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梅
蒙陰縣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山東臨沂 276200
哮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尤其是在老年患者中表現(xiàn)更為明顯,老年哮喘患者的增多對社會以及家庭都造成了一定的負擔[1],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文化水平有限,在生活中缺乏對疾病的預防能力,所以有效的康復指導對患者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在該次調(diào)查中對老年哮喘患者采取了綜合康復指導,觀察其對患者肺功能改善的影響,詳細報道如下。
現(xiàn)隨機選取2015年4月—2017年5月該院收治的38例老年哮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19例和對照組19例,對照組包括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 9 例,年齡 60~71 歲,平均年齡(65.5±3.2)歲,病程1~5 年,平均(3.1±0.6)年;實驗組包括男性患者 9 例,女性患者 10 例,年齡 60~78 歲,平均年齡(69.2±4.1)歲,病程 1~6 年,平均(3.5±0.7)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實施方法:患者入院后告知發(fā)病原因,目前疾病情況,治療方案,藥物治療方法,使用劑量和服用方法,治療中需要的注意事項,盡量戒煙戒酒,防止發(fā)生感冒。實驗組給予綜合康復指導,具體實施方法如下:①建立患者檔案:對患者基本情況做以了解,為患者建立健康檔案,包括既往病史、治療方案、服用藥物以及治療效果等,對患者年齡、性別以及家庭情況進行記錄。②進行疾病基本知識講解:包括疾病發(fā)生原因、發(fā)病癥狀、治療方法以及常用口服藥物,以問答的形式展開講解,讓患者加深記憶[2]。③用藥指導:向患者介紹常用藥物名稱,用藥方法、劑量以及注意事項,并向患者展示如何使用噴霧劑,并讓患者練習,保證患者能夠完全掌握使用方法。④呼吸指導:指導患者進行縮唇呼吸和咳痰的正確方法。⑤心理指導:與患者主動溝通,發(fā)現(xiàn)其焦慮點所在,指導患者進采取合理的方式發(fā)泄情緒,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和生活[3]。⑥生活習慣指導:囑患者少葷多素,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根據(jù)身體情況適當鍛煉[4],在空氣治療較差或者天氣變化時佩戴口罩,注意防寒保暖,盡量戒煙戒酒。⑦有效判斷先兆哮喘:告知患者在接觸過敏原后如果出現(xiàn)咳嗽、打噴嚏、呼吸不暢,并且在清晨或者半夜出現(xiàn)胸悶的癥狀則要警惕哮喘發(fā)作,需要立刻到醫(yī)院進行治療。
通過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和PEF(峰值呼氣流速)對患者肺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觀察,ACT(哮喘控制測試)評分:總計5道題目,每題5分,總計25分,滿分為哮喘完全控制,20~24分為控制良好;20分以下為控制無效。
將該次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輸入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應用[n(%)]描述,計量資料應用(±s)描述,組間經(jīng)χ2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出院半年后兩組患者的FVC、FEV1和PEF相對于入院時均有較大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恢復情況更為明顯,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 FVC、FEV1和 PEF水平改善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 FVC、FEV1和 PEF水平改善情況對比[(±s),%]
組別FVC FEV1 PEF出院時 半年后 出院時 半年后 出院時 半年后實驗組對照組65.2±3.2 66.1±3.1 86.3±8.8 71.2±6.4 62.3±5.8 63.2±6.1 80.1±7.2 66.8±10.4 67.2±8.7 66.5±8.4 89.7±8.1 71.3±5.2
實驗組患者的ACT控制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半年后ACT對比[n(%)]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提升了對健康的關注程度,對于哮喘疾病也從原來的發(fā)病治療提升到緩解期治療,在該次調(diào)查中給予患者綜合康復指導,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效果良好,在出院半年后兩組患者的FVC、FEV1和PEF相對于入院時均有較大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恢復情況更為明顯,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工作人員從多個方面進行指導干預,在建立患者健康檔案后,在隨訪時能夠了解患者情況,能夠給予合理的治療建議,在指導中患者掌握了本病的發(fā)病原因,使患者能夠避免容易發(fā)病環(huán)境以及遠離致病因素,對于疾病的常用藥得到了一定的了解[5],并且能夠掌握藥物的正確使用方式,保證了用藥效果。在指導中告知患者正確的咳嗽咳痰方法,促進痰液排除,避免患者痰液無法咳出增加心理和身體負擔。在指導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后,能夠合理的發(fā)泄情緒,減少患者負面情緒的發(fā)生,同時提升了治療信心,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提高了對疾病的重視程度。通過指導生活習慣,能夠減少不良生活習慣對疾病的影響,尤其讓患者認識到了吸煙對疾病的危害。指導中也教會了患者對先兆哮喘發(fā)作的判斷,為治療贏得了時間,使患者得到及時救治,避免疾病加重。通過康復指導后患者的ACT控制程度有了顯著提高,并且實驗組患者的ACT控制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綜上所述,在老年哮喘患者治療過程中給予綜合康復指導能有效的改善患者肺功能,有效的控制哮喘再發(fā)作。
[1]初振華.重癥支氣管哮喘的臨床護理[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3,10(25):62-63.
[2]朱程誠.試論系統(tǒng)化護理在慢性支氣管哮喘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181-182.
[3]彭艦.探索支氣管哮喘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價值[J].中國繼續(xù)教育醫(yī)學,2015,4(30):252-253.
[4]束艷.淺談重癥支氣管哮喘護理及體會[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6(18):3767.
[5]賴釗賢.綜合排痰護理應用于老年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