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鑫彥
學習策略是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使用英語而采取的各種行動、步驟,以及指導這些行動、步驟的信念。英語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diào)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小學階段,大部分學生心智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如果能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掌握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策略,那么,不僅能提高上課效率,而且對整個學習生涯都會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一、認知策略的培養(yǎng)
認知策略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具體學習任務而采取的步驟和方法。
1. 根據(jù)需要進行預習。筆者在這幾年的英語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預習課文、理解文本的習慣。在進行新課教學前,都布置預習作業(yè)讓學生聽讀新課,理解新課的文本內(nèi)容。此外,還常常對學生的預習提出明確的要求,以便學生能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如在教學外研社(一年級起)(下同)第12冊第4模塊Thanksgiving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US. 時,由于課文文本主要側重描述感恩節(jié)人們的活動,因此,筆者不但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先回家聽讀本課課文和本模塊的單詞,而且還要求學生查找有關感恩節(jié)的資料。通過預習、查找資料,學生不僅對感恩節(jié)有了更好更全面的認識,同時也對美國家庭在感恩節(jié)里進行的活動更感興趣。在了解感恩節(jié)歷史后,學生將學習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感恩節(jié)人們的活動上,大部分學生能在課堂上就掌握了有關感恩節(jié)活動的句子:We always have a big, special dinner. We say “thank you” for our food, family and friends.
2. 集中注意力學習。從小學低年級開始,筆者就要求學生一定要指認課文里的單詞,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眼到即眼睛要看著自己所指的那個單詞,口到是指學生看著所指的單詞后,能大膽開口將這個單詞讀出來,心到則指學生在開口讀單詞的瞬間,也要大膽記單詞的音、形、義。對于低年級學生,筆者注重培養(yǎng)他們的指讀習慣;而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由于學生常常在讀課文時,將形近詞讀音弄混淆,因此,筆者常常要求他們要分辨形近詞。如在教學第12冊第5模塊課文時,筆者將festival,favorite,present,parent這幾個形近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分辨這幾個詞的音、形、義。而在教學第6模塊的課文時,筆者要求學生歸納課后單詞difficult的形近詞。第二天上課,學生很快就說出了different,delicious這兩個單詞。通過比較分辨這3個詞,既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這3個詞的認識,又進一步培養(yǎng)了他們歸納舊知的能力以及閱讀時的專注力。
3. 遇到問題主動向老師或同學請教,積極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問題,教師應該耐心地回答他們的問題,并鼓勵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在課堂上,也應該鼓勵學生在完成交際任務或者學習活動時,能積極與他人合作,完成學習任務。如在教學第12冊第9模塊時,筆者請學生組成4人小組,說說自己寒假的計劃。由于是小組活動,遇到不會說的地方時,組員之間互相請教;如果沒有一個組員會說,學生就會舉手,這時,筆者再給予指導。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懂得向別人求教,大膽開口,積極完成學習任務。
二、調(diào)控策略的培養(yǎng)
調(diào)控策略是指學生對學習加以計劃、實施、反思、評價和調(diào)整的行動和步驟。
1. 會制訂簡單的英語學習計劃。在小學高年級,開學初,筆者即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制訂簡單的學習計劃。有的學生制訂的學習計劃是:(1)每天聽讀英語10~15分鐘;(2)一周看1次有中文字幕的英語動畫片;(3)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AB本作業(yè)。有的學生制訂的學習計劃是:(1)每天認真聽讀英語課文15~20分鐘;(2)完成老師布置的單詞抄寫作業(yè)和“AB本”作業(yè);(3)每天背3個單詞;(4)一個月跟媽媽去廈門圖書館看兩本英語課外讀物。這些計劃雖然不盡完美,但都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想法與能力制訂的,有部分學生在家長的支持與幫助下,也較好地完成了自己制訂的計劃,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能力。
2. 在教師指導下對所學內(nèi)容進行復習和歸納。在這幾年的教學中,筆者均要求學生每天認真復習當天所學課文,認真模仿課文的原文發(fā)音,理解課堂上所學重難點。此外,筆者還注重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以培養(yǎng)學生復習總結的習慣。如在教學第12冊第6模塊課文Ive got some Chinese chopsticks. 之前,筆者讓學生回家根據(jù)以往所學句型,歸納描述個人情況。通過歸納,學生不僅復習了以往的舊知識,同時,也將描述個人情況的知識體系進一步擴充完整。在學習了第6模塊課文后,學生又學會了用Ive got …的句型來描述個體的外貌。筆者將這些內(nèi)容進一步總結,讓學生當天回去后,再一次復習今天所學到的所有關于個人情況的句子,使學生的知識體系進一步系統(tǒng)化,同時進一步深化復習習慣的養(yǎng)成,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3. 在課堂交流中,注意傾聽,積極思考。在這幾年的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全班性的活動,如朗讀、唱歌等,大部分學生還能注意力集中,積極參與,但個別活動,如請個別學生回答問題或者請個別學生上臺表演或作答時,往往會有部分學生走神或者講話。這個時候,教師必須采取方法讓學生繼續(xù)保持注意力,并引導他們養(yǎng)成傾聽的好習慣。筆者采取的方法是提前要求全體學生認真傾聽。通過提前要求學生注意傾聽,積極思考,讓那些容易分心的學生注意力能更集中,也能開動腦筋,同時,也懂得尊重他人。
三、交際策略的培養(yǎng)
交際策略是指學生為了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維持交際以及提高交際效果而采取的行動。
在日常教學中,筆者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用所學英語積極進行表達和交流。如在教學第5冊第5模塊Will you take your ball tomorrow?這課時,課文文本的重點句型只有Will you take…? Yes, I will. /No, I wont. 為了讓學生能更多地用英語、說英語,筆者讓學生在4人小組內(nèi)對組員的周末計劃進行調(diào)查。在筆者的引導和語言支架的幫助下,學生能完成以下對話A:Where will you go this weekend? B: I will go to the zoo/park/farm/supermarket/cinema/station/library…A: Will you take a cap/some money/ some sweets…? B: Yes, I will. /No, I wont. A: Why? B: Because… 通過這樣的復習及拓展,學生不僅懂得運用本課的重點句型,更重要的是,將交際活動的一問一答拓展成三問三答,交際效果更好了。學生也能慢慢有意識地將之前所學的內(nèi)容整合到新課的句型里,爭取更多的交際機會,同時進一步增強了說英語的自信心。
四、資源策略的培養(yǎng)
資源策略是指學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種媒體進行英語學習和英語運用的方式、方法。
在小學階段,筆者主要培養(yǎng)學生注意觀察生活中或媒體中使用的簡單英語。在完成第3冊字母教學后,筆者以BBC,VOA為例,讓學生留心觀察日常生活或者媒體里使用的簡單英語。幾天后,學生在課堂上都興致勃勃地說出自己找到的簡單英語,如KFC,CD,DVD,F(xiàn)M,TV,CCTV,RMB,EMS,WC,HK,PC等。而在教學第12冊第9模塊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時,筆者讓學生在預習時去查找UN這兩個字母代表的含義。經(jīng)過自己的查找,學生明白了U代表United,N代表Nations。通過這樣的方式,筆者又讓學生根據(jù)簡單英語US,UK,VIP等字母縮寫來了解這幾個字母代表的完整單詞及含義,學生既知道了簡單英語的意思,又知道了這些字母組合所代表的單詞,進一步加深了對這幾個字母組合的理解,同時也增長了見聞,懂得在生活中注意觀察簡單英語。
總之,教師只有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引導及滲透英語學習策略,并對策略掌握較好的學生及時給予肯定與鼓勵,激發(fā)其他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增強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與成就感,才能從根本上有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可持續(xù)性學習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第二實驗小學 本專輯責任編輯: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