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超
【摘 要】本文分析了網絡信息的特點,闡述了網絡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同時也研究了應對網絡化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應該充分意識到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合理運用網絡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關鍵詞】網絡化;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影響;對策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人們已經走進了“信息化社會”。這些高科技的產品的出現(xiàn)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人們的生活也早已離不開這些高科技產品。同時,網絡等媒介的出現(xiàn)開拓了大學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大學學生的知識面,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也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們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環(huán),做好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為祖國建設打下一個良好的思想基礎,是當前高校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學結合生活實際,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實用性?,F(xiàn)階段,網絡化的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已經在我國的很多地區(qū)施行,提高了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鮮活力和活潑性。那么,網絡化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有什么樣的影響呢?如何解決網絡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問題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網絡信息的特點
不同于傳統(tǒng)媒體,新時期的新媒體信息容量十分龐大,尤其是網絡這一媒介,具有十分豐富的信息。隨著科技水平的迅速發(fā)展,世界成為了一個整體,世界各國人民生活在這個“地球村”里,國家和國家之間可以進行信息交流和溝通,人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信息化”時代。人們可以在網絡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話題,無限制的和其他人進行交流,更可以從網絡上獲取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等等。
網絡將世界各國人民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打破了空間和時間上的局限性,極大的拉近了各國人民之間的距離。每個人都有上網的權利,在上網的過程中沒有身份的限制和歧視,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網絡上人人平等。人們在上網的過程中,可以針對一個新聞熱點或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且可以和其他人進行討論,分享自己的心得。
過去,人們想要查閱相關資料和信息時,必須借助圖書館、資料室等十分傳統(tǒng)的方式進行查閱,并且人們在查閱的過程中必須小心謹慎,否則十分容易漏掉一些相關信息和內容。而在網絡上查閱相關資料和信息時,只需要在檢索頁面輸入想要查詢的內容,即可得到十分全面且廣泛的資料查詢結果。在這一過程中,網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從搜索的內容中挑選資料,縮短了網民查詢資料的時間,大大提高了網民查詢資料的效率。同時,所查詢的資料也十分全面、有效,受到了網民的青睞。
二、網絡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
網絡作為一種新興媒體,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廣大群眾的好奇心,使人們迫切想要接觸網絡。而在網絡環(huán)境中,它是一個虛擬的,涉及范圍十分廣泛的世界,由于信息量十分龐大,網絡上充斥著各式各樣的思想政治文化和思想道德觀念。同時,網絡還是一把雙刃劍,人們在感受到網絡的方便、快捷的同時,網絡也對人們產生著很多的負面影響。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大學生由于缺乏社會閱歷,其辨別能力存在一定局限,且思想道德體系尚未完全形成,極易受到網絡上的不良信息的侵害。受這些不良信息的影響,極易讓我國的在校大學生產生負面情緒甚至最終迷失自我,喪失社會主義信仰。
在我國的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完成的,教育者在整個教育工作中占有主體地位。然而在網絡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很大一部分的教育者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fā)展甚至與這個時代脫節(jié),無法獲得更新的信息。大學生可通過上網查詢的方式獲得很多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但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于年齡和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響,沒有接觸過網絡,或使用網絡極不熟練或者根本就不會使用網絡。這樣的結果往往導致教育者在面對網絡時不知所措甚至手忙腳亂,不僅自身查詢網絡變得困難,也不利于利用網絡開展相應的思政工作。
但另一方面,通過網絡化建設,能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我們生活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速度和質量是兩個最基本的要求??萍际巧鐣l(fā)展的第一生產力,也因此在這樣的世界中,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更應該積極運用先進科技,順應社會發(fā)展的潮流,提高效率。能夠通過網絡這一有效平臺,將信息進行良好的整合與傳達,促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提升。
三、應對網絡化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對策
1.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是我國高校教學工作中的題中之義。通過網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文明上網意識,增強學生的自控能力,從而形成一個文明上網的氛圍。從而削弱網絡負面思想對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促進學生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形成。
2.合理運用網絡平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可以合理利用網絡的優(yōu)勢特點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比如,可以進行一些網上問卷調查,先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再根據(jù)所了解的內容增設一些教學模塊,幫主學生正確看待網絡中的各種問題。在校園網上建立一些和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趣味內容,學生在感受到樂趣的同時,也接受了相關思想政治教育。
3.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的引導作用
網絡上的信息量十分龐大,并且涉及的范圍十分廣泛,容易對學生形成復雜的影響。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網絡特點,強化對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的傳播,通過深入貫徹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和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來改造當代大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高舉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此外,高校還可以積極通過校園文體活動的建設工作,強化學生自信心,激發(fā)大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潛能,讓學生在充分了解自身意義的基礎上,提高思想層次,形成正確而積極的社會主義價值體系。
參考文獻:
[1]彭康,胡繼紅.淺談網絡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01,01:11-12+15.
[2]李洲.淺談網絡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才智,2010,20:237.
[3]王冰花.淺談網絡化對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商業(yè)經濟,2004,03:117-118.
[4]任青.網絡化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9,09: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