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第六中學 邢凡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者成功的內驅力,沒興趣的地方就沒有智慧的靈感。
我在課堂上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本人在幾十年的實際工作中,對學生一視同仁,盡可能的與他們進行有效的溝通,但學困生毛病多多,如果不能從內心深處,尊重學生,欣賞學生,就不能喚起學生對老師教育的認同。我堅信“親其師,信其道”,因為賞識學生,可以無限地激發(fā)學生的內動力,這樣也就抓住了教育的本質。
在教學中,當一個學生對他所學的知識發(fā)生興趣時,就會調動自己的一切潛能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學習,而不會感到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對此,我采取了這樣幾點做法:
1.保護好奇心,激發(fā)求知欲
初中生學習數(shù)學的好奇心主要表現(xiàn)在對新的數(shù)學概念的探究和認識方面,例如,負數(shù)的引入,相反意義的量,絕對值概念等等。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向他們提供大量的例子,例如向東走5米,記作+5米,向西走5米如何記?零上10度記作+10度,零下5度怎樣記?盈利10元記作+10元,虧損10元又怎樣記?把滿足學生好奇心的過程轉變成求知的濃厚興趣和獲取知識的過程。學生一旦有了相對穩(wěn)定的求知欲,就會積極主動、刻苦努力地去學習。
2.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學生學有用的數(shù)學
在學習二次函數(shù)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以及利用極值解決實際問題時,特別是利用極值求最大利潤,學生總是找不到解題的思路。本人從學生實際出發(fā),問學生:“如果你是老板,你的利潤與什么有關。”學生就會想到與生產(chǎn)原材料、工人工資(這些統(tǒng)稱為成本)、售價、銷量有關,這樣學生很自然的理清了利潤與成本、售價、銷量之間的關系,求最大利潤這一類型題也就迎刃而解。學生在這一活動過程中體會到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并認識到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有關,與我有關,數(shù)學是有用的,進而產(chǎn)生“我要學數(shù)學”、“我要用數(shù)學”解決一些實際問題的,從而產(chǎn)生濃厚學習興趣。用實際問題引入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3.對課本例題實行“改一改”“換一換”,提高學生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我一般對課本例題實行“改一改”“換一換”的方法,例如,在講中位數(shù)、眾數(shù)時,現(xiàn)把例題改編“狐貍開了一家小工廠,工廠的管理人員由狐貍做經(jīng)理,月薪1萬2千元,他的2個弟弟作副經(jīng)理,月薪各6千元,工作人員12人,他們月薪各2千元?,F(xiàn)在需招一個新工人。狐貍正和小熊談招聘問題,狐貍說:“我們的報酬不錯,平均每人月薪金是3千2百元。小熊很高興的應聘。上了幾個月班后要求找經(jīng)理談談。小熊說:“你騙人,工人們說沒有一個人的月薪達到3千2百元!狐貍奸笑著回答:“每人平均工資確實是3千2百元,不信你自己算一算。”狐貍拿出一張表說:“這是我每月付出的薪金1萬2千元,我兩個弟弟各得6千元,其他的工作人員月薪各2千元?!毙⌒芩愠雒總€人的平均工資后說:“你是對的,可你還是騙了我?!焙傉f:“這我可不同意!你自己算的結果表明我沒騙你,你不懂平均數(shù)的含義,怪不得別人呦?!边@樣一改編,讓學生體會平均數(shù)有時候不能更好的刻畫一組數(shù)據(jù),從而有必要學習眾數(shù)、中位數(shù),還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用精彩的問題設置吸引學生
課堂提問是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教師要善于運用富有吸引力的提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我在講解“ 一老農有一塊平行四邊形地,地里有一口井,如何把平行四邊形平均分給兩個兒子,還能共用這口井!”一題時,誰能幫老農公平的分給兩個兒子?這個問題一下子把學生調動了起來,學生迫切的想知道如何分,學習熱情高漲。這時,我告訴學生,我們只要把這點與四個頂點連起來,相對的兩個三角形地給一人,另外一組兩個三角形地給另一人就可以,再講解理由,學生就能心情愉快的接受了,學習效果當然非常好。
5.用數(shù)學實驗和游戲吸引學生
在學習概率時,例如拋擲一枚硬幣落下來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的概率,投擲一枚骰子是1,2,3,4,5,6出現(xiàn)朝上的概率,一副撲克中,去掉大小王,抽到紅桃的概率等等;分別讓學生分組實驗,從而得出結論。這些實驗和游戲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從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的一些內在規(guī)律并能熟練加以運用,在玩中學,在做中學,寓教于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6.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事例吸引學生
例如,學習數(shù)軸時,告訴學生數(shù)軸實質上是一條經(jīng)過“打扮”的直線,讓學生很快記住數(shù)軸的三要素!在具有嚴密的邏輯性的前提下,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一個有趣的事例能給人以美的遐想,更重要的是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克服困難,奮發(fā)進取的信心。
教師是教學活動中最具活力的因素,直接決定著素質教育的成敗。因此,教師當努力提升自身修養(yǎng),加強業(yè)務學習,使自己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教學活動。
教師應當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來學習,在實踐中碰壁、探索,才能有真正的收獲。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讓學生“動”起來,可當學生真的“動”起來以后,積極參與學習,課堂氣氛就會空前活躍。要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就必須有課堂駕馭的能力,隨時地調節(jié)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
合作交流活動前,先組建合理的學習小組;選定稱職的小組組長,合理分配成員任務。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相互間實現(xiàn)信息與資源的整合及共享,還不斷的擴展和完善自我認識,而且可以學會交往,學會參與,學會傾聽,學會尊重他人。總而言之, 新課改背景下的數(shù)學課堂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使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fā),我們的課堂越加變得多姿多彩。課堂效率、教學質量自然得到提高。
教師并不是圣人,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所以我們自己每上一節(jié)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guī)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以便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