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雪
【摘要】讀書能使人增長知識,開闊眼界;讀書能使人明白事理,提高能力;讀書能陶冶性情,德潤人心。家庭教育對一個人來說,既是啟蒙教育,也是終身教育。培養(yǎng)孩子讀書的習慣需要家長從小抓起,從經典抓起。有了文化的根,孩子定會成就厚重的人生。
【關鍵詞】德行 家教 讀書 方法
教育對于一個國家、一個家庭、一個學子是最重要的。因為有了良好的教育,才會有優(yōu)秀的學子、大氣的家庭、富強的國家。古圣先賢也說:“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庇纱丝梢?,教育太重要了!然而良好的教育如何才能實施,這里且就自己從教多年的經驗淺談一下。
一、德行是培養(yǎng)孩子成人的根本條件
我們先來看看教育的次第是什么。首先,應是德行,其次是才學。這是為什么呢?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一個家庭有一個孩子,這個孩子長大了,學習極好且多才多藝,但卻沒有德行,家長管不了,危害社會、國家,并且還很有本事,這樣的教育成功了嗎?反之,一個學生長大成人,品學兼優(yōu)、多才多藝,于家則孝順父母,于社會則友善,于國家則有功,豈不是國之棟梁?再者,即便天資愚鈍,學業(yè)不成,但品行好,不在外惹是生非,踏實工作,不也很好嗎?但如果學業(yè)不成,德行也差,則如之何也?所以說,品行最為重要,是教育的根啊!其余則枝與花果爾。
二、家教是提供孩子成長的肥沃土壤
古人云:“古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如周游列國之孔子,王氏一門之書法,顏氏一門之忠義,范氏一門之濟世,又如忠貞愛國之屈原,不為五斗米折腰之陶淵明等,他們的成就不都是因為有一個良好的家教嗎?因此,家教才是基礎。家庭教育首先是胎教。母親在懷孕之時,說話要平和、簡靜,不說不雅之話,不昕狂躁亂心的音樂,不做邪曲的事,心存善良,注重自身修養(yǎng),那么孩子就會受到良好的胎教。其次是孩童教育。小孩出生后,從小教他做人的道理,懂得孝道、師道,誠信友善,仗義知恥,盡忠愛國,一舉一動皆合規(guī)矩,不浪費糧食和一切物品。凡是孩子可以做的事,應讓孩子自己做,這才是教育。千萬不可溺愛孩子,否則孩子長大后好吃懶做,不思進取,就不好教育了。這就是古人說的“童蒙養(yǎng)正”,尤為重要。三是少年時代。凡有益身心之書,令其讀之。同時要博覽群書,學習技藝,則將來一定是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人才。家教搞好了,社會就多了一個良才,如果每個家庭的孩子都如此,國家不就興旺了嗎?所以說,只有賢良的父母,才會有賢良的子女;欲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者,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修養(yǎng)啊!
三、書籍是浸潤孩子成才的豐富營養(yǎng)
優(yōu)秀的文化才能造就優(yōu)秀的人才。父母如果喜歡優(yōu)秀的文化,孩子自會受到熏染。從孩子剛生下來時,父母就要開始教其讀書。讀什么,怎么讀又是一個問題。要選擇一些經得起考驗的經典來學習,如儒家之《孝經》《大學》《論語》《中庸》《周易》《道德經》等。這些經典中,含有人生哲理,凝聚著深廣的智慧。孩子讀了,定會開闊心胸,奠定良好品行的基礎。還要引導孩子讀歷史,如《春秋左傳》《史記》《漢書》等,讓孩子懂得以史為鑒,不至于做錯事。其余則千古名篇、詩詞文章,凡有益身心者,皆讀之,如此則“腹有詩書氣自華”。再配合學校教育,就完善了對孩子的整個教育。
四、方法是敦促孩子成功的寶劍利器
對于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可以選擇“家長讀,孩子昕”的讀書方式?!奥牎笔且环N極好的學習方法。聽得多了就很容易記下來了。這個階段孩子的記憶力非常強。家長可以選擇幾部幼學經典讀給學生聽,經常給學生灌輸耳音。等孩子稍大點,就教他先認字,可以找大一點的紙片,一個紙片上寫一個字,指著字,讓孩子認。到了七八歲,孩子就會認很多字,閱讀時的“攔路虎”就少了。在教孩子認字的同時,還要一句一句領著孩子讀經典文化。時間長了,孩子對經典就能背誦了,字認得也多了,語文的基礎自然就有了,那么學習其他科目一定會觸類旁通,水到渠成。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入學后繼續(xù)堅持,每日放學后按時回家,做好每日作業(yè),成績自然就好了。這樣家長也不必為孩子的成績而發(fā)愁,不必為孩子報各種學習班,順其自然,孩子的壓力也更能減輕了。
優(yōu)秀的文化能夠成就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富強,文化必然昌盛,從而帶動各個方面長足、良性地發(fā)展。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孕育出了千千萬萬優(yōu)秀的人才。這些人在汲取中華文化營養(yǎng),成就自己人生的同時,又在不斷豐富著中華文化的內涵。歷史上各朝各代杰出的有成就者實際上都在用自己的人生來接續(xù)中華民族的文脈,使得中華文化代代相傳,民族精神生生不息。在當今社會傳承文化、弘揚國學的大潮中,又有無數(shù)的人在用不同的方式來延續(xù)這一文脈。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心態(tài)和姿態(tài)來肩負起這一歷史使命呢?答案就在于立根。中華文化的根是“孝”,而“孝”則是從家教開始的。《孝經》云:“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边@就是文化成就一個人的歷程。我們要從自身做起,從孝順自己的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做起。這才是真實的“傳承文化”,也是忠實的“弘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