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香
作為一名剛剛接觸小學語文教育的教師,我認為只有當教師對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時候,學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教師要學會鉆研教材,是因為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與感悟,需要我們老師去響應、去對話、去引領。
一、鉆研課題,把握教材的文眼——“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是課文內容和主題的集中與概括。鉆研教材先要琢磨琢磨題目,有些題目不僅反映了課文的主題,而且暗示了行文的線索,抓住文題則“舉綱張目”,是學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層內容的第一級臺階。
《誠實與信任》一課中敘述了兩位車主妥善處理反光鏡被弄碎這件小事,說明了“人與人之間,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文章語言樸實,字里行間洋溢著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我教學時,緊緊扣住課題展開教學,首先抓 “誠實”,讓學生找出能表現“我”誠實的語句并認真品讀。在學生深入理解了“我”的誠實以后,我問了這樣的問題:“‘我怎么敢把自己的姓名地址留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呢?他不怕對方貪財嗎?不怕對方敲詐他嗎?不怕對方獅子大開口嗎?”學生很自然地回答:“因為‘我信任小紅車的主人?!睂W生一語道破,理解了“信任”在這里的含義,同時也理解了小紅車的主人為之感動的是“我”的誠實,更是“我”對他的信任。這樣,以題目為突破口,圍繞著題目“做文章”,就牢牢把握住了中心。正是因為“我”的誠實(主動留下字條要承擔責任)和對一個陌生人的信任(留下真實姓名和地址)才贏得了對方的信任。
在鉆研教材時,先和題目對話,從課題出發(fā),扣住突出反映題眼的重點句段,以達到“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目的。這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絕不能忽視。
二、挖掘語言,探究文字的內涵——“成為文本的知音”
在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成為文本作者的“知音”,文本中的語言文字應該認真推敲,反復琢磨,逐句體味。在品詞析句中,品味語言文字美,體味作者在寫作時的字斟句酌。
初讀《誠實與信任》,覺得這篇文章語言樸實,沒有什么“讀頭”,可是一靜下心來,認真研讀,就發(fā)現了不少可以挖掘之處。教學1-3節(jié)時,我問學生這樣的問題:“‘我在留下紙條時,有沒有猶豫呢?”學生立刻回答“沒有猶豫”,我請學生再次讀書說說從哪兒看出“‘我的毫不猶豫”,學生通過讀書,有所發(fā)現,從“畢竟”“應該”“便”能看出“我”毫不猶豫,從而更加突現了“我”的“誠實”。在學習第三節(jié)時,我請學生再讀本節(jié),讓學生思考:“你能看出作者不光是個誠實的人,還是個怎樣的人?”學生從“環(huán)顧四周”“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看出“我”是一個很細心、考慮問題很周全的人,從而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我”要用具體行動來承擔責任的“誠實”的高尚品質。
在鉆研教材時要善于用好手中的教材,緊扣語言文字的運用,進一步挖掘教材中的語言文字因素,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琢磨標點,成就教材的完美——“標點符號也含情”
標點符號是輔助文字記錄語言的符號,是書面語的有機組成部分,有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性質的作用,并借助語境而產生豐富的內涵。在鉆研教材時,每一個標點符號也不應該放過,要認真思考琢磨有些標點符號的深刻含義。
《誠實與信任》一課中,在“我”和小紅車主人的對話過程中,出現了兩個“!”。分別是“哦!是你,很對不起,我不小心把你汽車的反光鏡碰壞了?!薄安?,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與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我再一次謝謝你!”在初讀課文時,往往會忽略這兩個“!”,其實仔細品味,就會發(fā)現“!”包含著的深情,第一處表達了“我”的驚喜和期待,第二處表達了小紅車主人很受感動滿懷的感激之情。在教學時,讓學生重視這兩個“!”,并指導學生讀出感嘆的語氣,在朗讀中理解兩個素不相識的人通過細細的電話線傳遞的誠實、信任、感謝、溫情……
標點符號是語文基礎知識的一個組成部分,要準確地理解和領會文章的內容,必須仔細琢磨標點符號的用法。這樣,能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課文,并為有感情地指導朗讀課文作好鋪墊,同時為學生學習和使用標點符號打下了認知基礎。
四、巧借空白,拓寬教材的外延——“撬動學生的思維”
文本給讀者留下不確定性的“空白”,在閱讀活動中等待讀者用想象去補充,從而來充實作品的內容,豐富作品的內涵,發(fā)展自己的思想。文本中的“空白”,只有經過深入細致地閱讀之后,方能發(fā)現。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字、詞、句、段、篇章以及標點等方面去發(fā)現“空白”。有效的利用文章的空白展開課堂教學,是教師在閱讀文本時的再創(chuàng)造,它是非常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果利用得當,能夠培養(yǎng)學生興趣,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只有當我們深入鉆研了教材,才會產生“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課堂調控信心;只有當我們深入鉆研了教材,才會勇于面對課堂教學中智慧與激情綜合生成的挑戰(zhàn);只有當我們深入鉆研了教材,才能不負眾望地成為平等者中的首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