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
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節(jié)選)
鄧小平
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列寧主義的組織原則,是黨的根本的組織原則,也是黨的工作中的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應用……
必須著重地指出,黨是一個戰(zhàn)斗的組織,沒有集中統(tǒng)一的指揮,是不可能取得任何戰(zhàn)斗勝利的,一切發(fā)展黨內民主的措施都不是為了削弱黨的必需的集中,而是為了給它以強大的生氣勃勃的基礎,這是我們大家都充分明了的。我們主張改進各級代表大會的制度,是為了使各級黨的委員會更便于集中廣大群眾的意見,工作作得更正確有效。我們主張改進中央和地方、上級和下級之間的工作關系,是為了使中央和上級的領導要符合于實際,把注意力更集中于必須集中的工作,對于地方和下級更可以加強檢查和指導。我們主張鞏固集體領導,這并不是為了降低個人的作用,相反,個人的作用,只有通過集體,才能得到正確的發(fā)揮,而集體領導,也必須同個人負責相結合。沒有個人分工負責,我們就不可能進行任何復雜的工作,就將陷入無人負責的災難中。在任何一個組織中,不僅需要分工負責,而且需要有人負總責。沒有小組長,一個小組也不能行動,這難道不是人所共知的常識嗎?
在這里,我想談一下領袖對于黨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在承認歷史是人民群眾所創(chuàng)造的時候,從來沒有否認杰出的個人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只是指出,個人的作用歸根結底是以一定的社會條件為轉移的。同樣,馬克思主義也從來沒有否認領袖人物對于政黨的作用。按照列寧的著名的說法,領袖是“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的人們,毫無疑問,他們的這種威信、影響和經驗乃是黨、階級和人民的寶貴的財富。對于這一點,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從自己的切身經驗中,是感到特別親切的。當然這種領袖是在群眾斗爭中自然而然地產生的,而不能是自封的。同過去剝削階級的領袖相反,工人階級政黨的領袖,不是在群眾之上,而是在群眾之中,不是在黨之上,而是在黨之中。正因為這樣,工人階級政黨的領袖,必須是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模范,必須是服從黨的組織,遵守黨的紀律的模范。對于領袖的愛護——本質上是表現(xiàn)對于黨的利益、階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愛護,而不是對于個人的神化。蘇聯(lián)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的一個重要的功績,就是告訴我們,把個人神化會造成多么嚴重的惡果。我們黨從來認為,任何政黨和任何個人在自己的活動中,都不會沒有缺點和錯誤,這一點,現(xiàn)在已經寫在我們的黨章草案的總綱里去了。因為這樣,我們黨也厭棄對于個人的神化。當人民革命在全國勝利的前夕,在一九四九年三月的七屆二中全會上,黨中央根據(jù)毛澤東同志的提議,決定禁止給黨的領導者祝壽,禁止用黨的領導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企業(yè)的名字,這對于制止歌功頌德,起了很有益的作用。黨中央歷來也反對向領導者發(fā)致敬電和報捷電,反對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夸大領導者的作用。當然,個人崇拜是一種有長遠歷史的社會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也不會不在我們黨的生活和社會生活中,有它的某些反映。我們的任務是,繼續(xù)堅決地執(zhí)行中央反對把個人突出、反對對個人歌功頌德的方針,真正鞏固領導者同群眾的聯(lián)系,使黨的民主原則和群眾路線,在一切方面都得到貫徹執(zhí)行。
【題解】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鄧小平在會上做了《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本文節(jié)選自該報告,集中討論了黨章修改中涉及的民主集中制方面的問題。如鄧小平所強調的,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但也并非所有制度都能如民主集中制一般對于黨的建設和黨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根基意義。民主集中制設計合理,并得到良好的貫徹落實,我們的黨建工作就能不斷取得成績,其他相關工作也能順利開展。
在鄧小平看來,正確地解決黨的組織和黨員的關系,黨的上級組織和下級組織的關系,黨的中央組織和地方組織的關系,對于鞏固黨的民主集中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對于這一問題,需要立足辯證法的智慧加以把握,過度集中與過度分散都是要不得的。沒有集中的民主會走向反面,并陷入“分散主義”的泥潭,更有甚者,自成一派,自成局面,不講政治大局,這便會嚴重地消解我們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戰(zhàn)斗力。想靠分散主義來取得任何戰(zhàn)斗的勝利是不可能的,而我們黨所強調的民主也絕非以削弱必要的集中為代價。
在此基礎上,鄧小平還專門討論了領袖的作用。鄧小平充分肯定黨的領袖的歷史作用,同時指出,黨的領袖能夠領導黨不斷走向成功的要訣在于,“工人階級政黨的領袖,不是在群眾之上,而是在群眾之中,不是在黨之上,而是在黨之中”。因此,我們對領袖的愛護源自領袖代表了黨的利益、階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這在本質上仍然體現(xiàn)出民主集中的思想精髓。因此,神化領袖、個人崇拜都是為我們黨所反對的。
鄧小平的相關說明與重要論述,對于我們今天如何理解、把握、落實、推進民主集中制仍然具有很強的啟發(fā)意義。我們今天強調“四種意識”,是針對一些分散主義的現(xiàn)象而言的,這是必要的集中,但絕非意味著反對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否則,這便不利于發(fā)揮黨員同志和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與我們的群眾路線相背離,與民主集中制的精神相背離,更會使我們遠離更好地建設黨、更好地發(fā)展我們的事業(yè)的初衷和目標。我們今天強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這是源于中央領導集體代表黨、代表民族、代表人民,吹捧和神化領導人歷來不是我們黨和人民愛護和擁戴黨的領袖的科學方式。(古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