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華+胡芳
摘要:公安微博已成為警民交互的重要媒介,如何客觀地分析和衡量公安微博的社會影響力變得越來越重要。結(jié)合新媒體在虛擬社會中的傳播規(guī)律,以及公安微博自身的特點與社會作用,從微博影響力的廣度、深度、強度等方面著手,研究建立公安微博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并采用模糊綜合評價與線性加權(quán)相結(jié)合的方法來度量公安微博影響力,為公安微博的進一步完善提供了理論指導和依據(jù),也為其它微博影響力的全面評估提供了借鑒。
關(guān)鍵詞: 公安微博; 線性加權(quán); 模糊綜合評價; 微博影響力; 量化模型
中圖分類號:TP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33-0184-03
Abstract:As public security micro-blog becomes an important medium to contact police and the public, how to objectively analyze and measure the social influence of the public security micro-blog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Combined with the propagation law of new media in the virtual society, as well as the own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security micro-blog and social role, from the breadth, depth, strength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of micro-blog. 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public security micro-blog, and the method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linear weighted combination to measure the security of micro-blog influence, and provides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basis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public security of micro-blog,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other government micro-blog's influence.
Key words:Public security micro-blog; Linear weighted metho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icro-blog impact; Quantification model
1 引言
隨著“以用戶主導”的Web2.0時代的到來,門戶網(wǎng)站、政務微博和微信逐漸成為政府在新媒介環(huán)境下信息發(fā)布、輿情反饋的新興平臺,“微政務”也成為群眾關(guān)注的熱點。公安微博,作為一類特殊的政務微博,是指以公安機關(guān)或者民警真實身份在網(wǎng)上開通的[1],以警務信息實時發(fā)布、傳播以及獲取為主要目的互動平臺[2]。公安微博作為公安機關(guān)的網(wǎng)絡延伸,肩負著新時期和諧警民關(guān)系,建立新型群眾路線的重任。
目前國內(nèi)外對政務微博的研究比較成熟,但對公安微博的研究還稍顯薄弱,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對公安微博的綜合性研究,重點介紹公安微博的成長歷程和功能特點[3];二是對公安微博的具體用途和面臨困境的研究[1];三是對公安微博在應用方面的經(jīng)驗交流,很少有針對公安微博影響力的研究,僅有于藝飛,沙貴君通過構(gòu)建覆蓋指數(shù)和參與活躍指數(shù),定量研究公安微博影響力[4],但評價因素單一。另外趙阿敏,曹桂全基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來研究微博的影響力[5],卻未建立評判模型;蔡婷采用模糊多屬性評價法,以粉絲量、原創(chuàng)博文數(shù)、被提及量等互動性指標建立影響力評價體系,但缺少微博規(guī)范度、認可度層面的度量[6];還有學者通過PageRank算法或者模糊綜合評價研究微博影響力 [7],但多存在評價指標不全面的問題。
鑒于以上情況,為幫助公安機關(guān)準確評價公安微博的實際運行效果,本文在公安微博特征和政務微博影響力研究的基礎(chǔ)上,構(gòu)建公安微博影響力的評價指標體系,并運用模糊綜合評判和線性加權(quán)相結(jié)合的方法進行量化評估。
2 公安微博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構(gòu)建
2.1 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框架
在公安微博自身特點和新媒體傳播主要規(guī)律的基礎(chǔ)上,借鑒國內(nèi)外已有的政務微博社會影響力評估體系[8][9],將定性評價與定量分析相結(jié)合,從微博規(guī)范度、影響力廣度、影響力強度、影響力深度、社會認可度5方面入手,建立公安微博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其結(jié)構(gòu)如圖1所示。
2.2 評價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含義
2.2.1 微博規(guī)范度評價指標
從新媒體傳播的角度看,公安類政務微博的規(guī)范度對其權(quán)威性和影響力產(chǎn)生較大影響。其中微博頭像的區(qū)分度、賬號等級是基本因素,同時還要考察微博行文是否嚴謹,語言風格是否網(wǎng)絡化,但不低俗。
2.2.2 影響力廣度評價指標
公安微博作為一種特殊的微博,在微博影響力廣度評價指標選取上,不僅要考慮微博的粉絲數(shù)、關(guān)注數(shù)等主體覆蓋度,同時更要重點考察該微博的服務區(qū)域范圍和所屬專業(yè)警種。比如一個市局公安微博的影響力大多高于縣局公安微博,一些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警種(如:交警)的微博影響力也要大于‘冷門警種(如:水警)的微博。另外在微博中是否綜合使用圖片、視頻、動畫、音樂等多媒體要素,也很大程度上影響微博傳播的廣度,所以媒體覆蓋度也納入指標中。
2.2.3 影響力強度評價指標
微博的傳播力一般包含:原創(chuàng)發(fā)博文數(shù)、日均引用數(shù)和評論數(shù)。公安微博由于自身特點,博文數(shù)量都不太多,要提高自身影響力,防止被其他微博“刷屏”,就必須將博文的發(fā)布時間納入考察,一般中午12:30—13:30和晚上的10—11:30發(fā)博文被瀏覽和評論的幾率最高。另外公安微博的話題產(chǎn)生、掌控能力,主題分類的合理性也是微博影響力強度的重要指標。
2.2.4 影響力深度評價指標
評價微博影響力的深度,重點看該微博與粉絲的互動情況,所以該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三個二級指標: 微博被轉(zhuǎn)數(shù)、微博被評論數(shù)和私信數(shù)。
2.2.5 社會認可度評價指標
一個有影響力的微博一定具有較高的社會認可度,所以本文將微博的社會認可度作為公安微博影響力的評價指標,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考察: 交互服務能力、平均點贊數(shù)、評論傾向和媒介推薦度。
3 公安微博影響力模糊線性加權(quán)評價研究
3.1 評價指標權(quán)重的設(shè)定
對影響力評價指標的權(quán)重設(shè)置采用常用的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層次分析法)系統(tǒng)工程方法[9]。首先,按照公安微博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設(shè)置專家調(diào)查問卷。本次問卷表共發(fā)出25份,其中公安政工部門8位、電子政務專家5位,新聞傳播領(lǐng)域?qū)W者8位,資深新媒體人士4位。其次,構(gòu)造相應的權(quán)重判斷矩陣。最后,對判斷矩陣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一致性檢驗,并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到如表1所示的公安微博影響力評價指標和權(quán)重分配表。
3.2 建立影響力評價集
按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在本微博影響力評價模型中將各因素的評價結(jié)構(gòu)設(shè)為5個等級,即V={V1,V2,V3,V4,V5}={強,較強,中,較弱,弱},同時量化評判結(jié)果,對評判結(jié)果的每個級別給出具體分值,則列向量C={C1,C2,C3,C4,C5}T=(100,80,60,40,20)T。然后請10位對公安傳播和政務微博有實際經(jīng)驗的專家,對“平安渝中”、“重慶交巡警”、“平安奉節(jié)”三個具有代表性的重慶公安微博賬號進行評判,再分別建立評判模糊矩陣R,即每個微博對應有5個評價矩陣:影響力規(guī)范度評價矩陣R1,影響力廣度評價矩陣R2,影響力強度評價矩陣R3,影響力深度評價矩陣R4,社會滿意度評價矩陣R5。三個公安微博各因素評價的結(jié)果如表2所示。
3.3 基于線性加權(quán)的模糊變換
設(shè)U={U1,U2,U3,U4,U5}為公安微博的綜合影響力,Ui表示評價集中的一級指標;W={W1,W2,W3,W4,W5}為一級指標權(quán)重。從表1可以看出,綜合評價公安微博影響力的二級指標較多,這就導致各因子的權(quán)重系數(shù)都比較小,差距不大,量化微博影響力時會出現(xiàn)分數(shù)集中的現(xiàn)象。因此,在運算中采用了考慮所有指標的線性加權(quán)求和方法進行計算?,F(xiàn)在以“平安渝中”公安微博為例,根據(jù)影響力評判集,分別進行各子模糊變換。
同理,可按該方法逐一求出“平安奉節(jié)”、“重慶交巡警”公安微博賬號的影響力量化結(jié)果:P2=75.1和P3=87.3,則可以得出這個三個公安微博賬號的影響力排名是P3> P1> P2。該排名順序與重慶政務微博排名榜一致,但是本方法不但給出了微博影響力的量化結(jié)果,同時給出了微博在各影響因子上的優(yōu)劣情況。
4 結(jié)論
通過理論分析與實證案例調(diào)研,本文基于公安微博特點及新媒體傳播機制,構(gòu)建了一個評估公安微博影響力的指標體系和量化評價方法,并以“平安渝中”為例進行了量化評估。該方法在指標的選取上盡力弱化粉絲數(shù)、轉(zhuǎn)發(fā)數(shù)、點贊數(shù)等傳統(tǒng)評價因子,將微博的規(guī)范度、傳播力、話題產(chǎn)生能力等納入指標體系,更突出了新媒體的傳播特點,實踐性更強。該評估方法把模糊線性加權(quán)運用到公安微博影響力指標的量化評估中,減小了以往評價結(jié)果集中的情況,使公安微博影響力的評估更具合理性,并對提升公安機關(guān)虛擬社會管理能力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 廖建春. 公安微博的作用及相關(guān)問題研究[J].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 2011,151(3):102-107.
[2] Bertot J C, Jaeger P T,Hansen D. The Impact of Polices on Government Social Media Usage: Issues, Challenges, and Recommendations[J].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2, 29(1):30-40.
[3] 程婧. 當前公安微博的發(fā)展模式與特征描摹[J]. 科教導刊(下旬),2016,27(9):155-158.
[4] 于藝飛,沙貴君. 沿海地區(qū)公安政務微博影響力的實證研究[J]. 科技視界, 2015,(8):112-114.
[5] 趙阿敏,曹桂全. 政務微博影響力評價與比較實證研究——基于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J]. 情報雜志,2014,(03):107-112.
[6] 蔡婷. 基于模糊多屬性評價法的縣域政府微博影響力評價研究[J]. 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 2014,24(11): 125-127.
[7] 丁溫雪,徐家興,朱顥東. 基于改進PageRank算法的微博用戶影響力排序研究[J]. 湖北民族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256-260.
[8] 吳信東,李毅,李磊. 在線社交網(wǎng)絡影響力分析[J].計算機學報, 2014,37(4):735-752.
[9] 任福兵. 政府微博影響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3(2):67-70.
[10] 孫國梓,仇呈燕,李華康. 基于線性加權(quán)的微博影響力量化模型[J]. 四川大學學報:工程科學版,2016,48(01): 7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