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翠翠,李新燕,王 梅,陳樹君,回景芳
(滄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河北 滄州 061000)
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劉翠翠,李新燕,王 梅,陳樹君,回景芳
(滄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北 滄州 061000)
結合近幾年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結果,從實驗內容、教學模式、評價方式3方面進行闡述,以期為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
藥理學;實驗教學;護理專業(yè)
藥理學是護理專業(yè)一門基礎必修課程,也是聯(lián)系基礎與臨床的一門橋梁課程,藥理學實驗教學作為理論教學的必要輔助,對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1]。為更好地發(fā)揮其教學能動性,我們根據(jù)護理專業(yè)崗位需求,對2014級、2015級、2016級學生的實驗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及評價方式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取得良好教學效果?,F(xiàn)將改革情況介紹如下,以期對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提供一些新思路。
經典的藥理學實驗大多為驗證性實驗,即學生在做實驗之前已經了解并知曉實驗結果,只是通過實驗過程將結果體現(xiàn)出來(如藥物劑量、不同給藥途徑對藥物作用的影響等),較為簡單,側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但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自主解決問題能力培養(yǎng)不足。
在經典實驗基礎上,我們結合護理專業(yè)崗位工作特點,增加了用藥護理方案設計、藥品說明書解讀、正確執(zhí)行用藥醫(yī)囑等幾個更加貼近臨床護理崗位的應用性實驗實訓項目,引發(fā)學生好奇心,將藥理學知識與護理內容有效結合。如藥品說明書解讀一項:藥品說明書是藥品的法定性文件,是醫(yī)療行業(yè)工作者如醫(yī)師、藥師、護士以及患者合理用藥的科學依據(jù),是用藥宣教和普及醫(yī)藥知識的指南[2]。很多時候,護理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相對更加注重技能性操作,而對藥物及其相關知識關注度不夠,造成配液錯誤、誤用過期藥、對藥物不良反應檢測不及時等醫(yī)療事件。在實驗教學中引入藥品說明書解讀這一實驗,重點強調說明書中所闡述的藥品名稱、形狀、不良反應及處理措施、特殊人群用藥、用法用量等各項在用藥監(jiān)護過程中的重要意義,而后進行對變質藥物的判別技能、同類藥物劑量的準確換算、藥物配伍禁忌、給藥速度換算、合適的劑量和途徑選擇等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引起學生對藥品說明書的重視,減少護理差錯。
充分利用先進的現(xiàn)代化教學媒體輔助教學,如“藥品說明書解讀、用藥醫(yī)囑訓練”可采用生動形象的視頻、圖片等展示,圖文并茂,以激發(fā)學生求知欲,使其印象深刻。另外,我們引進了計算機系統(tǒng),如應用BL-420生物機能實驗系統(tǒng)開設開放式實驗,學生課余時間隨時可以觀看模擬演示實驗,拓寬學生思路,有助于增加實驗教學信息量。如“尼可剎米對抗嗎啡的呼吸抑制作用”實驗,學生先觀看錄像再進行操作,實驗成功率較高。在實驗條件不足、實驗項目難以實現(xiàn)的情況下,通過多媒體觀看藥理學實驗操作演示能豐富藥理學實驗內容,如“有機磷的中毒及解救”即可采用此種方式。
傳統(tǒng)的藥理學實驗教學方式主要為教師課堂講授理論知識、實驗過程并演示規(guī)范操作,學生只要照搬照做得到實驗結果即可,不需動腦思考,造成實驗課枯燥無味,學生實驗積極性不高,態(tài)度不認真,加之學生普遍“重理論、輕實驗”,使得學生的動手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得不到切實提高。探究性教學是一種較為新型的實驗教學方式,它更加注重實驗教學內容的呈現(xiàn)方式,重在過程,更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動機,引導學生感受獨立探索的過程,培養(yǎng)觀察、團隊協(xié)作能力以及思維能力[3,4]。如“氯丙嗪的降溫作用”,教授方法采用”單盲法”,即教師介紹完理論知識后向各實驗小組分發(fā)藥物(氯丙嗪溶液、氯化鈉溶液),藥物在外觀(顏色、氣味、劑量)上完全一致,只是藥效不同,氯丙嗪有降溫作用,氯化鈉則無降溫作用,而學生事先并不知道自己拿到的藥物是不是氯丙嗪,需通過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判斷。學生按照實驗步驟給家兔注射藥物后,利用冰袋制造低溫環(huán)境,若家兔體溫下降明顯則證明其使用的藥物為氯丙嗪。
此外,一個好的實驗小結可以為整堂實驗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學生匯報各自的實驗結果并分析原因,教師總結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并提示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目的之外的一些實驗現(xiàn)象,如“氯丙嗪的降溫作用”,除了體溫下降外,家兔還會出現(xiàn)什么與體溫無關的反應?培養(yǎng)學生整體考慮問題能力,而不是只關注某些局部現(xiàn)象。
行之有效的實驗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積極性[5],改變學生“重理論、輕實驗”思想,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在實驗教學改革中加大了實驗教學考核的力度和廣度。將實驗成績計入期末總評成績,并將其所占比例提高到40%,包括實驗過程性評價和實驗結果性評價。過程性評價又分為每節(jié)實驗課的出勤情況、課堂實際操作情況、實驗報告完成情況。課堂實際操作情況采用小組成員互評方式,主要包括對實驗的態(tài)度、實驗操作參與情況、對實驗操作改進的有益建議情況等。實驗報告完成情況主要指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情況,此時實驗結果有可能是理想的,符合預期結果,也有可能是不理想的,不符合預期結果,甚至與預期結果相反。無論哪一種結果,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只要學生的分析討論合情合理即可得分。結果性評價包括實驗操作和用藥護理情境考核評價,這就要求學生具備獨立操作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只做“旁觀者”的現(xiàn)象。兩種方式相結合的考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掌握實驗操作技能的積極性,保證藥理學實驗教學質量。
本學期課程結束后,對2016級學生進行實驗改革情況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764份。結果顯示,86.13%的學生認為應加大探究性實驗比例,培養(yǎng)探究精神;66.10%的學生認為藥品說明書、用藥醫(yī)囑實訓教學效果較好;在實驗教學評價方式方面,81.68%的學生認為考核評價不應只注重實驗報告這類書面性文件,應當更加注重對實驗操作過程的考核評價;93.72%的學生認為如此教學更容易達到滿足教學需要和實現(xiàn)培養(yǎng)目標的目的。
總之,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實驗教學改革結果較為滿意,改革中更新了實驗教學內容,強調學生護理崗位基本技能訓練,有利于調動學生實驗課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1]欒海云,孫雪華,姜文國,等.以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為目標的藥理學實驗教學改革[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7,35(6):84-85.
[2]于美玲,徐建國,于欣,等.消費者對藥品說明書及合理用藥認知度的調查[J].中國藥房,2011,22(36):3376-3379.
[3]邢沈陽,張桂榮,丁雪梅,等.遺傳學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10):1786-1788.
[4]陸國棟,李飛,趙津婷,等.探究型實驗的思路、模式與路徑[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86-93.
[5]蘆琨,劉濤,劉國玲,等.高職護理專業(yè)基礎醫(yī)學實驗教學改革初探[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5,31(15):2380-2382.
G420
A
1671-1246(2017)21-0078-02
滄州市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高職高專護理專業(yè)護用藥理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13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