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園鎮(zhèn)瀝東村赤瀝小學 黃玉花
新課程改革以來,很多人對小學英語語法教學的認識存在誤區(qū),出現(xiàn)了兩種極端現(xiàn)象:第一種現(xiàn)象,大講特講語法,滿堂灌,填鴨式,題海戰(zhàn)術;第二種現(xiàn)象,忽視語法教學,或避而不談,或輕描淡寫,或囫圇吞棗,不求甚解。這兩種方式都是走極端。第一種現(xiàn)象忽視了語法教學的特點和教學目的,課堂上講授抽象的語法概念和語法規(guī)律,忽視了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至于一些學生認為學習語法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沒有體會到學以致用的快樂,學習就變得被動、枯燥起來。第二種現(xiàn)象導致學生在運用英語的時候錯誤頻繁,語言表達支離破碎,甚至無法正確表達自己的思想,學生的表達欲望大打折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語言交際活動。那么,小學階段教師該如何看待語法教學?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語法教學?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總結了以下幾點。
小學生年齡小,輸入的英語極其有限,對于抽象的語法概念,老師如果直接講解,學生并不理解。在小學階段,采用隱性的語法教學方式,學生更容易理解接受。語法應在具體的語境中自然呈現(xiàn),教師應在指導學生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總結語法現(xiàn)象。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有趣的語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情境、活動中不知不覺掌握語法。
情景法是借助體態(tài)語、表演等,利用圖片、多媒體和實物等具有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一個真實生動的情景。在小學階段,學生剛接觸英語,語言積累和儲備不夠豐富,不能以講解的形式向學生灌輸語法知識,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境中不斷重復呈現(xiàn)相關語言,給學生大量的相同結構的語言輸入,是幫助學生感知語法結構,形成語法意識的最佳途徑。
學生活潑好動、天性愛玩,過于嚴肅機械的練習不能引起他們的學習熱情。不少教師的語法教學枯燥乏味,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鞏固所學的語法項目時,采用了過于機械的練習形式。例如,學習了現(xiàn)在進行時,讓學生做大量的句型轉換的練習。此類練習只讓孩子重復操練所學的語法項目,并沒有真正提供機會讓孩子了解應用這個語言點的情景,容易使所學的語言形式與語言的使用語境、語言的意義脫節(jié),不能很好地達到幫助提高學生語言的交際能力這一語法教學的最終目的。因此,我們應盡可能摒棄直接的、機械的練習,多提供機會讓孩子在有意義的、生動有趣的活動中練習和運用所學的新項目。我們可以利用講故事、做游戲、TPR(全身反應法)、念兒歌等間接的方法來幫助他們鞏固所學的語法。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語法教學中編制一些瑯瑯上口的順口溜,并配上一定的節(jié)奏,學生很喜歡讀。在讀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掌握了語法,強化了語法。在教be動詞am,is,are在人稱代詞中的用法時可以這樣總結:“我用am,你用are,is用在他,她,它,凡是復數都用are.”又如,教學there be 結構時,可以這樣總結:there be 有特點,否定be 后not填(否定變形要先找到be 然后在be后面加個not)疑問提be there 前(疑問也是先找到be 然后把be 提到there前面)疑否(疑問和否定句)some any換,單復數用be就近選(就近原則看用is還是are)。這樣處理簡單易懂,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就連平時學習能力較差,不肯開口說英語的同學,也都說得津津有味,很輕松地理解并掌握了這一重要的語法項目。
任務型教學法是要求教師依據課程的總體目標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一系列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到學習當中。而學生則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輕松愉悅地完成學習任務。任務型教學法更能將學習知識情景化,真實化,使學生在應用過程中練習掌握,同時將所學英語知識運用于實踐當中。例如,教學一般將來時態(tài)be going to 和will時,我設計這樣的任務型調查活動: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weekend? When are you going? How are you go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ho are you going with? 讓學生以pair work 的形式去調查。學生在調查中,理解了一般將來時態(tài)表達的意義,練習了所學句型。
由于小學生缺乏一定的理解、歸納總結能力,教師作為引導者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語法的講解過程也是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幫助學習者把過程性知識轉化成陳述性知識的過程。教師應該在學生習得該語法后幫助學生進行適當的歸類。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所學過的語法知識點的掌握,而且有時還能得到一些新的內容。
對于多次出現(xiàn)的某種語法現(xiàn)象,學生對其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師再及時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總結歸納,學生對此語法項目就會有清晰、完整的了解,就能比較正確的運用在語言交流中。知識的系統(tǒng)化和整體化教學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語法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必要的一部分,語法學習不是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而是為了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語言。我們要用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語法知識,學習語法知識和運用語法知識,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法意識,并引導他們用這種語法意識指導他們的語言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