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虹,時法靜
(1.濰坊市益都中心醫(yī)院藥學部,山東 濰坊 262500;2.濰坊市護理職業(yè)學院附屬醫(yī)院藥房,山東 濰坊 262500)
采取相應措施,對腫瘤患者進行有效治療,盡量減輕患者痛苦,幫助他們盡快恢復,這是每個醫(yī)務工作者的重要目標和追求。目前在對腫瘤患者進行治療時,最主要的方法是化療,但化療所帶來的毒副作用仍然難以克服。鑒于此,臨床實踐中人們嘗試探討新的治療方法,對化療方法改進和完善。本文將對藥物共遞送系統(tǒng)在腫瘤治療中的應用進行報道,期望能為腫瘤治療提供一種新思路。
大多數(shù)化療藥物的水溶性較低,在對腫瘤患者治療時不能通過注射給藥,而采用口服給藥方式,會大大降低化療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與此同時,化療藥物所帶來的毒副作用可能會損傷人體正常組織,降低患者的生理功能。腫瘤細胞在長期化療中,會形成多藥耐藥性質,抵制藥物攝取進而顯著降低化療效果。基因治療腫瘤所帶來的毒副作用雖然很小,并且可以有效逆轉腫瘤細胞對化療藥物的多藥耐藥,但基因容易被體內活性物質降解并失去活性,也就限制了基因治療方法的有效利用??傊?,腫瘤治療面臨的這些難題,成為研究藥物共遞送系統(tǒng)的動力和出發(fā)點。
在對腫瘤患者治療時,大多數(shù)兩親性材料可在水溶液中形成聚集體如膠束,聚集體內部可以包裹藥物,然后運送至腫瘤部位,進而達到抵抗腫瘤細胞,治療腫瘤的目的。該藥物還可以直接注射,克服口服吸收利用度差的難題,有利于降低藥物的毒副作用,取得更好的抗腫瘤效果。盡管這種單一的藥物遞送系統(tǒng)能提高化療藥物的抗腫瘤活性,但嚴重的多藥耐藥制約其推廣和應用。
同時利用兩種或兩種以上化療藥物,在腫瘤治療中采用這種方式,其效應往往大于各藥物單用的總和,這種方式通常被稱為協(xié)同作用。協(xié)同作用不僅可以發(fā)揮單個藥物的作用,還能顯著發(fā)揮藥物的抗腫瘤活性,并且由于單個藥物的使用劑量減小,有利于降低藥物毒副作用。臨床上聯(lián)合用藥都是基于協(xié)同作用,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紫杉類與蒽醌類藥物。
紫杉類藥物中,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多西紫杉醇是臨床廣泛應用的抗癌藥物,它能保持微管穩(wěn)定,抑制細胞有絲分裂。通常將其與順鉑聯(lián)用,在胃癌、頭頸部鱗癌等腫瘤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有學者利用聚谷氨酸-維生素E/聚乙二醇膠束構建多西紫杉醇+順鉑共遞送系統(tǒng),由于兩種藥物的協(xié)同作用,系統(tǒng)顯示了良好的抗腫瘤活性。
藥物共遞送系統(tǒng)在協(xié)同作用下,通過降低多柔比星的使用量,對腫瘤細胞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有學者利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構建鹽酸多柔比星+紫杉醇囊泡共遞送系統(tǒng),不僅有效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繁殖,還能讓藥物更好到達腫瘤組織,實現(xiàn)降低毒副作用的目的。
多藥耐藥能減少細胞內的藥物聚積,改變藥物在細胞內的分布,對化療工作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可能降低化療的治療效果。隨著研究不斷深入,腫瘤治療中開始將多藥耐藥藥物,例如維拉帕米等,與化療藥物進行聯(lián)合使用。維拉帕米能抑制P糖蛋白活性和化療藥物外排,讓細胞內的藥物濃度提高,進而達到提升化療藥物抗腫瘤活性的目的。
作為一種重要的抑制劑,維拉帕米在P糖蛋白研究和應用中得到重視[1]。事實上,紫杉醇的多藥耐藥也與P糖蛋白相關。因此,腫瘤治療中,將維拉帕米與紫杉醇聯(lián)合使用,這也是一種切實可行的方法。有學者利用脫氧膽酸-O-羥甲基殼聚糖膠束制備紫杉醇-維拉帕米共遞送系統(tǒng),癌細胞對紫杉醇的提取率大大提高,對腫瘤細胞產生較為顯著的抑制作用。并且系統(tǒng)呈現(xiàn)出pH敏感性,也發(fā)揮了靶向作用。此外,葉酸的加入也能增強系統(tǒng)的抗腫瘤活性。有學者構建維拉帕米+長春新堿共遞送系統(tǒng),系統(tǒng)在癌細胞中的攝取率大大提高,與單一的長春新堿共遞送系統(tǒng)相比,對腫瘤細胞的抑制作用也顯著增強。
姜黃素是從姜科植物根莖中提取的黃色色素,由于具有較好的抗腫瘤性和抗多藥耐藥性,姜黃素在腫瘤治療中也得到應用。姜黃素的水溶性極差,在藥物載體支持下,才能運輸至腫瘤部位。
腫瘤治療中,目前基因治療方法發(fā)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應用也變得愈加廣泛[2]。與化療、放療等方法相比,基因治療方法的毒性更低、療效更好。將藥物與基因聯(lián)用,藥物能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引起腫瘤細胞死亡,基因能抑制抗凋亡蛋白和促凋亡蛋白的表達,進而提高化療藥物的抗腫瘤活性。
早在1995年,聚乙烯亞胺就被用于遞送基因。聚乙烯亞胺具有很多胺基,可以高效、快速的遞送基因。并在酸性溶酶體內可以中和大量氫離子,進而導致溶酶體破壞,讓藥物釋放到胞漿,進而發(fā)揮抵抗腫瘤病毒的目的。同時在整個腫瘤治療過程中,通過聚乙烯亞胺的應用,大量氫離子的中和也可以對藥物實現(xiàn)有效保護,避免基因受到酸性液體破壞而失去活性,促進聚乙烯亞胺在腫瘤治療中有效發(fā)揮作用。因此,完全可以說,聚乙烯亞胺是理想的基因遞送載體。
綜上所述,聯(lián)合治療為臨床腫瘤治療提供了一種新思路。該方法通過藥物間的協(xié)同作用,不僅能提高藥物攝取率,減少藥物的使用劑量,降低毒副作用,還能提高水溶性和腫瘤治療效果。藥物共遞送系統(tǒng)將會受到重視和關注,并成為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也必將在腫瘤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1] 田仁禮,殷小濤.腫瘤基因疫苗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3,13(29)∶579 -5797.
[2] Hodi FS,O'Day SJ,McDermott DF,etal.Improved survival with ipi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0,363(8)∶71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