。對此,教師應結(jié)合教學實際,尋找進行挫折教育的措施,以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fā)展。
關(guān)鍵詞:挫折教育;原因;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7-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7.121
現(xiàn)在的小學生,大多以獨生子女或兩個居多。而且,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在家中的待遇也隨之提高。很多小學生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無憂無慮,很少參加生活勞動,一旦遇到問題,就不知所措,六神無主。因此,加強小學生的挫折教育,讓學生經(jīng)受挫折,面對挫折,正確處理挫折,是每一位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 提供機會,讓學生經(jīng)歷困難和挫折
小學生缺乏面對挫折的能力與勇氣,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但關(guān)鍵是家長和學校的因素。對于學校而言,雖然現(xiàn)在在進行課程改革,但由于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仍然以抓學生的成績?yōu)橹鳎瑢τ趯W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包括挫折教育,很少重視。就是有這方面的活動,也只是走形式而已。一方面,出于各方面因素的考慮,學校往往把學生禁錮于教室大樓之內(nèi),使學生很少有機會與外界接觸,見識少,孤陋寡聞,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另一方面,對于教師來說,同樣受成績考核的影響,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抓學習上。對于班主任來說,除了抓學習以外,還以抓紀律為主,以學生不出事為最高原則。至于挫折教育,則考慮的很少。
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育即生活。學生生活在這個五彩繽紛的社會里,不能不與這個社會接觸,不能不受這個社會影響。學生就像彈簧一樣,越壓反彈力就越大。知道這個道理,如果對學生的期望越高,就會使自己對學生的能力估計不足,就會使學生對外界的向往更迫切。因此,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都要讓學生廣泛接觸社會,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經(jīng)受風雨的洗禮,經(jīng)受大浪的沖擊,通過鍛煉,樹立承受挫折的信心,鼓起挑戰(zhàn)挫折的勇氣。
二、教給方法,學會處理問題
學生的一生中不能不遇到挫折,為了幫助學生能戰(zhàn)勝挫折,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滲透。
1.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挫折教育不能只喊在口上,如果在教學中只通過口頭說教讓學生如何堅強勇敢,如何面對挫折等,往往效率很低。新課改非常重視情境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和體驗,以加深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因此,有目的的創(chuàng)設(shè)情境,有利于讓學生最多地接觸一些挫折,從而培養(yǎng)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例如,開學之初,可組織軍訓;平時讓學生堅持一項體育鍛煉,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蚣彝趧?、結(jié)合教學實際進行一些課題探究活動等,都是在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面對挫折的好方法。
2.注意觀察。注意觀察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表現(xiàn),有利于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通過鼓勵和耐心細致的教育工作,有利于使學生正確對待,盡快從挫折中走出來。當學生遇到挫折時,教師不要越俎代庖,替學生做決定,而應多加指導,向?qū)W生建言進策,教給他們一些解決困難,克服挫折的方法。最后如何解決,由學生自主決定并實施。
3.幫助學生學會解脫。學會解脫就是啟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安慰。例如,當平時學習一般的學生偶爾在一次考試時成績很好,教師要表揚和鼓勵,同時提醒不要驕傲,要繼續(xù)努力;當平時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突然在一次考試時成績不好,教師千萬不對其進行責備,要幫助他尋找原因,這對于緩解學生的心理負擔有一定的好處,能促使學生從心理上卸下包袱。
三 、開展專題講座,給學生樹立榜樣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強,榜樣對其行為的形成和改變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根據(jù)這個特點,班主任可利用主題班會,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通過開展專題講座,讓學生了解一些勇于戰(zhàn)勝挫折和困難的典型人物的事跡。
例如,開展貝多芬專題,通過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貝多芬的生平,知道他在28歲時,耳朵就失聰了。在聽不到聲音的情況下,他以頑強的毅力,創(chuàng)作了許多著名的交響曲,在世界上廣為流傳;開展“保爾專題”,通過讓學生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了解保爾·柯察金在革命烽火和艱苦環(huán)境中的成長歷程。他為了革命工作,身體殘疾了,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但他勇敢地與挫折抗爭,在疾患隨時奪去他生命的情況下,寫出了影響一代代人的長篇巨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開展張海迪專題,讓學生了解張海迪身殘志堅自學成才的事跡。這不僅有利于小學生從榜樣身上獲取戰(zhàn)勝挫折的勇氣和力量,增強克服困難和挫折的信心,而且有利于學生加深對坎坷人生的理解。即任何成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經(jīng)歷了許多磨難和挫折后才能成功。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樣:不經(jīng)歷風雨,難以見彩虹。
四、家校溝通,共同培育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的影響舉足輕重。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健康成長非常關(guān)鍵。對于現(xiàn)在父母來說,雖然文化水平提高了,但教育孩子的方法還不夠科學。由于望子成龍的心情太迫切,因而對學生的要求盡力滿足,對孩子的保護過于過度。節(jié)假日也不放過孩子,不是讓孩子在家做作業(yè),就是送去各種補習班、特長班學習,使孩子缺乏自由活動時間,缺乏接觸社會的機會,缺乏承受失敗的心理準備和獨立的應變能力。因此,教師可通過家長會,或利用QQ及微信等方式,幫助家長掌握正確教育的方法,共同幫助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對于家長來說,起碼要做到以下方面。
1.樹立挫折教育意識,認識抗挫教育的重要性,有意識地讓孩子接觸生活,參與到各種活動中去,體驗生活、經(jīng)歷挫折。
2.當孩子遇到挫折時,不要責怪,要鼓勵孩子積極面對,克服困難,培養(yǎng)他們抵抗挫折的勇氣。
3.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孩子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包辦。
綜上所述,開展挫折教育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更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任務。只要認識到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就能促使小學生健康成長,終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