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鑫瑞??
【摘要】本文章重點介紹了高層建筑施工中土建工程的施工技術,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層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術
High-rise building civil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of analysis
Guo Xin-rui
(Hand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HandanHebei056001)
【Abstrac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rise constr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Construction technology;Civil engineering;Rise building
1. 工程實例
為了更好的闡述高層建筑土建施工的關鍵技術,現以具體實例突出說明。某高層建筑總面積為98200平方米,高26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176m,工程平面圖為長方形,長為86m,寬56m。地下2層是由鋼筋混凝土結構,地上部分兩側為勁性鋼筋混凝土簡體,中央部分為鋼結構,于6~10層、22~24層、26~屋面1層位置設置鋼桁架,聯(lián)合抗震墻。外墻為金屬玻璃材料。工程由上而下土層為:2m 填土、0.6m粉質粘土、5.2m 淤泥質粉質粘土、9.2m 淤泥質粘土、6.7m 粉質粘土、4.1m粉質粘土、3.5m 細粉砂。
2. 建設施工的關鍵技術
2.1深基坑圍護施工。
2.1.1圍護結構構成。經由分析,工作者將維護的構造分成如下的一些要素:
(1)地下連續(xù)擋土墻:由于分析到項目基坑的尺寸和附近建筑的具體狀態(tài),使用c30 混凝土做成地下連續(xù)擋土墻結構,長33m、厚1m。
(2)鋼筋混凝土圈梁、圍檁及支撐:c30混凝土,一共布局三道,把第一個的高度掌控在最小的區(qū)間之中,結合地下室和設備的具體特征,明確支撐的高度,明確設計要合乎的規(guī)定等,對于南北向的要按照對撐的模式來設置,其附近使用角撐等。
(3)立柱:項目使用的鋼材質的柱子,為了節(jié)省時間和費用,最好是使用之前的項目樁來開展布局活動。
2.1.2關于建設技術的探索。
(1)積極地加固土體。由于土的抗剪水平不高,在成槽以前的時候,使用設定好的樁體對其開展加固活動,這樣的話能夠保證成槽的品質優(yōu)秀,使用劈裂的灌注措施對坑中的土開展加固活動,目的是為了提升它的抗剪的水平。
(2)關于降水。一般使用井點降水的措施,一直進行兩個星期,使用長度為二十米的噴射井,對那些層次較深的土開展降水活動,這樣能夠保證土是固結在一起的,進而顯著的提升去抗剪水平。在挖掘的時候,當水下降到基坑之下大約一米距離的時候,其意義是最為優(yōu)秀的。
(3)將支撐當成是棧橋。這個項目的建設場地非常窄,只有一個寬度在五米左右的道能夠通行。所以,利用第1道支撐南北向的對撐,布局兩個棧橋,其寬度在十二米,它是和道路連接到一起的,這樣的話不利現象就可以得到合理地處理了。但是沒有將出土難的現象處理好,當完成棧橋之后,2 道棧橋靠近南側各設置1 臺qtg260 起重機。
(4)按照層次來挖掘。首先要合理的挖掘建筑附近的土,此時土就能夠獲取一個徐變力,這樣的話就不會由于過猛的卸載而使得受力突然增大而出現形變問題。在挖掘的時候,要將立體柱附近的土一起挖掉,這樣的話就能夠保證其壓力是一樣的。
2.2關于外墻防水層的建設活動。
2.2.1建設步驟。結合設計的規(guī)定,要在其外墻的迎水區(qū)域和下方等布局防水層,而且要認真的分析該層的下方和聯(lián)通位置的防水活動。這個項目的維護構造和外墻間能夠幫助建設者開展建設活動的區(qū)域非常的小,所以,設計者要在這個構造之前開展該項建設工作。
2.2.2防水層施工。
(1)對于底板項目來說,要先把其中的雜質取出,保證表層是干凈整潔的。在涂抹的時候,要將其設置到樁附近大約十厘米的方位中。(2)地下室墻體與墊層接縫處的防水施工:底板下防水層施工結束后設置保護層,保護層可選擇fc板。在墻體與墊層接縫部位,先在滌綸布上刷上涂膜,再將滌綸布搭接在墻體及墊層防水層之間,由于上部結構可能出現沉降,因此在墻體及墊層陰角處應預留出一定的長度。
2.3地下室預應力混凝土桁架。
2.3.1預應力混凝土桁架施工。建筑地下1層兩簡體間c到f軸各有1榀預應力混凝土桁架,其中上弦桿施加預應力可采用后張法,每根上弦桿配4束鋼絞線,施加4000kn的有效應力,超張拉103%。采用4根大梁對稱張拉,每根梁內4孔進行對稱對角張拉。在張拉之時,要確保頂板處的力是勻稱的,這樣的話就可以避免材料受到土的影響而出現不均勻的現象,所以先不開展桁架豎腹桿和斜腹桿處的澆筑活動。當上旋梁處的力穩(wěn)固之后,再開展該項建設活動,而且能夠保證不會發(fā)生縫隙問題。
2.3.2監(jiān)測。應力會隨著上部結構的施工而逐漸上升,在到5層時達到最高點,而且大部分測點預應力在20mpa以上,到5層以上就不會再有明顯的變換。在連接上部結構第1道鋼桁架后,在2個簡體創(chuàng)造了新的約束,這是應力會再次上升,隨后就會趨于平穩(wěn)。
2.4爬升模板體系施工。
2.4.1導軌式爬模施工方案。本工程的結構比較特別,其中東西兩座勁性鋼筋混凝土簡體12層以上為品字形,12層以下為矩形,在中間鋼桁架部位各伸出1500mm長的h型鋼牛腿,遵照3級工藝流程,首先吊裝勁性鋼結構,其次是混凝土結構的安裝,最后進行純鋼結構的吊裝施工。
2.4.2由爬架改制成導軌式爬模。在改造的時候,為了合乎建設的規(guī)定,要對模板的橫向和豎向的力設置應對方法,常見的腳手架的寬度在900mm,要想確保其效果,就對其進行革新處理,將尺寸增加。
2.4.3大模板施工。在設計大模板的時候,要結合構造的最高的規(guī)定來開展,它的強度等等的所有的指標都要合乎規(guī)定。
在對地表開展拼裝活動的時候,利用塔吊吊在架體上,和架體一同上升。為保養(yǎng)大模板,架體和模板之間留著空隙,塞薄型海綿條于每塊模板下和模板內拼縫內,可使模板不易變形。
3. 模板工程施工中的技術要點
3.1頂板模板的安裝。結合工程的結構特點與設計要求,針對不同的結構部位采用相應的模板施工方法。
3.2梁柱模板的安裝。1柱的模板安裝時用全站儀觀測。柱模板采用18mm厚的木夾板,在模板制作時骨肋可采用80×100mm的方木。柱模的采用抱箍圍柃的加固方式,用螺絲連接并確保連接牢固,并沿柱高度500mm一道。
3.3梁底模板的安裝首先在柱模上彈出軸線、梁位和高程,然后將方木鋪設在施工好的承重排架上,用鐵釘把底模固定在方木上,側模采取木夾板,垂直方向采用方木加固的方式,外側用槽鋼直通,以防止模板內側變形現象的發(fā)生。
4.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關鍵技術
澆筑之前的時候認真的清理表層,而且要結合配比開展設計工作,要確保其合乎設計的規(guī)定,進而將表層壓光。要保證澆筑的尺寸合理。當完成振搗之后再開展后續(xù)施工。完成后要進行合理的養(yǎng)護,一般是不低于兩周。
5. 砌筑時要關注的內容
磚應該在活動之前大約二十四小時的時候放到水中浸泡,保證它的水量是充足的。如果在平時的氣溫中,是禁止使用干磚的,在雨天的時候,不應該使用水分太多的磚。對于砂漿的配比活動來講,要使用合理地重量比,要保證精確性。使用攪拌機來拌合的話,要保證時間超過一分半鐘。在砌筑之前,要認真的做好盤角活動,所有的盤角都要控制在五層之中,對于新盤的角要認真的開展吊裝活動。假如存在偏差的話要認真的處理。在盤角的時候要認真的分析皮數桿的磚層和標高,掌控好灰縫的尺寸,確保其是勻稱的。當完成大角以后再次檢查,當期平整性等都和合乎規(guī)定之后,然后才可以掛線。在砌筑的時候要使用雙面法來處理,假如是長墻,好幾個人使用一個線的話,在中心地方要布局一些支線點,要將小線拽緊,所有的層都應該是找平的,此時可以保證縫隙的勻稱。在砌磚的時候按照滿鋪的措施來設置。為了保證其整體性,確保力可以有效地傳遞,防治其受力太大而出現縫隙現象,對于組砌體系的要使用錯縫的模式。
6. 結束語
為了保證建設的品質,必須要深入的分析項目的具體特征,認真的結合建設的步驟來開展活動,積極的落實好相關的工藝方法,進而保證建設活動能夠順暢有序的開展。
參考文獻
[1]淺談當代高層土木建筑施工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學術論文網,2010.
[2]張厚先.高層建筑施工[J].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王宏偉,刑燕君.淺談土木工程施工的分析[J].工程建設與管理,2008.
[文章編號]1619-2737(2017)01-17-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