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帆
摘 要:姜夔作為南宋著名詞人,也是一位耿介清高的江湖雅士。“清空”、“騷雅”乃其詞風格,而“騷雅”所寄者更是一種極為強烈的人格情結(jié)。其詞起結(jié)藝術(shù)有其獨特性。起句有如以情景起,情景交融,寄托遙深,以人事起則蘊藉從容;結(jié)句可分為四類:詞意俱盡——收束有力、意盡詞不盡——余味無窮、詞盡意不盡——朦朧待揭、詞意俱不盡——別具特色。從姜夔詞起結(jié)藝術(shù)就可以看出他多方面的藝術(shù)才華,同時從起結(jié)中所使用的高冷意象也可窺見姜夔幽韻冷香之詞心。
關(guān)鍵詞:姜夔 詞 起句 結(jié)句
一、“起句好難得”
清陸輔之《詞旨》曰:“對句好可得,煉句易為工。起句好難得。謀篇難湊巧。收拾全藉出場。”①詞的起法大多是景起,沈雄有云:“起句言景者多,言情者少,敘事者更少?!雹谠~之起句,不論景起、情起,還是事起,都須有籠罩全篇之勢。白石詞的起句,以景造境者最多,但其特別之處在于以事起多于以情起。
(一)一切景語皆情語
詞以情起,情懷郁勃,著筆直書。情起者,在白石詞中并不多見,如《角招》(為春瘦)、《齊天樂》(庾郎先自吟愁賦)、《水調(diào)歌頭》(日落愛山紫)、《側(cè)犯》(恨春易去)等數(shù)首。此中之情,大致可分為愁與愛兩種。以愁情起筆,最有代表性的白石詞如《齊天樂》(庾郎先自吟愁賦),這首詞“寫蟋蟀引起的凄涼意緒,兼寓家國之感。其‘庾郎先自吟愁賦,也是以愁情起句,再曲寫聞蟋蟀而生哀的種種典故與場景,可謂寄托遙深”。③
白石詞起句中,言喜愛之情的如《水調(diào)歌頭·富覽亭永嘉作》(日落愛山紫)。先說永嘉富覽亭這個地方,圍繞著它有許多的神話、傳說、人物,如此山水美景,確是白石“夢猶不到”,欲來此一游之處,終于在宋寧宗開禧二年(1206),如愿以償?;仡^再看起句“日落愛山紫”,余暉晚照,看似寫景,實則抒情,一個“愛”字,直接流露出詞人對富覽亭的喜愛,他登亭遠望,詩情勃發(fā),浮想聯(lián)翩。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詞中起頭雖以寫景為多,實則情景交融,相互輝映。景起在白石詞中很常見,有50余首,多以自然風物、植物、動物及器具等起句。
自然風物是白石詞以景引入中最常見的,像月、水、云之類,大多是清空高潔之風物,出現(xiàn)于12首詞的起句中。如《暗香》,單獨以“月”引入,“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這首詠梅詞開頭便描繪了一個詩情畫意的景象,沐浴著月光賞梅吹笛。緊接著“喚起玉人”,此句出自賀鑄《浣溪沙》“玉人和月摘梅花”,④白石將美人與紅梅置于同一畫面,相互輝映,再足之以“不管清寒與攀摘”,意境十分高妙。
單獨以花卉植物起頭的有10首,白石入詞之植物,除模糊的花、草如《小重山令》(寒食飛紅滿帝城)、《洞仙歌》(花中慣識)外,多愛用品格高潔的花卉植物如梅、蓮、柳等,可見于《八歸》(芳蓮墜粉)、《長亭怨慢》(漸吹盡枝頭香絮)、《鶯聲繞紅樓》(十畝梅花作雪飛)等等。就中以梅詠懷的極多,這里以《卜算子》(綠萼更橫枝)為例,開篇莫名其妙,接以次句,便知描寫“梅花樣”。白石自注云:“綠萼、橫枝,皆梅別種,凡二十許名。”⑤范成大《梅譜》曰:“綠萼梅。凡梅花跗蒂,皆絳紫色,惟此純綠,枝梗亦青,特為清高。好事者比之九疑仙人萼綠華?!雹奁鹁鋵懨坊ㄆ贩N多,可惜孝宗駕崩之后,“開遍無人賞”,詞以梅引入,借景抒情,襯托出孤寂的心境。
自然風物與植物同時出現(xiàn)于起句的有10首,多是植物融于自然,更顯意趣非常。如《浣溪沙》(花里春風未覺時)、《阮郎歸》(紅云低壓碧玻璃)、《卜算子》(蘚干石斜妨)等等,這幾首詞起句中所寫的自然之物如雨、風、水、石、煙、巷陌、塘與植物如花、蘚、草、綠楊、石榴等相連接,與各自單獨出現(xiàn)相比,景物更豐富、畫面感更強。
除了自然風物、花卉植物,白石詞也有以動物起句的,如《卜算子》(摘蕊暝禽飛)、《點絳唇》(燕雁無心)、《驀山溪》(與鷗為客)等。顯見飛禽為多,燕、鷗、鴛鴦等皆清高不俗之物。如《杏花天影》起句“綠絲低拂鴛鴦浦”,就將河溪、綠絲、鴛鴦打成一片。這是一首典型的懷人詞。開頭即寫鴛鴦相伴河溪,柳絲從容輕拂。鴛鴦雙宿雙棲,暗示詞人孤單,自然過渡到遙想當年。
(二)人事兩者不分離
白石詞的開篇,除以情起、景起之外,還多在起頭中寫到人或事,一般來說,人事兩不分離,這類起句在其詞中出現(xiàn)20余次,也是較多的一種情況。
起句寫行為、交往之類的,可見于其《念奴嬌》(昔游未遠)、《阮郎歸》(旌陽宮殿昔徘徊)及三首《鷓鴣天》(曾共君侯歷聘來,巷陌風光縱賞時,憶昨天街預(yù)賞時)等篇。這里以《湘月》的起頭“五湖舊約,問經(jīng)年底事,長負清景”為例,此詞通篇寫景記游,“西山”、“五湖”、“歸禽”、“暗柳”、“飛星”、“月上汀”等等搖曳成一片,意境空靈朦朧。詞人緣情而發(fā),起筆寫有“五湖舊約”,卻未能成行,有深負美景之嘆,這樣起法,引人入勝,不禁要問其因由。而此番出游,興致盎然,自然過渡到“清景”之描繪。下片漸次由寫景進而想象,迸發(fā)出嘆古思今之幽情。
白石詞開頭還直接寫人,如其《點絳唇》,此首惜別的對象是作者思戀的合肥女子,起句“金谷人歸”,以晉綠珠代寫合肥女子,接下來幾句卻舍人而寫景。就全篇看,化用杜牧《金谷園》詩意甚多:“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雹呱掀瑢懺?jīng)的歡愉,情意綿綿,情景雖美,卻渲染著淡淡的憂愁,與下片寫別離后的相思痛苦形成比照。
二、“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馬”
劉體仁曰:“詞起結(jié)最難,而結(jié)尤難于起?!雹鄰堩浦袑Υ俗髁诵蜗蟮拿枋觯骸胺苍~前后兩結(jié),最為警要:前結(jié)如奔馬收韁,須勒得住,尚存后面地步,有住而不住之勢;后結(jié)如眾流歸海,須收得盡,回環(huán)通首源流 ,有盡而不盡之意?!雹崆敖Y(jié)指歇拍,下文與過片并論;后結(jié)即結(jié)拍,《白石道人詩說》論道:“一篇全在尾句,如截奔馬。詞意俱盡,故臨水送將歸是已;意盡詞不盡,如摶扶搖是已;詞盡意不盡,剡溪歸棹是已;詞意俱不盡,溫伯雪子是已?!雹夤室源怂姆N為白石詞結(jié)拍分析分類。
(一)詞意俱盡
《白石道人詩說》云:“所謂詞意俱盡者,急流中截后語,非謂詞窮理盡者也?!痹~意俱盡的結(jié)拍在姜夔詞中共有20余首。1196 年,白石與友人在寒夜里重游垂虹亭所賦《慶宮春》(雙槳莼波)便是此類。上片乃是從環(huán)境引入,展現(xiàn)出一片凌寒蕩舟的廣闊景象,太湖云壓山、靄生愁,為整首詞定下了清曠高遠的情感基調(diào)。接著三句筆鋒一轉(zhuǎn),寫到五年前雪夜蕩舟之情景,重游故地,感慨頗深。下片與上片的傷逝情緒一脈相連。結(jié)尾以“如今安在”發(fā)問,以“唯有闌干,伴人一霎”作答,由懷想回到現(xiàn)實,收束有力,正是“急流中截后語”。此類詞意俱盡者,常在詞結(jié)尾處突然推出詞旨,深刻犀利、使人猛醒,或總結(jié)前文,或顛覆前文,總之使得前面詞句有了著落有了意義,收束有力,結(jié)尾干凈利落。
(二)意盡詞不盡
《白石道人詩說》云:“所謂意盡詞不盡者,意盡于未當盡之處,則詞可以不盡矣,非以長語益之者也?!卑资诮鹆杲希瑢懴缕浣鑹魬讶酥~《踏莎行》(燕燕輕盈)。此詞從夢見戀人開頭,又以戀人魂歸為尾。日有所思,故夜有所夢。長夜漫漫,春意綿綿,“鶯鶯嬌軟”的合肥女郎含情脈脈道出相思之苦。下片寫作者醒后遙想情人魂歸的場面:“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皎潔月光下千山冷清,伊人倩影獨行,伶俜無依,至此詞人的慚愧內(nèi)疚之感,憐香惜玉之情,栩栩流露于字里行間,意盡詞不盡。
張炎也說:“末句最當留意,有有余不盡之意,始佳?!?1此種結(jié)句往往是意先于詞表達透徹。有些詞在結(jié)尾處方道出詞旨,然而并不外露,只是用詞中所描繪的形象說話,情感更深密,使人感到余味無窮。
(三)詞盡意不盡
李佳《左庵詞話》 曰:“作詞結(jié)處,須有悠然不盡之意,最忌說煞,便直白無趣?!?2白石《詩說》中亦云:“詞盡意不盡,非遺意也,辭中已仿佛可見矣?!卑资~中此類結(jié)句最常見,有三十余首。如《翠樓吟》(月冷龍沙),上片繪景,下片言情,登樓望遠,抒懷寄愁。開篇作者便對安遠樓作細致描繪:“粉香吹下”,一派溫馨承平氣象。下片急轉(zhuǎn)直下,轉(zhuǎn)而抒寫空虛落寞,歲月虛擲之恨,流露出身世飄零之傷。再看結(jié)拍“一簾秋霽”以景結(jié)情,似乎藏著一個美好的寄予,意味深遠。
(四)詞意俱不盡
此類結(jié)拍于白石詞中也不少?!栋资廊嗽娬f》云:“詞意俱不盡者,不盡之中固已深盡之矣”,此不盡又深盡可見于《點絳唇》(金谷人歸),上片描寫之景都渲染著一種淡淡的憂愁,江南風光,情思綿綿。下片由景入情,感慨居無定所,日漸衰老,而合肥情遇時合時離,如夢如幻,徒然“掇送劉郎老”而已?!盎茨虾?,甚時重到?”一語,平實簡潔,卻包含著深深眷戀。直至結(jié)句“陌上生春草”,化《楚辭》中《招隱士》之句“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暗示芳草萋萋、行人無緣復歸的暗淡前景13。詞意雖朦朧待揭,但詞人所欲表達的惜別之情已深徹流露。
總之,白石詞起句寫景,大多包含自然風物、花卉植物、動物、裝飾與器具等等。如此開篇,“借以營造特定的抒情氛圍。在作了充足的鋪墊渲染之后,再漸次切入情語,往往能收到韻遠情深的藝術(shù)效果”。14白石詞起句中所寫多為高潔、清空之物,正是出于其對人格的自尊自立。以情起者,雖不及景起含蓄蘊藉,但勝在開篇詠懷,直抒胸臆,接著寫景襯情,寄托遙深。
白石詞的結(jié)拍創(chuàng)作與其《詩說》中關(guān)于結(jié)拍的理論很是吻合,并為其詞增添了不少風采:“詞意俱盡”式結(jié)句收束有力、干凈利落;“意盡詞不盡”則以形象表達詞旨,感情為深邃;“詞盡意不盡”結(jié)拍意味深遠,朦朧待揭;“詞意俱不盡”則極具特色,耐人尋味。
姜夔善于通過詞創(chuàng)作來彰顯自己清高脫俗之人格氣質(zhì),其詞作之所以呈現(xiàn)出冷香、幽韻的詞心風貌,也與他特定的創(chuàng)作旨趣以及起結(jié)藝術(shù)中采用的清空高潔意象有關(guān)。
注釋
① 陸輔之.詞旨[A]//唐圭璋.詞話叢編[M].中華書局,1986:302.
② 沈雄.古今詞話[A]//唐圭璋.詞話叢編[M].中華書局,1986:838.
③ 楊宛.詞的起結(jié)與過片[J].貴州文史叢刊,2008(4):56.
④ 鐘振振,校注.東山詞[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400.
⑤ 陳書良.姜白石詞箋注[M].中華書局,2009:251.
⑥ 范成大.范成大筆記六種?梅譜[M].中華書局,2002:255.
⑦ 《全唐詩》卷五二五[M].中華書局,1999:6063.
⑧ 劉體仁.七頌堂詞繹[A]//唐圭璋.詞話叢編[M].中華書局,1986:618.
⑨ 王又華.古今詞論[A]//唐圭璋.詞話叢編[M].中華書局,1986:606.
⑩ 姜夔.白石道人詩說[A]//何文煥.歷代詩話[M].中華書局,1981:682-683.
11 張炎,著.夏承燾,注.詞源注[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25.
12 李佳.左庵詞話[A]//唐圭璋.詞話叢編[M].中華書局,1986:3105.
13 許智銀.唐代送別詩的自然意象[J].貴州社會科學,2009(4):108-113.
14 趙雪沛,陶文鵬.論唐宋詞起、結(jié)與過片的表現(xiàn)技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10(2):99-106.
參考文獻
[1]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
[2] 王國維.人間詞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 范成大.范成大筆記六種·梅譜[M].北京:中華書局,2002
[4] 劉熙載.藝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5] 沈義父.樂府指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6] 王奕清,等.欽定詞譜[M].北京:中國書店影印本,1983.
[7] 況周頤.蕙風詞話.人間詞話 (合刊本)[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
[8] 陳書良.姜白石詞箋注[M]. 北京:中華書局, 2009.
[9] 唐圭章.全宋詞[C].北京:中華書局,1965.
[10] 全唐詩(增訂版)[C] .北京:中華書局,1999.
[11] 鐘振振,校注.東山詞[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2] 施蟄存.詞籍序跋萃編[C].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13] 唐圭璋.詞話叢編[C].北京:中華書局,1986.(本文主要參考李佳《左庵詞話》,陸輔之《詞旨》,沈雄《古今詞話》,劉體仁《七頌堂詞繹》,王又華《古今詞論》,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等).
[14] 趙雪沛,陶文鵬.論唐宋詞起結(jié)與過片的表現(xiàn)技法[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0,(2)
[15] 楊宛.詞的起結(jié)與過片[J].貴州文史叢刊,2008(4).