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宇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大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得到一定的完善,課堂知識的傳授已經不是課堂教學的全部內容,而是教學目的之一,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才是關鍵。小學美術這一課程對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均有著一定的作用和意義,而小學生在美術學習的過程中也需要自己動手進行創(chuàng)作,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對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 動手能力 途徑
近年來,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越來越快,教育工作者以及學生家長對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的提高,同時也逐漸的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重要性。小學美術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注重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以及美術知識的掌握,同時也關注學生動手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認識到學生動手能力提高對教學的重要意義。下面本文就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意義以及途徑進行淺析。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意義
(一)有助于小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和意識的培養(yǎng)
在實施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發(fā)現和領會更多的知識,通過動手實踐激發(fā)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讓學生更好的完成課堂學習。同時在小學生動手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精神可以被激發(fā),學生在動手的同時就可以有創(chuàng)新的意識,運用自己產生的靈感來進行更好的創(chuàng)作。由此可見小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可以通過動手獲取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意識。
(二)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實現手腦結合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性時期,在這一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可以使學生的手腦結合,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實施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在學生動手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的過程中促進其思維的更好發(fā)展,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好的掌握,并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途徑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提高小學生的動手能力
良好的教學氛圍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以及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小學美術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心理需要營造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教學的內容,以便學生更好的進行創(chuàng)造,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各式各樣的鞋”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首先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將各個朝代、民族具有其獨特特點的鞋為學生進行展示,并介紹這些鞋的特點,之后讓學生進行評價自己喜歡哪些鞋的樣式,為什么?最后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進行鞋的設計,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自己喜歡的鞋,這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增加手工課程,提高小學生的動手能力
在實施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內容主要分為繪畫課程、欣賞課程以及手工課程三種,其中手工課程為提高小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內容,因此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小學美術教師就應該增加手工課程。在手工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課堂更多的交給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作的熱情,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體會到美術創(chuàng)作的魅力,進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童話里的小屋”這一教學內容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就可以運用手工課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首先教師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講解,之后教師分析童話里的小屋應該具有“屋頂、窗戶、墻體以及門”等組成部分,之后組織學生進行手工課,利用硬紙板、彩紙、畫筆等物品讓學生進行自己想象中童話里小屋的創(chuàng)作,并評價哪一個學生的創(chuàng)意更加的新穎和獨特,進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豐富教學活動,提高小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學活動為小學階段學生比較喜歡的一個教學內容,因此小學美術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充分的運用教學活動的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一個世紀動手操作的平臺。小學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多組織一些教學活動,讓學生進行課堂談論或者是課外拓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腫,進而提高小學生的動手能力。
例如,教師在對“水墨游戲”這一教學內容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教學活動。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水墨畫創(chuàng)作的活動,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水墨畫相關知識的講解,并讓學生在活動前準備好生宣紙、畫氈、墨以及硯臺和水等,讓學生進行自己的創(chuàng)作,這樣的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動手能力的提高。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美術教學是一門可以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以及動手能力的學科,小學美術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重要意義,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更好的對知識進行學習,進而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卿毅.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途徑[J].美術教育研究,2016,(25).
[2]朱海燕.試論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途徑[J].考試周刊,2016,(25).
(作者單位: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街道辦事處頭道勞動希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