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月,孫連海,趙永敢
(漯河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2)
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教學中基于網絡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探索
郭明月,孫連海,趙永敢
(漯河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南 漯河 462002)
以網絡為基礎,選擇課程內容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現(xiàn)知識的學習和內化。學生利用教師在網絡上提供的學習資料和視頻資料進行課下學習,課堂上充分發(fā)揮主動性,加強師生、生生間交流,完成知識內化。這種模式突破時空和地域限制,能夠有效提高學習效果。
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翻轉課堂;網絡;教學模式
傳統(tǒng)教學模式以“講授—接受”為主,即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習,其積極性、主動性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2012年3月,教育部印發(fā)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0—2020年)》,為推動我國教育信息化改革提供了明確的實施導向和政策支持,也為我國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大膽嘗試新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1]。
翻轉課堂是指重新調整課堂內外時間,將學習的決定權從教師轉移到學生。簡單地說就是學生課前查閱學習資料,觀看教學視頻,課上解決問題。由于我校已實現(xiàn)WiFi全覆蓋,教師只需搭建網絡學習平臺,通過平臺師生之間可自由交流、上傳學習資料。翻轉課堂在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課程教學中的嘗試,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翻轉課堂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初,是由哈佛大學一位教授為解決學生對知識內容理解不透徹而創(chuàng)立的同伴教學法(peer instruction),要求學生課下自學課程內容,課上采用“提問—思考—回答”等互動活動,幫助學生內化知識[2]。2007年,美國某高中的兩名化學教師為幫助缺課學生學習,將化學課程錄制成教學視頻,讓學生回家觀看,在課堂上完成作業(yè),并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進行解答,引起了眾人關注[3,4]。由此,兩位化學教師開始思考如何在班級里開展這種翻轉式教學。2011年,薩爾曼·可汗和他創(chuàng)立的可汗學院將翻轉課堂推向世界,在TED大會上發(fā)表了《用視頻重新創(chuàng)造教育》的演講,剖析了翻轉課堂的內涵。如今,國內很多學校也嘗試使用可汗式微課程及翻轉課堂進行教學。
2.1 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課程簡介
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是食品類高職高專教育階段的專業(yè)基礎課,通過學習本門課程學生既要掌握營養(yǎng)學基礎知識,熟悉常見食物營養(yǎng)特點,靈活運用營養(yǎng)基礎知識,又要掌握特殊人群和慢性疾病患者的營養(yǎng)與膳食,闡述自己的認識和見解,利用最基本的營養(yǎng)知識進行宣教活動。因此,教師針對本門課程內容和教學目標,選擇部分章節(jié)采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本門課程教學質量的高低會影響后續(xù)專業(yè)課學習,以網絡為基礎,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有利于其知識的學習和掌握,而且能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提高。通過課堂發(fā)言,即可了解學生專業(yè)知識掌握程度,又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
2.2 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知識點決定教學模式。本課程中營養(yǎng)學基礎知識(“是什么”)屬陳述性知識,適合用案例教學法講授。營養(yǎng)缺乏病、營養(yǎng)性疾病介紹缺乏某營養(yǎng)素或者與膳食營養(yǎng)相關疾病的特征、表現(xiàn)以及如何改善等問題,這些知識應用性強,需要有較強的基礎營養(yǎng)知識運用能力,適合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2.2.1 膳食營養(yǎng)與健康章節(jié)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依據翻轉課堂的核心思想,學生課前通過閱讀和觀看視頻完成知識學習,即先學后教;通過課上交流完成知識內化。如圖1所示,此學習模式以網絡信息化環(huán)境為基礎,保證本章節(jié)教學活動順利開展。
圖1 膳食營養(yǎng)與健康章節(jié)反轉課堂教學模式
2.2.2 課前設計 課前,教師與本班學生在QQ平臺上建立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課程討論組,在討論組里進行課前學習任務布置及學習反饋。第一步,布置學習任務。例如:要求學生課前查閱資料,了解營養(yǎng)性疾病相關知識,如肥胖癥的定義、判斷等。在討論組里上傳自學資料和視頻,例如:肥胖的危害、如何減肥、肥胖人群的營養(yǎng)等。第二步,提交學習反饋。學生帶著任務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隨時通過討論組提出問題,教師在線答疑。
2.2.3 課中設計 課堂上,教師把學生在討論組里提出的問題加以總結再次呈現(xiàn),例如:肥胖癥的病因診斷,肥胖癥的營養(yǎng)膳食,如何合理減肥。學生分組討論,上臺講解,展開學習成果。教學全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對學生講解不全面的知識點進行補充,加深學生對問題中所涉及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將關鍵知識點匯集成有趣的題目,再點名由個別學生解答,通過抽查了解學生掌握情況;最后如學生還有疑問可在討論組里繼續(xù)學習。
2.2.4 課后思考 課后布置思考題,例如:一中年女性出租車司機,中等體型,身高162 cm,體重68 kg。她想盡快使體重下降到標準水平,計劃每周減重0.5 kg,每天應該攝取多少千卡熱能?請各組模擬營養(yǎng)咨詢過程,設計該司機的一日食譜。小組成員角色扮演模擬營養(yǎng)咨詢過程,并以組為單位提交作業(yè)。此外,針對學生參加公共營養(yǎng)師考試需求,結合公共營養(yǎng)師考試教材進行網絡測試。學生課后反復練習加強知識點學習,鞏固已學知識。
教師思考課堂中學生對知識的講解和回答問題情況,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程度,完善本章節(jié)內容,并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加深學生認識。
知識點的選取對實施翻轉課堂尤為重要。對于不同學科知識或同一學科不同章節(jié)的知識點,教師應分析其是否適合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對于如何設計翻轉模式教師只有在反復實踐和學生反饋中摸索,才能真正推進教學改革,更好地服務教學,服務學生學習。
以網絡為載體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既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又能使其在獨立學習過程中獲取便捷的指導和幫助。但是要求學生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主動學習教師提供的視頻和資料,并找出問題。教師是有效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關鍵因素,要及時收集和制作教學視頻,只有選擇能引起學生共鳴的案例,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同時,隨著教育信息化的進一步深入,教師的信息化素養(yǎng)和溝通表達以及教學觀念等方面也要跟進。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BE/OL].http://www. edu.cn/html/info/10plan/ghfb.shtml,2012-03-13.
[2]Raymond Williams.Keywords: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3]E Mazur.Can We Teach Computers to Teach[J].Computers in Physics,1991(1):31-37.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46-51.
G421
A
1671-1246(2017)01-0055-02
2015年度河南省醫(yī)學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基于網絡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食品營養(yǎng)與健康》教學中應用”(Wjlx201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